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景 提高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009-10-23李立志
李立志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加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元素,结合耳聋学生自身优势——视觉灵敏,创设理想的教学情景,有利于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突出聋生的主体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给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增添生机和活力。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聋校语文教学既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需要,又满足了特殊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创设情景境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景——体验情感,激发欲望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应给学生以情感体验,利用计算机创设教学情景,可使原本单调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新奇、生动可感,对耳聋学生生理的特殊性来说,恰到好处。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利用flash制作这样一段画面:A.茫茫的宇宙群星璀璨。B.旋转着的地球从宇宙深处飘出来了,慢慢清晰。(说明地球相对宇宙来说是渺小的)C.随着教师双语(口语、手势语)细致地描述,出现晶莹透亮的球体。D.最后出现了转动着的、蔚蓝色的地球(体现地球的美丽壮观,可亲可爱)。如此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使耳聋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认真进行积极的思考,同时产生疑问,使他们既感受了宇宙的宏大浩瀚,又体会到地球的美丽壮观,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景——克服语言及思维障碍,激发疑问,提出问题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多方面获得充分的发展,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首先要学生产生问题,由于听力缺陷,聋生的语言及语言思维发展严重迟滞,因而这是聋生的弱势。而利用计算机创设教学情景,会使学生有更深的体验、更高的兴趣,从而更容易提出问题。如学习《赵州桥》课文时,欣赏赵州桥录像片后,“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学生提出①“这种设计”是指怎样的设计?②“创举”是什么的意思?③“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同学们通过自己动脑,再和组里的同学议一议。观看课件,很快寻求到了答案。聋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己解决了问题,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从而更加热爱学习。
三、创设情景——展现过程、突破难点
聋校语文课程既有生动的一面,又有枯燥的一面。降低难度方法之一变抽象为直观。多媒体课件能把学生难以想像的表象呈现于眼前,变抽象为直观,展现过程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如我教《草原上的鹰》这课时,通过Flash动画课件来展现美丽的大草原的绮丽的人文、地理景观,鹰在天空盘旋,并辅之势语解说,使耳聋学生仿佛置身于辽阔美丽的大草原中,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和老鹰一起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在这种优美的情境中,耳聋学生的想像思维任意驰骋。因而,耳聋学生不仅能深入地理解一些抽象的词语、文章内容,而且能深刻把握文章主旨,更能培养耳聋学生良好的空间想像能力,并与作者产生强烈情感共鸣,激发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不仅能使语文教材变成活生生的言语,而且富有生活气息,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有声世界的感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增强聋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丰宁县特殊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