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参与意识 促进主动学习

2009-10-23李晓杰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7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探究

李晓杰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一个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教育规律,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形成并获得广泛的对学习生活的情感认识、态度体验和价值观取向,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实践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情境是指外界事物所形成的情景与环境。学生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学生有了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才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富有刺激性,具有吸引力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思维的“闸门”,使之进入“心求知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激起学生的疑惑、矛盾感与好奇心,形成探究的动机,从而主动参与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并在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参与提问,搭建学生主动学习的平台

学生是否善于提问,不仅标志着他是否在主动思考问题,而且能看出他是否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创新教学不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那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是倡导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自己去发现、挖掘、探究并获得结论。在大力倡导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我们应从培养学生提问开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相互讨论中解决问题,真正做到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这种放开的课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更重要的是彻底解放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为学生主动学习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三、提供时空,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充满着学生的思考、质疑、猜测、辨析等探究性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置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堂上把时间全部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材料,引导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不但有机会“问”、能经常“议”、自由“讲”、而且还能自由阅读。凡是能让学生动起来的活动都可以在课堂上试一试,使他们知道学习不仅仅是读书、写字,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这样,课堂不再是教师单独表演的舞台,而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七彩空间,教学活动会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学生也在这种开放性的学习中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并学会运用多种形式去探索新知识。

四、参与评价,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现代教育过程中自我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经常性的自评,不断校准自己行为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更快更好地实现目标。学生自评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某些问题的思考过程进行分析评价,不仅能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增强他们的交往与合作,而且能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自我完善。

总之,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拓展,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河南新野县教体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