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下对初中数学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2009-10-23蒲顺利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7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新课标思想

蒲顺利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革新,只有对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育有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探讨了自己对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育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认识

一、提倡数学素养的培养,强调数学的工具性和思维性功能

数学不仅能为物理、化学等学科提供语言、思想、方法,而且还与经济、生物、金融保险、投资等融合,出现了经济数学,生物数学、金融数学、保险数学等相关学科。计算机的程序语言也与数学相关,特别是数学的机器证明获得巨大发展的今天,更体现数学学科的技术力量。同时,数学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劳动、学习提供了必需的工具。例如,土地的丈量,存款利息的计算,福利彩票的发行等都需要数学工具。数学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正确处理数据的能力,掌握计算、推理的方法,学会利用数学模型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因此,让学生掌握数学的语言、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除此之外,还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

二、注重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

新课准注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以学生主体参与、互动探索为显性标志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希望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形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逐步提高创造能力,从而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三、强调转变教师角色,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数学教学观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传统的教学观认为只有学会了才能做,因而教师一般是先讲授概念和原理,然后让学生做一定数量的练习,熟练某一题型的解题模式。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就显得举足轻重,教师的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自然下降。而现代教学理论首先关注学生的学,认为教师传递的仅仅是知识的信息而不是知识本身,知识要靠学生主动构建才能获得,因此先鼓励学生做,通过做来学习,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要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分析、解决当前的问题,作出合理的选择和判断,从而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与新课标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四、突出多种价值取向的数学教育评价观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进行评价时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评价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评价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应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自主的空间。评价的方法应多样化,可以将测验、实习作业、撰写论文及日常观察等各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科学、合理的机制。

总之,新课程的思想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强烈地冲击并震撼着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它通过对教学本职、教学规律的重新认识,确定了以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进而构建一个新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钱佩玲.如何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J].数学通报.2003,10

作者单位:四川省蓬安县城北中学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新课标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思想与“剑”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