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弗言尼亚·伍尔夫的现代小说观

2009-10-23李权文

电影文学 2009年15期
关键词:弗吉尼亚意识流伍尔夫

李权文

[摘要]伍尔夫的现代主义小说观主要体现在她的论文《论现代小说》里。该文论及了传统小说观与现代小说观的分歧,提出了小说真实性,指出了作家的使命,日月确了小说技巧和小说选材范围等一系列内容。大胆预测小说的体系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伍尔夫的现代小说观是她在对现代小说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发表的看法和作出的设想,预测了小说可能的发展方向。但是她的批评过于注重情感、印象等内心精神层次,未免落入了印象式批评的窠臼,夸大了精神在小说创作的作用。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现代主义;意识流;印象式批评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和女性主义批评家。她自幼便开始阅读各种书籍,通过大量阅读完成了自我教育而成为名噪一时的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主要成员.经常与当时的文学界名流往来,从事创作。伍尔夫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伍尔夫的小说多以她熟悉的伦敦及童年与家人度假的康沃尔郡海滨为背景。关心的主要是个人独有的经验与主观感受,以及超出于具体社会环境之上的人与人的关系。虽然对政治不太关心,但是对妇女的权利,特别是有才能的女子的权利十分关切。她的这些主张在小说《奥尔兰多》及论文集《一间自己的屋子》(1929)、《三个畿尼》(1938)中集中反映出来。(王佐良,2005:221)伍尔夫以她的文集、书信为媒介,阐述现代主义的小说形式、小说时间、小说人物和情节结构的主要观点。说明以反映个人印象的直接性、内心意识的真实性为主要任务的现代小说观与传统小说理论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她的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她在小说的内容和创作方法的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与取得的成就,这使她在现代主义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众所周知,伍尔夫是英美女性主义学界的先驱之一。玛丽·伊格尔顿认为,伍尔夫是“当代女性主义论争开创之母”.她“宣布了”许多后来的女性主义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而且她本人也成了某些论争展开的场地。她的两个关键文本《一间自己的屋子》和《三个畿尼》对女性主义理论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其主要贡献就是,她认识到性别、身份是一种社会构建,能够受到挑战和发生形变,关于女性主义批评,她一直探索的主要是女性作家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社会和经济方面的障碍。她拒绝“女性主义意识”.要求自己的女性性处于无意识状态,她挪用布卢姆斯伯里文人圈子里“双性同体”的性伦理,希望在男性的自我实现与“女性的”自我消灭之间实现一种平衡。(参见拉曼·塞尔登.2006:143—144)

伍尔夫的现代主义小说观主要体现在她的论文《论现代小说》里。她在文中论及了传统小说观与现代小说的分歧.提出了小说真实性概念,指出了作家的使命,明确了小说技巧和小说选材范围等一系列内容,并大胆预测小说的体系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

她采用形式主义的语言,把它作为女性主义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来争取权利。(Reed,1992:26)她把矛头直指英国19世纪末的现实主义作家:威尔斯、班纳特和高尔斯华绥,贬称他们三人为“物质主义者”。伍尔夫认为他们没有重视人物内在的心理结构,即她所称的“内在的主观真实”.“他们之所以令我们失望,正是因为他们关心的是躯体而不是心灵。他们写了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他们浪费了无比的技巧和无穷的精力,去使琐屑的、暂时的东西变成貌似真实的、持久的东西。”(伍尔夫,2000:4)这实际上与20世纪意识流小说作家的观点不谋而合,后来她自己确实在意识流小说创作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与乔伊斯、劳伦斯等人齐名。

真实观是伍尔夫拿来驳斥“物质主义者”的有力武器。她所说的真实是积累在我们内心深处而又不断地涌现到我们意识表层的各种印象。“把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物在普普通通的一天的内心活动考察一下吧。心灵接纳了成千上万个印象:琐屑的、奇异的、悠忽即逝的或作者用锋利的钢刀深深地铭刻在心头的印象。”她认为他们忽略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往往使我们错过、而不是得到我们所寻求的东西。不论我们把这个最基本的东西称为生活还是心灵,真实还是现实。”作家尤其是现代主义作家的创作目的就是要精心地捕捉这些真实,而小说本身就是一系列感官印象、知觉以及思维活动的集合。

伍尔夫认为这些“物质主义者”的观点和创作技巧过分哲理化,甚至有些刻板。伍尔夫发现这些都有悖于生活的本来面目,生活不是那些结构工整以及说教的规训。而是“来自四面八方,就像不计其数的原子在不停地簇射.当这些原子坠落下来,构成了星期一或星期二的生活。”生活是什么?伍尔夫运用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比喻,她把生活说成是一个光环、一个包围着我们的半透明的封套。她说:“生活并不是一幅匀称地装配好的眼镜:生活是一圈明亮的光环。生活是与我们意识相始终的、包围着我们的一个半透明的封套。”

显然,伍尔夫的“封套”并不是一种束缚限制的条条框框。而是“透明柔软、容易渗透、富于弹性、伸缩自如、可以延伸的一层云雾一般的气氛,它的功能不是去强加某一个观点,”而是“包罗万象地容纳了各种主观印象,容纳了变化多端、不可名状、不受限制的内在精神,容纳了整个世界。”由此,伍尔夫明确主张作家(主要是小说家)的中心任务:即采用一种无拘无束的方式来记录人们内心的意识流动。于是她向小说家们呼吁:“让我们按照那些原子纷纷坠落到人们心灵上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不论从表面上看来它是多么不连贯、多么不一致……”

这种无拘无束地记录人们内心的意识流动的创作方法显而易见就是后来的现代主义小说家所熟练采用的意识流技巧。在这个问题上,伍尔夫决不啻是一个小说理论家.她更是一个小说创作的践行者,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她为小说家探寻到一种新的技巧,“让他们能够真实地去描述内在的现实,并表明这个现实只能是内心的。她既不做评判,也不去说教。她惟一关切的是,要给读者提供一种对生活更加清新鲜活的感受,以期开拓读者视野,让其透过表象发现思维和情感的运动方式。”(Fleischmann,1977:541)如在她的《达洛维夫人》和《到灯塔去》两部小说中,她都恰到好处地采用了意识流技巧,如间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手法、蒙太奇和多视角叙述方式等,使其成为意识流小说的典范之作。

伍尔夫认为,在她的同时代作家里,能够采用这种伸缩自如的意识流模式创作的,正是以乔伊斯为代表的年轻的现代主义作家。她对乔伊斯赞赏有加,把他称为与她所贬斥的“物质主义者”相对立的“精神主义者”,认为他超越了“物质主义者”的传统方法,敢于探索新的模式去记录“内在的现实”,“他不惜任何代价来揭示内心火焰的闪光.那种内心的火焰所传递的信息在头脑中一闪而过,为了把它记载保存下来,乔伊斯先生鼓足勇气,把似乎是外来的偶然因素统统扬弃。”(伍尔夫,9)

接着,伍尔夫对作家如何选材发表了自己的洞见。她

认为选材一定要与过去作家的做法有所不同,敢于打破传统的羁绊和约束。现代作家应该想方设法、自由自在地选材并进行描述,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公开声明:“他所感兴趣的不再是‘这一点而是‘那一点;而他必须单单从‘那一点选材,来构成他的作品。”这里的“那一点”是指作家的兴趣所在,它应该存在于“心理学暧昧不明的领域之中。”显然,这仍然是针对“物质主义者”只重视躯体而言的心灵层面的东西。在该领域的选材形式上可以别具一格,内容没有任何规约性,没有既定的或恰当的选材。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切都是恰当的小说题材;我们可以取材于每一种感情、每一种思考、每一种头脑和心灵的特征:没有任何一种知觉和观念是不适用的。”

那么选材是否等于新的文学传统的诞生呢?伍尔夫认为作家必须还要不断地探索。在此她明确提出了小说创作的实验主义观.她欢迎一切实验和探索。为了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把握内在的现实,她提倡艺术家要自由探索,独辟蹊径地去找寻最理想的艺术形式,以表现技巧和创作题材。因此她大胆预测:“没有一种实验,甚至最想人非非的实验——是禁忌的。”她的创作方法的无限性恰好印证了世界的广阔无垠,以及内在现实本身的无穷无尽的特性,正因为如此,小说家的探索与实验便具有无限的乐趣和重大意义。

总体来看,《论现代小说》是在伍尔夫对现代小说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发表的看法和提出的设想,预测了小说可能的发展方向。小说是一种自发的灵感爆发,作家的任务就是记录心灵对于各种印象的被动感受,而不必修改剪辑或操纵这些印象,因为它们就是真实的。从伍尔夫对生活以及真实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她把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以及家庭生活置于生活的范围之外,认为生活存在于人的主观头脑中,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是各种杂乱的印象和感性活动的总和。伍尔夫的这种‘内在主观真实的观点决定了她在反映生活、刻画人物时,把重点放在探索人的内心精神世界上。”(李森,2000:63)她批评爱德华时代的三位作家威尔斯、班纳特、高尔斯华绥是“物质主义者”。因此,伍尔夫和他们彻底决裂,寻找一种更为深刻更富有暗示性的全新的方法来如实地呈现生活。这种“全新的方法”即她的独特的意识流技巧。

伍尔夫做出的结论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伍尔夫比较英国和俄国的小说之后,认为尽管前者受到后者的影响较大,但是前者也有其自身的幽默和魅力。她认为这些小说,尤其是现代小说都为读者开启了无限的可能性。它们像潮水一般向我们涌来,带来了“一种艺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观点.并且提醒我们,世界是广袤无垠的……”而且没有哪样东西是禁忌的。说实话,她的批评过于注重情感、印象等内心精神层次,未免落入了印象式批评的窠臼,夸大了精神在小说创作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文学关注的不仅仅是人与自我(内心)的关系,更要关注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重要内容这一事实。

猜你喜欢

弗吉尼亚意识流伍尔夫
中国古代“飞翔”意象审美意识流变史建构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
当边缘遇上意识流——写在吕红《美国情人》发表十周年之际
To the Light House—A Journey of Life from Moments to Eternity
论英美文学的意识流文本的现代批判
弗吉尼亚·伍尔芙《到灯塔去》的成长主题解读
伍尔夫《黛洛维夫人》的意识流技巧
弗吉尼亚就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