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歌唱》模块教学体验性评价浅析

2009-10-23田兆丰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7期
关键词:歌唱教学体验性歌唱

田兆丰

摘 要:传统的评价体系往往过分关注教学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对评价的动态性过程缺乏了解,评价方法单一,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性。本文对新课标高中(人音版)《歌唱》模块教学体验性评价的原则、形式和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歌唱教学 体验性 评价

一、评价原则

1.过程性原则

“对学生歌唱学习的评价,既要关心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体验性学习的评价要重视学生体验过程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评定时应注意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或作品。要不断地肯定学生体验的价值,营造其体验成功的情境。在体验性学习的评价中,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给予学生多次评价机会,完善改革考试制度,提供多次机会,进行双向选择,促进学生发展,评价日常化、通俗化、评价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2.发展性原则

对学生体验性学习的评价要注意用发展的眼光,要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和对比当中,把握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使评价能够发挥激励和促进的作用。《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3.多元化原则

体验性学习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知识掌握的程度,而且关注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具有某种或多种文化价值的成品能力。培养分析能力,主要是培养解决问题,制定决策、评判思维,理论转化为实践,抽象思维转化为实践活动的能力。关注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积极的音乐审美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在体验中尊重个性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的认可,不仅允许对问题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在体验的形成也可以多种多样。

二、评价的形式与方法

1.音乐会评价形式

音乐是一门表演的艺术,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在《歌唱》模块教学的过程中开展课堂音乐会的评价,把体验性歌唱学习的评价融合于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音乐会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高中学生经过多年的音乐熏陶,具备一定的歌唱能力。因而在教学中,适当安排5-10分钟的课堂音乐会才艺表演,每次音乐会安排一个小组4位同学根据自己的音乐特长进行表演。表演的内容以课本内容为主。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同一首歌》等,也可根据学生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自选自定,可以是唱一首歌(伴奏带自备或请老师同学伴奏);也可以是歌舞表演;介绍音乐、音乐家、唱碟等;音乐小故事或与音乐相关的文化等等。其他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评价同学表演,形成小组评价意见。

2.观察游戏评价形式

对普通学生而言,歌曲旋律、歌词的创作等内容的学习是相当困难的,在最初的考评中可运用观察游戏。即向学生展示某一小音乐作品3-5分钟,允许唱出来;5分钟后,把作品拿开,要学生在纸上写出自己观察和记忆的东西。在布置任务时,教师应指定学生特别注意音乐作品的主题,在写出所观察的内容时可以写词,也可写曲,记得不清晰的地方可以按自己的意图填充,再进行交流评价。这样,避免了对编写词曲的恐惧与排斥心理。其次,在对学生音乐创造能力评价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要求学生把自己创造(包括词曲创作)时的活动和过程记录下来。这些记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使我们了解学生的创作习惯和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不断地拿它与自己的创作经历和过程作比较。如果学生对个人创作过程的检查能力与他们对自己最后作品的评价结合起来,就会使学生得到长足的进步。

3.以演代考评价形式

同样的一首歌曲,由于学生生活阅历和文学素养的差异,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有不同的见解,根据这一特性,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体验性歌唱学习评价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当老师放一首歌曲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心理体验,凭借对音乐美的感知力和创造力,发挥自己的特长,画一幅跟音乐有关的美丽图画或附上一段对音乐理解的文字,写作能力较好的还可以做拟题作文,舞蹈感觉好的学生可以即兴创编一段表现音乐主题的舞蹈小品,老师、同学根据学生联想的准确程度进行评定等级。这样的考评,学生自始至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参与考评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想像力和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评价要点

1.评价要及时

在歌唱教学中的体验性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思想、言行,寻找学生的闪光之处,抓住时机给予学生科学、公正的评价。因为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表现经常会出乎意料,不可能一成不变地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思路去完成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因此教师不能以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模式来评价学生,要随机而行,正确作出判断,及时地进行评价,更好地体现评价的现实意义。

2.评价的语言要适度,态度要亲切

体验个体性,多样化,评价的语言也不能简单划一,而是丰富多变的,并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如:在开放的体验性学习中会有学生抢着回答问题的现象,甚至互相争论,影响正常教学,这时教师不要一味地强求先举手后发言,可让学生们先把话说完,再给大家建议,让学生认识到在课堂上要学会自律;当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时,对于答对的学生,教师可用“你真棒”、“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真能干”等话语,或者是稍带激励性的“是不是这样呢?”、“你认为你答对了吗?”之类的语言进行评价;如果遇上答错的或是回答不出的学生,教师不能直截了当否定学生,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评价时教师的语气要抑扬顿挫,带有浓浓的人情味,要尽量让学生听到教师委婉、动听的语言,在评价的同时,受到教师语言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吴文漪著.思维、情感与音乐教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3.王凤.歌唱教学与思想感情教育.新课程,2009,2

作者单位:广州市培正中学

猜你喜欢

歌唱教学体验性歌唱
浅谈小学数学的体验性学习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体验性学习,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
聆听,让生命如花
如何在歌唱中正确运用气息
文化性比喻认知的非体验性*——以时空异置为切入点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