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2009-10-23陈志雄郭赞伟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7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实践教学内容

陈志雄 郭赞伟

摘 要:《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但大多数教材在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一些调整和改革,以更好地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和真正达到国家规定的人才培养标准。本文通过对该课程教学内容及结构安排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以供教学实践参考。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 教学内容 改革 教学实践

Abstract: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is a foreign-related activiti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actical, operational application of highly integrated disciplines. However, the majority of teaching materials in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tents of some of the problems still exist, there is a need for some adjustments and reforms, so as to better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s and really achieve the state standards for personnel training. In this paper,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structur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ome proposed reforms of teaching practice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sthe teaching content reformteaching practice

《国际贸易实务》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国际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主要介绍商品进出口业务各环节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本课程教学内容从结构上可划分为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两大块,从教学实施角度可分为教材内容、课堂讲授内容和拓展知识内容三大部分。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树立涉外经营管理的观念意识,系统地理解涉外经营管理的特点及意义;要求学生把握商品进出口业务操作的全过程,并熟练掌握具体操作的细节,从而具备比较丰富的国际商务知识和实际外贸业务操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充分体现以上原则和要求。但从系统掌握这门课程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处理、解决外贸实际问题,特别是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方面来讲,我们在以上内容及结构的安排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更好地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和真正达到国家规定的人才培养标准,有必要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结构进行一些调整和改革。本文主要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以供本课程教学实践参考。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整体结构不尽合理

目前大多数《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在内容和结构上,是按国际贸易术语、合同条款、合同的商订和履行、国际贸易方式顺序安排的,但实际上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应该是在一定贸易方式下按以下程序进行:交易前的准备→交易磋商→合同的签订→合同的履行。这种按课程教学需要而不是按商品进出口活动实际发生过程安排知识内容和结构,虽有利于诠释教材内容,突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会影响学生更直观、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学习,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不便于学生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

2.教材和课堂讲授内容的安排不能与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完全接轨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迅速变化,《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现有的有些教材及教学内容由于跟不上这种变化而变得陈旧落伍。现有的教材大多沿袭以往教材的编写模式,在内容安排上,只注重诠释教材内容,忽视教学内容的更新,例如一些案例的设计在材料的选取上过于陈旧,介绍的贸易实际业务做法也不能反映当今国际贸易发展实际情况。而在课堂讲授中,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仅限于教材内容,只注重诠释教材内容,不突出此课程的框架结构体系,忽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知识拓展,更少将当今国际贸易学术观点或研究成果结合于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这样由于知识与贸易实践脱节,既不能反映本课程的实践性和前沿性,也压抑了一些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实践教学内容比例偏低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时应注意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须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目前的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普遍存在过分注重专业理论的介绍而忽视实际技能训练的弊端。虽然很多教材安排有实践教学环节,但大多数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因此比重不够,也过于简单,而且很少有较系统的安排,难以形成完整的体系,这将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业务,对外贸业务的总体过程把握不清,缺乏外贸业务实际操作技能,学生毕业后不能在短期内适应企业要求,同时也不能真正突出课程的实践性。

4.国际贸易惯例介绍过于简单

国际贸易惯例是对国际贸易行为的一种规范,是国际贸易界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行为准则。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国际商会等国际组织相继制定了有关国际贸易方面的各种规则,如《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UCP600《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托收统一规则》等。这些规则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公认的一般国际贸易惯例,被人们普遍接受和使用。而这些公约的内容可以说涵盖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绝大部分章节的内容。但在大多数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中,对惯例内容往往只简单的涉及,很少有直接针对国际惯例内容的讲解和剖析,而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对这部分的内容安排也往往很少进行补充,更少引导学生在课外如何去积累这方面的知识。这样的内容安排会影响学生对这方面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不利于让学生确切理解和掌握对实际业务的操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对本课程教学的要求。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思路

1.调整课程内容整体结构,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实际上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的情形,应该对《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调整,使得教学内容的顺序与实际贸易流程保持一致。因此,本文认为对本课程的内容应这样安排:贸易方式→合同的商订(主要包括交易前的准备、交易磋商及合同签订)→合同条款(主要包括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的详细内容及所涉及到的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贸易术语及相关的业务理论与知识)→合同的履行(主要是进口合同、出口合同履行的程序)。按照这样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可以更方便教师理论联系实践进行教学和学生直观地开展学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也易于理解和掌握,真正教会学生做国际贸易,同时使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也更体现出实践性。

2.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把握国际贸易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国际贸易形势在不断变化,内容也有许多变化,因此我们在编写教材和进行课堂讲授时要把国际贸易实践中的一些新情况、新做法及时加以更新和补充。如在教材编写中应在国际贸易方式里加入电子商务的内容,品名、品质条款中增加有关防范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国际货款收付中补充网上电子支付,外贸单证中补充外贸标准单证,合同的履行中补充电子报关等。但是众所周知,教材具有较强的滞后性。因此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补充讲解在当今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做法,将国际贸易方面的最新知识反映到教学中。

3.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具有涉外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一方面,我们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加强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注重能力培养;另一方面,要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比重。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不但要有一定数量典型、较强针对性的真实案例,而且每章节内容后应安排实训操作环节。案例的选择和实训操作的内容应尽量突出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也要注意彼此相互照应,即在内容上相互联贯,在结构上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把理论知识的内涵转化为实践活动的表现。

4.重视国际惯例的介绍

国际贸易惯例作为《国际贸易实务》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业务中用得最多,需要重点介绍和讲解。在交易的磋商和履约过程中,涉及许多与贸易相关的国际惯例,不懂得这些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就会到处碰壁,不知所措。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能准确掌握好这些国际惯例关系到外贸业务的顺利进行和经济效益问题。因此,应改变以往重点介绍贸易术语,而对国际惯例只一笔带过的内容安排模式,应增加对其内容的介绍,如补充其产生、形成的背景。同时对惯例的阐述和分析应与案例分析同步进行。

5.适当安排人文性、社会性知识拓展

由于本课程人文性、社会性比较强,不管是在贸易洽谈还是业务操作过程中,有些做法都要受不同国家和地区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适当介绍一些这方面的基本知识。这部分知识可以选择安排在知识拓展和案例分析中介绍,使学生了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国际贸易的具体做法是不同的。这样的内容安排不但可进一步加强课程知识教学的实践性,同时也可增加课程学习的趣味性,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本文希望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改革,促进教学方法改革,推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使教师的教学更具有实践性,让学生的学习更突出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孟繁华.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内容的探讨[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2.张华,张素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6(5)

3.王冉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之创新[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2)

4.李琳.浅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方法[J].厦门科技,1999(6)

作者单位: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实践教学内容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