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生成性阅读教学课堂的构建

2009-10-23朱粉英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7期
关键词:预设文本阅读教学

朱粉英

所谓“动态生成”是指教师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经验产生对文本、对事物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所生成的新的资源,把学习引向深入,帮助学生先完成自我知识建构的一种教学模式。王尚文先生在《“入侵”与“生成”》一文中提出,生成是一种教学方式,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互动,即学生在原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交往,实现意义的获得及自我主体的建构,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通过对话共同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生成性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理念。那么,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构建生成性的动态课堂呢?

一、平等对话——生成性教学的前提

1.师生对话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充满生机的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

2.生本对话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此,我们应摒弃以往教师机械讲解,学生木讷接受的状况,在课堂中关注学生的存在,根据学生的所需调控课堂,展开教与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让学生独立、充分、深入与文本对话,让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主动参与中,在个性化的感悟中理解课文、学习语文。

二、充分预设——生成性教学的保障

生成和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认识论的观点来说,课堂生成是可知的,因为有规律可循。语文新课程的课堂动态生成,要在读书、思考、想象、体验和练习等语文实践中形成。认为课堂生成是可知的,才会自觉地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这个教学预设不是单维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动态的板块设计。教学设计时,应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都另辟一栏,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附对应策略,甚至设计成几个不同的板块。这样,即使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也不会手足无措。

具体思考:1.预设学生情况。对课堂教学的预设首先要从学生入手。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及课前准备程度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了解他们的课前准备,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课堂变化,并思考其对策,将其存储于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之中。2.预设个性解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可能会产生许多新颖的个性化的观点,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对文章容易产生个性解读的部分进行充分预设。3.预设文本的情感点。文本是学生学习的工具,语文教学一个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教者在进行语文教学的预设时,要充分关注文本的情感点,对文章的“动情点”进行深入细致地挖掘,要预测学生可能会有哪些情感的迸发,并思考面对此情感应采取何种策略。

三、引导质疑——生成性教学的关键

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说:“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引导学生质疑,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而且也有助于语文教学的动态生成。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着力营造开放的语文课堂,在问题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大胆质疑,激活学生潜在的问题意识与批判精神,最终达到三维的教学目标。

例:教学《蒲公英》一文的第二课时,我让学生讨论:“那落到沙漠和湖泊里的两颗蒲公英种子错在哪里?”学生们都能像我教案预设的那样,说这两颗种子不切实际、放纵自己的幻想,最后落得自取灭亡的惨局。此时我又问:“我们能不能向这两颗不听话的种子学呀?”正当大家高声齐说“不能”的时候,一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我有不同看法,那两颗种子也有好的一面嘛!”我不急不躁,让他说说理由。“我认为那两颗种子敢于挑战太阳公公、勇于冒险去追求幸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面对学生的发言,我立即进行表扬他,并再次发问:“大家能不能为这两颗冒险的种子,设计出获得新生的办法呢?”学生立刻议论纷纷,设计出了许多好的办法。

总之,构建生成性阅读教学课堂,是新课程下小语教学的理想境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对课堂上的一些生成性因素进行巧妙把握,充分关注语文教学的生成性,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不断精彩呈现!

参考文献:

1.叶艺红.课堂精彩缘于生成[J].陕西教育,2004年11期

2.张爱民.动态生成:课堂教学的诗意追求[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5年02期

作者单位:兴化市戴南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预设文本阅读教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