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图书馆对大学生网络阅读进行引导
2009-10-23叶明青
叶明青
摘 要:在网络文化盛行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要指导大学生能够自主地科学地进行网络阅读,任重道远。本文在介绍网络阅读的基础上指出了网络阅读的特点,提出了提高高校大学生网络阅读水平与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图书馆 网络阅读 引导
一、引言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面对大学生读者群体量的激增和素质的变化,研究如何吸引和引导大学生阅读,采用何种方式方法引导阅读,已经引起高校图书馆人关注。
网络阅读是一种由文本的变化所带来的新的阅读方式,专指网络文化语境中的阅读活动,即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获取包括文本在内的多媒体合成信息和知识的一种超文本阅读行为,亦称“网上阅读”。这种全新的阅读方式使得图书馆在指导读者阅读时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导读工作模式。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导读工作有别于传统的图书馆导读,它融入了网络的大环境,注入了更多、更新的内容,其内涵必将有新的突破。
二、网络阅读的特点
1.读物形式的多样性
在网络时代,读物形式是空前丰富的:文字、图片、音像和色彩等都成为网络阅读的对象。这些文字的、图片的、声音的、静态的、动态的超文本,形成一个变化无穷、丰富多彩的新文本世界,这个新文本世界充满了吸引力,带给读者多重的感官刺激和更真切、更形象的阅读体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更好地获取信息。2008年第十三个世界读书日的调查证实,中国人
网络阅读率首次超过图书阅读率(2007年国民的互联网阅读率为36.5%,图书阅读率为34.7%)。
2.阅读内容的无限丰富性
网络阅读的载体(主要指计算机)存储空间很大,所能承载的信息是纸质载体所无法比拟的。而且网络能跨越地域和国界,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域能跨越时空限制而互通信息,加之网络特有的超文本链接方式,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使网络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数据库,信息量呈指数增长,向读者呈现越来越多的信息。
3.阅读过程的互动性
“互动是网络阅读的生命!”网络阅读是一种超文本阅读,其主要由结点、联合、网络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它是通过链接的方式将信息组成网络信息库,形成多维立体结构。读者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迅速找到若干相关阅读材料。网络的交互功能和发散的、非线性的超文本呈现方式,使读者思路大开,网上的BBS更是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这一方式充分打破了传统阅读同一材料、统一情感的局面,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开放的互动对话,使网络读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达到激发阅读想像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的最佳效果。
4.内容更新快
传统媒体的生产和传播速度较慢,信息的传播往往滞后,而且内容更新困难。而在互联网平台上,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时地获取某些重要信息,而且作者可以随时修改其发布的内容,随时将新内容呈送给读者。
三、提高大学生网络阅读的图书馆策略
1.培养和引导大学生的网络阅读兴趣
首先将最先进的网络阅读媒体及时介绍给大学生,并且帮助他们解决网络阅读中的困难,才能激发大学生的网络阅读兴趣,使他们具有主动的自觉的阅读行为,产生良好的效益。
2.加强网络阅读技能方法的培养与指导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它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图书馆馆员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读者网络阅读技能的培养,指导和训练读者熟练掌握和使用识别信息、收集信息、分析加工、整理综合信息以及评价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帮助他们在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信息,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创造新信息。
3.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和组织阅读网上资源
加强馆藏数字资源建设,组织阅读网上资源,可极大地推进网络阅读指导工作。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包含五种方式:①将传统馆藏数字化;②引进出版市场现成的
数字资源;③运用免费的网络数字资源;④合作引进数字资源;⑤共建共享数字资源。图书馆通过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和网上图书馆建设等,为大学生提供完善的、健康有益的,融科学性、疏导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络信息服务。图书馆应采取更积极、更主动的策略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和网站建设,为大学生构筑一个多维的网关框架结构的网络阅读信息资源平台,使其在大学生网络阅读中占越来越大的比例。
四、小结
总之,引导大学生正确的网络阅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国家完备相应的法律法规,还需要社会、家庭的多方协作和技术支持。在图书馆内部,同样需要全馆上下包括领导、馆员、学生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
参考文献:
1.钟冬梅.对高校图书馆岗位设置及调整的思考[J].图书馆界.2008.(04).43~44.48
2.周娜,孙秋元.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3).192
3.张雪航.浅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J].中国西部科技,2009.(01).94~96
4.吴玲.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可行性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01).34~36
作者单位:陕西警官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