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2009-10-23李建臣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7期
关键词:课堂练习过程课堂教学

李建臣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主阵地是课堂。为了在教学中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生必须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有更多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和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要彻底抛弃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只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对象的旧观念。

因此,我们必须适用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大胆尝试新的课堂教学实践途径,积极探索出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之路。

一、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精心设计学习方案,创设能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条件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认为,教师的教学不只是给知识,而是让学生知道知识的结构和活动的过程结构。唯有结构具有最强的迁移性,学生掌握了一种类型的知识结构,就可能自己学习同类的知识;学生掌握了学习活动的过程结构,就可能学会独立策划学习活动。德国著名学者瓦根舍认为,教学的过程是这样一种境界,那就是要把学生推向采石场,令其主动地去探求寻觅宝石(指知识)。当学生突然发现“闪光”的东西,就会被其吸引住,也决不会放过它,会跪在地上把它拾起。因为这是由他亲自寻找到了它,所以,他永远不会忘掉。学生的学习就应该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以这种方式得到训练。基于上述思考及理论依据,我们一定要创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条件,即从学生“如何学”角度,精心设计每一节新授课的学习方案。每一个学习方案都努力体现相应的知识结构和活动的过程结构。积极构建“学、教、作”,即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和课堂作业三个过程结构,并将三者进行有机结合。每节方案如同一份知识地图,学生自己凭借这样的地图,主动探索,就能到达知识的目的地。因此,教师要贯彻“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就要根据每一节学习方案编制相应的教学方案。

二、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和教师、教材、同学、教具相互作用,通过语言、动作进行信息交流,学生间进行自我调节,形成一种和谐亲密、积极参与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思维活跃、鼓励创新的学习环境。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在开放、发散中涨落,在求异、探索中趋于有序,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1.设计合理地学习问题,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习问题对于学生动机的激发、意义的构建、完善认知结构、知识的生成和创新以及应用技能的培养都具有无可代替的功能。通过问题来组织、引导和调控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大力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问题设计技术,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设计或引导学生提出高质量的学习和探究的问题。问题的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前提,要尽可能符合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便于师生在课堂上共同讨论、探究。

2.注重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有别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在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中,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学习风格的组员在学习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问题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相互交流撞击,最后归纳得出正确结论,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诸多技能。有利于建立师生间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主动学习的欲望更为强烈。

在组织课堂教学,一般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就近组合的办法来分组。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明确合作学习任务,把握好合作学习时机,加强合作学习指导并实施好合作学习监控。

三、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问题的提出、解决的思路、讨论的主题、问题的解决、操练的步骤等等,教师都要精心设计。教师是参与者,应主动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交流之中,同时作为指导者,又要对学生的讨论、交流不断起促进和调节作用,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入。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对学生的观点要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即使是正确的,也要追问一个为什么,同时征求其他同学还有无不同看法?学生的思维这时往往会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发现和呵护,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提出错误观点的同学,不要一棍子打死,要及时“点拨”和“引导”,要分析其错误的根源,纠正错误,让其他学生引以为戒,这样学生记忆会更深刻。教学就是要善于启发诱导,要诱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而不是推着学生走;要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达成结论。

因此,在教学中要以教师为向导,全面把握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

四、注重课堂练习题

课堂练习是整理学生的认知过程,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课堂练习题的选择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来确定。课堂练习的特点是学生练,教师导。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巡回观察不同程度学生的解答过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缩小对问题的探索空间,减轻认知负荷,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课堂练习中的思维质量和解题效果。避免学生走马观花,或默不作声,达不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课堂练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反馈,也只有学生做出反馈后,教师才能做出有效的“导”。学生的反馈有教师随机提问式、预约提问式、在黑板上的书写式、练习卷上的书写式。教师在课堂上只有根据不同的情况变化不同的反馈方式,才能在课堂练习中营造解决问题的氛围。在反馈实施时,教师必须预先估计习题的难度,对于难度较低的题目可采用随机提问式或黑板书写式;对于难度较高的题目,可采用预约提问式,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力的提高,也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五、认真总结是学好化学的最佳举措

学完每一课,做完某项实验,都要认真整理笔记,梳理好知识网络,整理出知识结构框架。清理熟知的问题,把疑难问题找出,似懂非懂的问题不要装懂。与同学争执不下的问题多请教老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好化学,才能让我们所学的知识更好地为现实生活应用,更好地为社会文明发展服务。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改革中应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材、教法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动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

作者单位:山东省肥城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过程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策略研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探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