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的陈年旧事
2009-10-23崔汀
崔汀
走过81个年头的奥斯卡大奖,从最初的鲜为人知到今天的全球瞩目,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它不仅见证了好莱坞巨星们的事业起伏,也曾为众多电影大师加冕。每年这场金碧辉煌的电影盛会,都会贡献出几部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电影经典,也让一夜成名的神话不断重复上演。
回头看看,原来奥斯卡的历史上有那么多好玩的陈年旧事。
寒酸的第一届奥斯卡
奥斯卡金像奖创办于1928年,颁发机构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这是一个由美国知名电影界人士组成的非营利性机构(在创办之初),该机构创办的目的就是要颁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旨在奖励当年在电影界有突出贡献的电影人。至于“奥斯卡金像奖”名称的由来,据说是1931年,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图书馆的女管理员玛格丽特·赫里奇在仔细端详了金像奖之后,惊呼道:“啊!他看上去真像我的叔叔奥斯卡!”隔壁的新闻记者听到后遂写道:“科学院的工作人员深情地称呼他们的金像奖为奥斯卡。”从此,这一名字不胫而走,逐渐代替了原来拗口的学院奖,一直沿用至今。
第一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于1929年5月16日在好莱坞的罗斯福酒店举行,所颁发的奖项都是为了奖励1927年至1928年的优秀影片和电影人,结果派拉蒙公司出品的黑白战争电影《翼》拿下了最佳影片奖。第一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显得非常寒酸,几乎等同于一个公司聚会,到场观众不过200人,评委也就10来人,简短的颁奖仪式没有给来宾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
奥斯卡奖的评选机制
奥斯卡奖的参选门槛很低:凡上一年在美国国内上映的影片,都可以参与翌年奥斯卡奖的评选。外语片从第20届奥斯卡奖开始才被获准参与评选。外语片的参选要求也不高,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在本国国内上映即可,但是每个国家只能推荐一部影片参选。
奥斯卡奖的评委目前已经接近6000人,他们分别来自于好莱坞制片人、导演、演员、摄影师、编剧等各个工会。
奥斯卡奖的评选办法其实很简单。每一位评委都会在上一年的12月底收到组委会寄出的提名名单,评委们依据名单选出各自领域最有竞争力的影片或影人进入最后的决赛。1月底公布最后的入围名单,每个奖项都会有5个左右的名额竞争。之后,评委将收到决定入围选手命运的一张“五选一”的答题卡。2月中下旬,统计机构将根据收回的选票计算出最后的获胜者。需要说明的是,每位评委并不参与所有奖项的评选,各个工会的评委都只负责各自领域的奖项评选,比如导演工会的评委,只负责评选最佳导演奖,以此类推。唯独最佳影片奖由6000位评委一同选出,所以最高奖项的荣耀当之无愧。
奥斯卡奖的是非功过
奥斯卡奖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促进了美国电影业的繁荣,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电影行业发展。虽然它主要还是一个美国电影奖项,但是它的受关注程度却远远超越了所有的世界级电影节,称奥斯卡奖为“世界电影第一大奖”一点不为过。
虽然奥斯卡奖成就了很多电影人的梦想,但也同样埋没了许多天才电影人,这不仅仅是因为每一个奖项只有一个“最佳”,影片的宣传、口碑、公关策略,甚至是历史大环境都影响着评委的选择,所以,经过时间证明的错误选择也不在少数。
奥斯卡奖历史上最著名的乌龙颁奖发生在1942年第14届奥斯卡金像奖上,那一年获得最佳影片奖的作品是约翰·福特导演的《青山翠谷》,这部电影不要说是普通观众,就连相对资深的影迷也可能不太熟悉。当年还有一部与《青山翠谷》一同角逐的影片《公民凯恩》,该片由26岁的顶级天才导演奥逊·威尔斯执导。这部作品因为影射当时某位美国出版业大亨的身世,最终被大亨的家族全面封杀,导致了《公民凯恩》在当时不仅票房惨淡,而且口碑差强人意。虽然《公民凯恩》拿到了奥斯卡决赛的入场券,但一向喜欢励志向上主题的奥斯卡大奖,最终还是将最佳影片奖颁发给了讲述家庭幸福故事的《青山翠谷》。1995年,时值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美国电影界组织了一次规模庞大的评选,由电影专家、普通观众和各行各业精英分子一同选出美国电影百年百部经典,名列第一的恰恰是《公民凯恩》。
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奖项,奥斯卡奖为美国电影事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这一奖项也的确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所以無论能否缔造神话,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永远不会被磨灭。
(吴清贵摘自《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