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教学课堂情境的创设

2009-10-23修焕然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7期
关键词:营造创设情境

修焕然

摘 要:数学课程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知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其自主发展,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对新内容的巧妙讲解,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营造情境

刚入学的儿童,活泼好动,行为约束力差,特别是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如何设计情境让孩子们一上课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呢?“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有利于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营造一个恰当的课堂教学环境,把课堂变成放飞学生心灵的空间。那么教师该如何创设一个理想的课堂环境呢?下面就此谈一谈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营造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

有趣的故事情境,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讲故事、编故事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编故事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而不是单纯地依赖老师的讲解去获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

二、营造贴近现实的生活情境

情境的创设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教师要将教材上的内容结合现实生活,以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以此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身边事为素材,让学生把解决或解释某个实际问题的愿望转移到学习新课的认知兴趣上来。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逐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营造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应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并提出问题、寻求方案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其过程中,老师可适时地调整情境来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和点拨,这样使学生对老师和书本既不盲从,也不被动接受,又有独立与合作的实践探索和亲身验证。充分挖掘教学素材的智力因素,充分利用问题情境和有效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探究知识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问题开始的,却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打开其思维的闸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精心创设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便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的数学认识随着问题情境的变化与发展而巧妙地融合,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

四、营造游戏化的学习情境

教学中,让学生投身到游戏情境中去,使学生在听、说、算、想的过程中,增长学习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和学习活动类型期的转化过程中。鉴于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可以适当运用游戏和开设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此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营造恰当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较容易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本来枯燥而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总之,数学课的情境创设必须讲究实效,一个生动简洁的小故事、几个有思考性的问题、一次亲身操作、一次实践活动都会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激活他们的思维。

结论:

我们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气氛才能活跃,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才能发挥出来。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至少应具有以下五个特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凸显趣味性;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突出经验性;激活学生认知冲突,注重问题性;能够紧紧围绕探究主题,具有稳定性;和谐统一“三维”目标,讲求教育性。通过课堂情境的有效营造,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释放。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发现数学知识海洋的奥秘,从而帮助他们认识客观世界。

参考文献:

1.李源.《从学生的角度展开教学》

2.郭小燕.《如何开展数学课外活动》

3.姜华.《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初步设想》

4.杨柳.《强化数学课程中的应用意识》

5.邹爱华.《我国数学教育改革中的若干问题》

6.柳清清.《人文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登俊小学教研室

猜你喜欢

营造创设情境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营造方寸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