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享受探索的体验

2009-10-23杨小丽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7期
关键词:探究性三角形数学知识

杨小丽

探究性学习,要求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探索态度,从而让自己获得一种真切的探索体验。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会变成愉快的事情,就会学得积极主动。将教材内容生活化,数学知识情趣化,静态情境动态化,生动活泼的呈现数学内容,能起到以境激情,以情激趣的作用。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世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反思、评价等活动,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例,教学“连乘问题”一课时,电脑出示学校的一幢教学楼。学生通过电脑的讲解和自己观察了解到:这幢3层教学楼每层有6个教室,每个教室有4排课桌,每排有5张桌子。根据以上信息,学生提出了可以求出的一系列数学问题:学校一共有多少个教室?每个教室有多少张课桌?每层楼有多少张课桌?这幢楼共有多少张课桌?等等。此时,教师适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实践证明,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现实性,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探索兴趣。再如,低年级学生在认识了人民币的面值单位间的换算后,可设计安排学生扮演顾客、营业员等角色,并准备一些标有价格的玩具和学习用品,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一些各种面值人民币的换算及购物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情景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鼓励独自猜想,引导自主探究

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根据各自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引导他们用科学探究的方法,主动地从事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从而“再创造”新的数学知识来。因此,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即使是错误的,也应给予恰当的评价,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情境中进行探究。

例,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中,认识了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组成的平面图形后,可进一步设计拓展练习。为学生提供3cm、4cm、5cm、9cm的小棒,请学生猜一猜,选择其中3根小棒可以搭成几个三角形?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很快发现3cm、5cm、9cm和4cm、5cm、9cm及3cm、4cm、9cm这三组中的每三根小棒均不能组成三角形,更有聪明的学生猜测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三角形。猜想使学生非常快乐的参与到操作活动中,迫不及待地想发现问题,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创造数学”。

三、运用讨论交流,促进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地体现了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探索材料,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合作探究,展示各自的探究空间,从而使各自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在交流中进行整合,集中群体智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例,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一位老师设计了两次开放的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第一次合作:“你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什么图形?这个新拼成的图形和原来的三角形存在着什么关系?”在独立操作的基础上,把发现的结论进行小组交流,初步概括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第二次合作:“你们能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吗?这个新图形与原来的三角形又有什么关系?”通过合作探究,学生运用割、拼等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并由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再次推导并验证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四、重视数学应用,深化探究效果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并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学生能应用数学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例,教学完“圆的周长”一节内容后,在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后,可组织学生到实际生活中测量一下树的直径、半径等。既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总之,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经历数学学习过程,积累数学生活体验,进而去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改善数学学习方式,尝试开展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在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加大探究性教学的研究力度,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梁雄芬.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研究[J].广西教育,2003年07期

2.盛青松.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反思[J].基础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作者单位:泰州市莲花学校

猜你喜欢

探究性三角形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角形,不扭腰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三角形表演秀
画一画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