APP下载

以学生发展为主的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

2009-10-23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7期
关键词:景物文言文观念

谭 倩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看法”“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显文言文……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这是课程标准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应该是文言文教学,文言文篇目的数量在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中占几乎一半的比例,但文言文教学的整体效果却并不理想。

在新课程背景下,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真正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领者、促进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切实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

一、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1.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应转变长期以来的固有观念。

2.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作为教师应该做到:(1)让课堂充满爱。(2)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和体验。

3.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的怀疑、质疑行为,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真正体味到“好学之乐”。

1.教师生动有效的开场白是将学生吸引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在课堂创设的情境和氛围,应该和课文密切相扣,或紧张或悠闲,或悲伤或愉悦……如讲《鸿门宴》,可以从那段紧张的杀机四伏的宴会讲起。在开课前创设紧张气氛,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巧设悬念,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联系生活,赏析文言文。文言文中所描写的许多景物在今天都有所印证,《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登泰山记》《石钟山记》等文章所描写的是古代的景物,同样也是今天的景物。在教学中可以穿越时空,联系现实生活,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这些作品,拉近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时空距离,缩小学生与文言文的心灵差距,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3.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吸引学生。多媒体手段在视觉、听觉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赏心悦目的情境,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吸引学生的视觉与听觉。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是一篇政治性很强的奏疏,文中没有景物描写、抒情描写,读起来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利用电视媒体,选取电视剧《贞观长歌》里最合文义的一部分放映给学生观看,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历史人物,产生学习兴趣。

三、指导学生,授之以渔

古人曾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朱熹也曾说教师只做得个“引路人”。中国文化浩如烟海,教师只教授知识是永远教不完的,只有教给学生方法,才能使学生受益终身,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熟读精思、虚心涵泳。

2.注重积累,循序渐进。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对学生来说,学习文言课文中的词语、句法、文化知识等,都是学生获得能力的基础。只有踏踏实实地学好每篇文章,积累一定程度的古文化知识,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猜你喜欢

景物文言文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四时景物皆成趣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写写冬天的景物
健康观念治疗
景物描写要准确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