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语文阅读教学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2009-10-23左文彬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7期
关键词:句段课文阅读教学

左文彬

新课改的目标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给学生打造一个自由展示的平台。这无疑给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既要求我们平时在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地完善自己,汲取过去教学经验的精华,又要不断探索、创新,使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认为要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重视语文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需要打破教学中的神秘感,给学生一个平等对话的环境

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阶段,他们兴趣广、好奇心强、求知欲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打破教学中的神秘感。在课堂上,要还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的空间,尤其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地展开想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当我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要让学生明确预习课文的要求:除了掌握本文的字词以外,还要找出精美的句段以及本文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着疑问;读了这篇文章你的感受是什么?让学生带着疑问反复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对全篇课文就会有整体的感悟。对于疑难问题也就如同一层窗户纸,上课时,老师一点学生就会明白。

二、阅读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好习惯

梁衡先生说过:“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一切知识都以记忆为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对于文中精美的句段,一定要熟记下来,把它牢牢地记在大脑里。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时,也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己的头脑不断丰富,得到开发,真正地成为信息材料的储备库,运用时才会得心应手,出口成章,提笔成文。

三、阅读教学要注重生活性

语文来源于生活,语文教什么,它是在教生活的本领,在教做人的道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觉得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多观察生活,多感悟生活,从生活中摄取素材,跟要学习的文章做比较,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生活与文章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如:我在教学邹韬奋的《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课前我让学生回家多观察自己的母亲,把自己母亲的性格特征记录下来。上课时,我让学生汇报结果,然后再来学习本文,看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母亲”的,都写出了母亲的哪些方面,形成比较。若要让学生进行有关这方面的写作,学生就能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地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阅读教学应做到详略得当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下一番苦功夫,精心钻研。对于多篇相类似的文章,我们可以精讲一两篇,其余的要让学生自己去品读、去领悟、去赏析,教师只在适当地方作指导、点拨。

五、阅读教学要有延展性

让学生读与课文有关的作品,让学生去读同题材的作品,让学生去读同一种风格的作品,让学生去读同一时代背景的作品,让学生去读关于作家作品的有关资料。

例如:我在教小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课时,我要求学生去读《水浒传》,从中了解与本故事有关的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教学台湾作家余光中的诗歌《乡愁》时,我要求学生去读台湾作家席慕容的诗歌《乡愁》,让学生了解在同一背景下,对同一题材的作品不同人物的理解和写作风格也是不同的。

在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课时,我要求学生去读有关杜甫的生平事迹及写作背景的作品或资料,使学生对作者有深层的了解,以便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可以说课外阅读材料的延伸对学生学习理解教材内容有很大的帮助,从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握住“度”,一定要以教材为重点,以课外延伸材料为辅,做到主次分明。

六、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好文章就像一杯咖啡,它有回味感,值得你去慢慢品味,你对文章读的遍数不同,你的品味就会不同。阅读教学中,绘声绘色的朗读万万不可缺少。俗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认真诵读有利于学生回归文本,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反复品读、精心研读,边读边想,一定要读出感情、读出意境,从中有所感悟。

诵读的方式很多,可以读整篇文章,可以跳读,可以选读等,而这些诵读方式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诵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学生对文章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的能力。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可以记住一些陌生的字词和精美的句段,这样在写作的道路上就又多铺了一层基石。

七、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仿创能力

因为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还不够精深,所以通过仿创的形式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很有好处的。要求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精美的句段找出来,进一步进行揣摩:揣摩语言、揣摩选材、揣摩人物、揣摩思想、揣摩手法、揣摩风格。然后,再把这些精美的句段仿出来,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的风格,抒发自己的思想。

这样,久而久之,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独创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八、阅读教学还应培养学生的赏评能力

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实际上是对学生自悟、自感、自析能力的培养。表面上看来是学生对文章进行评析,实际上是学生在评价自己。

我在教学中经常从文中找一些认为比较有典型的句段(手法方面、风格方面、内容方面等),让学生进行品读赏评,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理解、不同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赏评,评价出它的优缺点。你认为它好,好在哪里?你认为它不好,不好在哪里?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情感价值观。只有通过学生的赏评,才能了解学生对本文理解得怎样,掌握的程度如何,学习本文的感悟有哪些。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想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教师还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去研究去探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海南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句段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精彩句段一
精彩句段二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