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中国画课堂教学

2009-10-23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7期
关键词:毛笔水墨技法

杨 玲

要开始上国画课了,我又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可以让学生了解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画。担忧的是如何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跨入中国画的大门呢?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博大精深,文化内涵深厚。但中国画教学历来是中小学生的薄弱环节,它技法丰富,课时却很少。临摹一直成为中国画教学的主要手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没有太多的想像,创造的自主空间。几堂课下来,学生对中国画的了解少之甚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逐渐冷却。

针对一贯的临摹教学出现的弊端,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探究能力,动手能力。我对中国画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简单地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变枯燥为乐趣

小学生抽象思维差,形象思维好。如果生硬地把一个知识传授给他,那将事倍功半。我上第一堂中国画课时通过游戏实验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与发现技能、技巧。今天是《中国画笔法练习》课,我让学生带了毛笔、水墨、宣纸等中国画工具进画室。在学生好奇与渴望的眼光中,我宣布今天要开一个有趣的“舞会”。教室里顿时沸腾了,学生们个个充满好奇和自信,课堂气氛变得好轻松。“舞会”开始了,学生们自由尝试毛笔、水墨宣纸这些工具材料的独特性能,通过用笔用墨方法,产生了不同的笔墨情韵。学生将毛笔蘸上浓墨在宣纸上自由的发挥,上下,左右,来来回回地“乱涂乱画”,游戏结束后,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认识他们作品中所创造的各种墨色。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又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了一些笔墨的基本训练。

二、培养观察力,变临摹为写生

经过“中国画笔法练习”之后,学生对中国画有了一些兴趣。那么让学生画一幅完整的中国画过过瘾!可采用什么方法好呢?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写生的机会,并在观察、分析、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地去探索,发现表现方法,变临摹学技法为探究创技法。例如《荷花》一课:

第一步:读画。让学生了解荷花的有关知识。如:荷花的形状等,对荷花有一些感性认识,再仔细观察荷花的绘画作品,它是如何表现的,与平时所画的蜡笔、水彩画、线描画、油画到底有什么区别?

第二步:试画。放手让学生自己调色,调墨学画荷花,试画一张对照范画提出问题,如荷花的用笔方法、杆子之间的穿插呼应、整张画的布局,学生可以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

第三步:改画。改画就是让学生在原画中作添加、作改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以上三个教学环节连成一条纽带,融知识、技法、观察、想像于一体,多方位地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想像能力十分奇特,他们作画无拘无束、稚气十足。既培养了学生的造型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表现技法的创新,变单一为丰富

综合材料与特殊技法的应用为中国画的创新开拓了一个宽阔的空间。它的不定性与丰富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学习兴趣。在充分利用中国画固有特色下,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尝试:

1.工具材料上中西结合。把传统中国画的毛笔、水墨和西画的排笔,油画笔,丙烯等有机结合。

2.技法上的应用。揉纸法、剪贴法、冲水、冲色、吹墨、拓印法,让学生在玩中画,在玩中学。

对中国画课堂教学实践快一年了,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学生对中国画也慢慢有了兴趣,这是值得欣慰的。当然,在实践中我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但我会继续探索研究,让学生深深爱上中国画这一传统文化艺术。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鹏小学

猜你喜欢

毛笔水墨技法
竹简和毛笔
使用后的毛笔该如何存放?等
水墨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当代水墨邀请展
旧毛笔的妙用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
水墨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