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审美需要看影视观众的期待心理

2009-10-23

电影文学 2009年15期
关键词:影视

刘 莹

[摘要]作为审美客体的影视作品,对审美主体即观众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审美心理学领域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简述了该理论的基本分类及与影视艺术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审美需要”在影视上的内涵与外延,进而对“审美需要”与观众期待心理的关系进行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影视;审美需要;观众心理

作为审美客体的影视作品,对审美主体即观众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审美主体的期待与参与度的高低决定了影视作品的命运。于是,研究审美需要与观众期待心理的关系成为研究影视审美心理的重要领域。

一、需要层次理论与影视艺术

需要是人的一种主动的心理摄取倾向与一切活动的动力之源。人的需要有不同层次,不同的需要层次体现了不同的发展程度。现代“需要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与美学、艺术密切相关。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是人的需要,有需要才有动机与创造的动力。他将人的基本需要分为几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求知需要与审美需要。它们可以归纳为三类需要论,即生存的需要(生理加安全的需要)、关系的需要(社交加尊重)、发展的需要(求知、审美加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呈金字塔式,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就越小。任何一种需要不会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是相互依赖与重叠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切需要的顶峰.在其他几种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产生。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活跃、忘我地体验生活。有这种自我实现需要的人,是一个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的人。“他真正地成了他自己,更完善地实现了他的潜能,更接近他的存在的核心,成了更完善的人。”“一个“实现自我的人是利他的、献身的、超越自我的、社会性的人”。可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实现完美人性的必要途径。

影视艺术是人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而作为审美的对象.影视作品应该满足人的高层次需要,至少应把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当作自己的主要追求和价值支撑。作为精神文明的载体,影视应大力彰显人文精神,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审美需要,使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满足审美需求。进而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中的“美”的体验。重视观众的“审美需要”,不仅满足了观众的期待,还将极大地丰富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推动影视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二、审美需要与观众的期待心理

美,存在于人类审美关系的运动之中。审美关系作为审美活动的主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关系,包含两个要素,即主体的需要和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之属性。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审美需要是人的高层次需要,在他看来,审美需要是指人因追求和谐、完美等事物而引起的心理上的满足。这无疑是一种为满足主体需要而进行的审美活动。然而,审美需要的内涵不仅如此。审美活动能产生符合审美需要的价值,即美。因而从本质上说,审美关系是一种价值关系,美就是一种价值事实。这种价值事实需要由人来确证:“只有当物以合乎人的本性的方式跟人发生关系时,我才能在实践上以合乎人的本性的态度来对待物”,即只有当物以合乎人的本性的方式跟人发生关系时,它对人才是有价值的,人才能从中得到合乎人性的审美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是一种合乎人性的价值事实,而审美需要就是一种合乎人性的需要。

人性是与动物性区别的各种属性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性的最核心概念。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有一个重要内涵.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征”。可见.自由是人的本质特征与不懈追求,而美是合乎人类自由本性的价值事实,即对人自由生命的证实。审美需要,可视为追求生命自由舒展境界的需要,即人实现自己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同上,马斯洛的审美需要不仅是对外在美的追求。更上升为一种精神享受,属于人的发展需要,也是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

影视艺术是人类的精神写照,它将人从日常存在、从海德格尔所说的“沉沦”状态、从理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人获得情感的解放与心灵的升华。可见,影视应该承担起这样的文化和美学使命,即提供人与“神性”照面的机会。这种“神性”,席勒认为是人性的终极境界与意义存在于超验的神性之中,只能通过审美和艺术获得。尼采坚持神性是“永恒的大生命”,是宇宙万物间的生命力,意味着生命所能达到的最高层次和终极境界。而“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它能让我们相信生存的永恒乐趣。通过影视艺术,观众能获得与“神性”照面甚至交流的机会。而对这种审美需要的关注。将极大地提升观众对影视的期待。

由于受众的需要目标不同,需要水平不同,因而形成了对影视的不同期待。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认为如果一个人对某一目标的期待值越高,且对该目标可能成功的估计越高,那他采取行动的动机和积极性的激发也就越强烈;反之亦然。同理,观众在选择某部影视作品时,同样存在着期待目标和期待水平,期待值越高,选择的概率也就越高。在接触和体验影视作品的前后,观众的期待心理会有所变化。若期待心理得到满足,则期待目标将继续维持,期待水平随之提高,反之亦然。观众的期待具有指向性、未知性、从众性和扩散性等特征。在影视观赏中,人们对某一作品或节目在观看之前已有了期待的特征.故形成了不同的观赏期待水平或不同的期待方向。由于事先的宣传或了解,人们都会形成一定的指向性,并根据这种指向性来选择观赏。“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受欢迎的影视作品与综艺节目一般都有从众心理的影响。如张艺谋的电影《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大量的宣传与票房报道使观众对其影片的关注程度节节攀升。尽管其中不乏尖锐的批评,但观众的观赏期待值并未减弱.反而更强.从而使张艺谋的影片成为中国电影票房的保证和观众选择率最高的作品。扩散性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情绪或情感的感染。如2005年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女生”原本是一次普通的歌手选拔活动,但由于情感的感染与认同,逐渐扩散为街谈巷议以至于妇孺皆知,成为无数观众的共同期待。

可见,观众的期待心理与审美需要密切相关,这当中,娱乐期待、教化需求、情感转移和体验是最重要的方面。

1娱乐期待与审美需要

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时希望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感官上的满足。欲于学习、工作之余,伤心失望之时,百无聊赖之际换一种心境,享受影视作品带来的轻松自由的审美体验,暂时抛却现实的烦恼。风靡全球的电视综艺节目,在华语世界里如《康熙来了》《快乐大本营》,国外如韩国的《情书》《x—MAN》,都具有极强的娱乐效果。收视率奇高。电影如2009年的《非诚勿扰》《疯狂的赛车》,符合了娱乐期待,赢得了观众的叫好。科幻片满足了观众的感官娱乐需要,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视听盛宴,迄今全球票房排名靠前的影片《魔戒》《哈利·波特》等都为观众

展示了从未经历过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新鲜刺激,高票房显示了观众对这些影片的期待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只有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要,实现了观众的期待心理.影视作品才可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影视作品的目的之一就是为观众营造一个梦境,让观众在梦中获得消遣、刺激与解脱,获得身心的愉悦满足。面对观众的娱乐需要,影视创作者不应排斥或视而不见,而应积极主动地去满足和提高。

2教化需求与审美需要

人们渴望了解外界,获得更多资讯,窥视他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隐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真心交流却越来越少,心灵变得越来越隔膜。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阅历都是有限的。于是,影视成了观众满足好奇和求知心理的最佳途径。影视作品包含着丰富的社会与人生的经验、知识以及种种悲欢离合,甚至人类最隐秘的心理。源于这样一种精神需求,影视作品的题材日益丰富,类型不断分化,如按题材不同就可分为战争、历史、科幻、暴力、恐怖、武侠等,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科学与想象,不断地满足观众的期待心理。

人为了实现自己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希望通过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获得人生启迪、道德教育或精神鼓励。对中国观众而言,传统文化中的“文以载道”的思想观熏陶培养了其审美教化需要。从《周恩来》《地道战》等领袖及革命战争题材到《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影视作品不断重播,反映了观众的受教需要。2007年高居美国票房榜首的励志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时》,讲述了一个离婚、失业、无家可归的父亲带着小孩子如何度过人生最艰难的日子,受尽种种磨难最终获得成功。2009年奥斯卡大赢家《平民富翁》也是很好的励志片,传达给人们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要失去信念和爱心,只要坚持,幸福之门就会打开。简单的故事.朴实的道理,引起了全球观众的共鸣。而耳熟能详的《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等经典影片,其实也是为了传达给观众一种看似简单实为深刻的人生之道。观众的观影过程其实是一种影视教化,教化中其期待心理同时也获得一种满足和提升。

3情感转移、体验与审美需要

人其实是一种充满情感的动物,当其生存条件满足时.精神与情感就成为重要的需求。于是在工作和生活之外.人们渴望寻找理想的精神天地,以获得情感的释放、转移与满足。而影视艺术,就为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情感空间与精神领域,让你尽情地体验、邀游、释放、充实。

德国心理学家利普斯提出了著名的移情理论。他认为人的审美愉悦是通过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所观赏的审美对象上实现的,这种“生动的同情的感情,由于一种天生的、遗传的机械作用,被立即投射到我们对面的对象的内心中去。”而这种移情的结果,可以使观众的情绪发展到高潮和欢畅宣泄的程度,并进而获得美的体验。《士兵突击》成为2007年最热门的电视剧,许三多感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因为观众从他身上看到了一种久违的忠诚与憨厚的精神.将自己的情感也投射、转移到主人公身上,随他一起跌爬滚打。电影《黑暗中的舞者》感动了全球的观众.主人公茜玛长相平淡无奇,双眼接近失明,生活困苦不堪。然而。茜玛依然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与生活的激情,当她在音乐的世界里尽情歌唱与舞蹈时,你从她的脸上已经看不到生活的苦难。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一面心痛着,一面又忍不住和茜玛一起翩翩起舞,忘却了烦恼与困苦。可见.观众在观赏影视作品的过程中是寻求各自情感的满足的过程.这种情感更多来自潜意识层面。正因如此,观众的情感流露、投射、转移才是自然发生并完成的,达到“美”的体验,最终获得心灵号隋感的真正满足。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M].李文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德]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

[4]彭玲.影视心理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239.

[5][英]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述评[M].蒋孔阳,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156.

猜你喜欢

影视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影视中的古典音乐
台湾影视人的“北漂”路
影视声音中听觉思维的建立与培养
中国影视,墙内开花墙外香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