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个性化教学策略浅析

2009-10-23周冰岩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7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个性化小学语文

周冰岩

摘 要:小学阶段是人生中最长的一个学段,也是学生智力发展、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及基本技能发展的起步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黄金时期。语文的教学因为学科的特殊性而决定其必然凸显鲜明的个性。本文基于此,针对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个性化教学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实践活动 个性化

一、灵活处理教材,选取活动的最佳时机

1.让综合性活动作为单元教学的“先行者”

主题单元的教学是综合性活动开展的基础,所以一般来说都安排在单元教学的最后,作为单元学习的总结和延伸。不过在单元教学开展之前,给学生营造一个自学的空间,让学生在进入单元学习前就对单元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教学而言也是可行的。这样摒弃了传统课堂中只要求一节课解决一个问题的做法,而是着眼于一个阶段解决的问题。

2.综合活动与口语交际训练、写作相结合

当然,综合性学习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的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因此,我们也不应该单纯地把综合性活动单独割裂开来,独立开展。一般可以在“巧”字上下工夫。在一个单元开始之前,要习惯浏览单元内容,考虑内容和课时的安排。最重要的还是要了解一下内容之间的联系,以便于在教学中可以科学地掌控,找准时机,提高教学的效率。不难发现,语文天地中的“初显身手”与“畅所欲言”、“笔下生花”等内容总是有联系的,把握好联系,我们可以顺水推舟,将综合性活动与口语交际训练以及写作训练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在综合活动中总结单元内容

在综合活动中对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拓展、延伸,这是新课程教学中比较常用的策略,有很多的教学内容都比较适合这一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好的总结。所谓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学生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积累,在综合活动中进行资料的归类、整理和表述、交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有利的。

二、重视实践训练,教师做到成竹在胸

1.目标设定联系生活

语文实践活动课程跟社会活动、现代信息密切相关,许多语文实践活动课要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跟其他人交往接触,使学生了解社会,增长见识。如:“考察名胜古迹”、“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地名趣事”、“世界风云”等等语文实践活动课都要求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在制定活动目标的时候,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知识,应用语文知识并形成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定位密切联系生活,学生才能从生活中受到感染。

2.教师角色——甘当“顾问”

综合实践活动中,强调学生是主体,是主要角色,那么,教师应该充当什么角色呢?回答很简单,做“顾问”。教师只要当好“顾问”,在必要的时候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就足够了。学生编排话剧的时候,会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表情、动作、道具等等,他们一定会向你求助。你只需要告诉他们有哪些方法可以参考,有哪些例子可以参照,他们自然就又走到了自主学习的路上去了。教师要当好这个顾问,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你必须要对活动有明确的认识,对活动的目的要有清晰的概念,要让学生学会什么?了解什么?感受什么?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教师当好了“顾问”,学生才有机会当好学习的“主人”。

三、注重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基于这样的理念,语文学科在编排上已经特别重视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同步和互相交融。在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更要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大胆地把语文放到一个综合的大舞台去展现,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要达到语文与其他学科方法的整合,教师不仅要熟悉语文学科的知识和特点,还应具有更为广博的横向知识,了解其他学科的教学特点;不仅要加强知识的更新学习,而且要加强自身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柳海民主编.《当代教育理论专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2.朱小蔓主编.《中小学德育专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3.黄威主编.《教育法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镇黄土营小学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个性化小学语文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