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评价需要学生的参与
2009-10-23程春琴
程春琴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评价也不例外,因为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如何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既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需要让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勇敢发表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课堂评价 学生参与
在教学中用客观的、准确的、充满真情实感的评价,尤其是鼓励性的评价,会使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当前的学习状况,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产生争取进步的信心,从而更好地激发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特别是来自同伴的评价。这些评价蕴含着真情实感,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看到了他人的长处、他人的努力,从而信任他人、欣赏他人、完善自我。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林中乐队》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这么多小动物,你最欣赏谁?
学生甲:我最欣赏沙雉,因为它的动作很酷。
(老师出示描写沙雉的句子)
师:你能来读一读吗?
(生读句子)
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学生乙评价:我觉得他读得很流利,也很有感情。他刚才一定认真读过,这点值得我学习。不过他说沙雉的动作很酷,句子中“一个纵身冲入云霄”“直冲下来”这两处应该读出沙雉的动作很迅速、敏捷,才能体现出沙雉的酷。这里我刚才练得比较多,我来给做个示范,说着并深情并茂地读了一遍。
学生甲听到同学乙的评价,认真地说:“谢谢你!回去我一定在重点词的朗读上多下工夫。”
但现实课堂是:学生在课堂中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却往往不敢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特别是给老师提意见。下面的男生显得难能可贵。当然这位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没有“以己之昏昏,使人知昭昭”。
老师说:“听你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一读。”老师读完后,全班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老师问:“你们觉得我读得怎么样?”学生纷纷起来评价老师的优点。这时一个男生站起来这样评价:“老师,我觉得您其他地方都读得很有感情,就是‘咩咩这里,好像把声音拉得太长了。因为沙雉直冲下来,速度应该快些。”这时,全场爆发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老师面带微笑地坐到这个学生身边,说:“你发现了老师朗读中的不足,谢谢你的指导。老师并没有见过沙雉,只是抓住了后文‘活像一只羊羔在森林上空叫,所以就读成了羊叫的声音了。”其他同学也纷纷说了自己的想法。
正是由于老师愿意倾听学生的评价,才使接下来的课堂充满活力。提出意见的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其他同学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敢于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老师并不一定都是对的。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肯定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范读,学生也将会更挑剔。师生之间的这种共同努力不能不说是一种教学相长。
怎样才能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让我们的课堂响起动听的交响乐,我想这需要教师关注学生。
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只有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有利于他们的发展。当学生大胆发表他们的意见时,教师切不能加以制止,对他们这种敢于表现自我、积极思考的行为应该加以认可,甚至鼓励,从而使他们敢说、乐说,愿意参与课堂评价。
二、教师不是知识的化身
教师的职责是什么?《学会生存》中说:教师的职责是现在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它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因此,教师必须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师拥有的知识确实比学生多,但我们不能以绝对的权威自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作为参与者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应该让学生觉得老师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三、错误是教学契机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会经常出错,而老师也会出错。每一个错误往往蕴含着很好的教学契机。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面对这些临时出现的情况,要把握时机,加以引导,切不可置之不理,更不能粗暴以待,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
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言行举止,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只有这样,课堂上,就教师才能听到学生的声音;只有这样,学生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让我们的老师不再是孤独的演唱者,让我们的课堂响起动听的交响乐。
参考文献:
1.傅国亮,程淑华主编.《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小学语文卷).海南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2.严育洪主编.《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黄坦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