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从奠基到建成的幕后
2009-10-23赵庚
赵 庚
在开阔的天安门广场南面,耸立着一座庄严的碑塔——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根据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兴建的,是为纪念1840—1949年间为中国革命壮烈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立的。
纪念碑应该建在北京的什么地方合适呢?
当时有人主张建在东单广场,有人主张建在西郊八宝山上,但更多的人则主张建在天安门的广场上。因为天安门广场是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序幕的地方,革命的熊熊火炬就是从天安门广场燃起的。更重要的是,天安门广场将成为新中国首都的心脏,将人民英雄纪念碑建在此处,意义深远。
那么,纪念碑应该建在天安门广场的什么位置合适呢?
经过反复讨论,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纪念碑兴建在天安门广场的新中国国旗旗座之南,在天安门与原中华门门洞的中轴线上,其中心距天安门墙基440米。碑的总高度为38米,使得由北面任何一点看过去,纪念碑在透视上都高过正阳门城楼。
一
纪念碑奠基典礼定在开国盛典的前夕举行,届时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将亲临天安门广场,参加纪念碑奠基典礼仪式,亲手埋下奠基石。这样,赶制奠基石成为最紧要的工作。
镌刻碑文是一门精细的艺术行业,它与普通的石工不同,与治印也不同一个行当。镌刻碑文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保持碑文撰写者字迹的真实,采用双钩法将字迹印在碑面上。镌刻者必须要有深厚的功力,做工要十分精巧。此时,偌大的北平城,只有一家镌刻碑文的店铺——琉璃厂文化街上以陈云亭名字为字号的店铺。
1949年9月24日,全国政协一位颇懂镌刻艺术的工作人员,来到琉璃厂261号的陈云亭镌刻处,找到镌刻师陈志敬。在仔细看了陈志敬的镌刻作品后,提出请他刻一块碑,碑上有100多个字。同时又提出两项非常苛刻的要求:这块碑必须在9月30日之前完成;碑上的字是由中央领导人亲自书写的,必须保证质量。
按照常规,一个人一天刻不了10个字,这个任务应该是将近一个月的工期,可现在从选料到动手刻字,只有一周的时间,真是太紧了。但这是迎接新中国开国的一项极其光荣的使命,陈志敬在略微思忖一下之后,便爽快地接受了这一千载难逢的、光荣无比的任务。
那位工作人员当即和陈志敬一起确定了碑基的尺寸:碑座高两尺左右,碑身高五尺左右、宽两尺左右、厚半尺左右,用料为坚硬精细的铜青石。
当天下午,陈志敬和他弟弟陈志信立即投入工作,连夜将碑面加工完成。
9月25日,全国政协那位工作人员将书写好的碑文拿来,碑文的内容就是后来毛泽东在纪念碑奠基典礼上宣读的那三段,也就是现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周恩来所书写的那段碑文。每个字将近一寸大,字体写得既庄重又优美。
陈志敬和陈志信哥俩采取“歇人不歇马”的方式,夜以继日轮流上阵,到9月29日晚上,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石碑镌刻任务总算按要求完成了。
二
1949年9月30日下午,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中央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下午6时许,全体代表利用统计选票的时间,亦即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闭幕式之前,驱车前往天安门广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举行奠基典礼。
周恩来先到广场,在立碑的地方察看地形和位置。毛泽东、朱德、宋庆龄、李济深、彭德怀、贺龙、刘伯承、陈毅、黄炎培、郭沫若、何香凝、司徒美堂等全体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代表,无党派人士和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代表陆续下车后,就往立碑的地方走去。
人们常见的奠基仪式,是由奠基人撮土一铲,投入坑内即完成。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仪式则显得无比的严肃、庄重。
此时,天安门广场华灯齐放。只见毛泽东心潮起伏地背着双手,不停地在石碑边上踯躅着,望着石碑,又不时地望望周围。他看代表们已排好了队,便抖擞精神,站好立正姿势,用高昂的声音,喊出了合乎步兵操典要求的口令:
“立——正”
“向右看——齐”
“向前——看”
在庄严的口令下,委员们、代表们步调一致,表情严肃认真。
毛泽东又大声喊道:“各单位首席代表站到前面来!”
朱德、贺龙、刘伯承、陈毅、罗荣桓……都闻声走过去,排成一列。毛泽东站在排头第一位。
周恩来宣布:“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开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第一任团长罗浪指挥着华北军区乐队,先奏《义勇军进行曲》,再奏《风风铃》哀乐。
《风风铃》那低回悲哀的旋律,是由陕北民乐演化而来的。在这以后,《风风铃》乐曲被中央正式批准为典礼用的哀曲。
此时,在哀回的旋律声中,大家怀着沉重的心情,脱下帽子,默默地垂下头来。
乐声中止,毛泽东抬起头来,沉重地缓步到扩音器前,宣读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八四○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宣读完碑文后,毛泽东静静地走到石碑边,饱含着热泪,挥锨挖起第一锨土,填到碑基边上。随后,朱德等一个个跟着上去,随毛泽东一道执锹铲土,其他委员、代表们也一一撮土如仪。
三
在天安门广场上修筑人民英雄纪念碑,对于政治上、文化上都具有重大意义,而且这是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纪念性建筑工程,要求在工程设计和建筑方面有独到的创新。为此,在纪念碑奠基典礼后,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向全国各建筑设计单位、各大专院校建筑系,发出征选纪念碑设计方案的通知。至1951年,共收到200多份设计方案,其中有海外华侨寄来的。这些方案内容丰富,形式各异,有亭、台、堂、碑等多种形式,有单独的、群像的塑像,有高耸的塔形、有低短的园林型。这些方案,大致归为三种类型:平铺地面式;巨雕塑像式;碑形和塔形。
1952年5月,北京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市长彭真任主任委员,梁思成和著名雕塑专家刘开渠及市政府秘书长薛子正3人任副主任委员。由梁思成、刘开渠具体负责整个纪念碑的方案制定,下设设计处和工程处,负责工程的具体实施。
梁思成是闻名中外的建筑大师,时任清华大学营建系主任。他认为纪念碑做成碑形不合适,应该是多块石头砌成的、类似塔形的纪念性建筑物的形体。后来,国家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主持会议,决定采用梁思成建议的那种高大挺拔表现形式的方案。
纪念碑的主体形式确定之后,便开始基础设计和正式施工。
虽然纪念碑已开始进行基础施工,但此时浮雕主题和碑顶形式仍未确定下来。
为加快纪念碑的兴建进度,又成立了专门的史料委员会。由历史学家范文澜主持的史料专门委员会,很快拟出了9个主题方案,报请毛泽东指示。
毛泽东阅后,亲笔批示:将《井冈山会师》改为《八一南昌起义》;《义和团运动》改为《中日甲午战争》;《平型关大捷》改为《延安出击》。
毛泽东的批示并不是最后的拍板,而只是以此为据。后来又经过多次送请中央审查,多次发回继续讨论,最后定下8个主题。
四
雕刻创作在纪念碑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雕刻的表现手法宜采用具体的形象,表现人民群众伟大斗争的史迹,而不宜用象征的表现形式。基于这一理由,决定采用浮雕形式,浮雕高2米,全长40.68米。
1952年下半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的部分师生,开始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做准备工作。一方面,从北京、曲阳等地请来一批具有相当技术水平的石刻艺人,在美术学院办集训班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另一方面,通过上级领导部门,组织一些美学专家、画家、雕刻家,在刘开渠等大师的具体领导下,反复进行探索、研究,并重新调整了题材、构图。
在当时的创作过程中,还统一了思路,即关于画面上是否出现具体人物的问题,是否出现反面人物的问题,是否通过暴露敌人的残暴来歌颂英雄的问题,等等。经过上上下下多次交换意见,最后确定不出现具体英雄人物,在有限的画面上,更多地概括表现人民英雄英勇奋战、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主题形象,而不去过多地暴露敌人的残暴。
在最初的浮雕设计画面上,曾出现过知名领袖人物的形象,后改为表现人民群众,这就充分体现了毛泽东那句精辟经典的光辉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最后是对碑顶形式的讨论。建筑家说用“建筑顶”,雕刻家则主张用群雕。雕刻家认为“大屋顶”形象古老;但建筑家反对群雕,认为群像在40米的高空,无论远近都看不清楚。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上报到彭真那里。彭真经过认真思考后指示:群像的形式容易使主题混淆,不相配合,用“建筑顶”为好。于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顶,便按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建造,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诚如负责纪念碑美术设计的雕塑家刘开渠在纪念碑建成后对人们说的那样:整个碑体既有民族传统风格,又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它不仅表彰了人民英雄光芒万丈、千古不朽的功绩,而且是一座具有艺术价值的杰作。
五
纪念碑选用的石料,是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经多方考察,石料选用青岛浮山的花岗岩,这种石材质地坚硬,色泽凝重,具有“永垂不朽”的品格。
按中国传统,石碑应是以一块整石剖面的,重要的碑更不例外。依尺寸大小,碑座和碑顶可用相应石料拼接,而碑身仍应是一块整石。但人民英雄纪念碑体量过大,不可能用一块整石。最后决定,镌有毛泽东题字的碑心用整石,碑身的其余部分以较小石块(其实也并不小)拼成;碑背面周总理手书的碑文石,则以7块巨石组成。
根据建筑设计,碑题石面长14.4米、上宽2.48米、下宽2.72米,要求是一块整石,厚度为0.6米。从施工角度考虑,石料毛坯不能过薄,在开采地的石坯需要厚达3米才行,这就是说毛坯将重达320吨以上。
石料来自青岛浮山,在漫长的运输过程中,更无法保证安全运行,甚至有自行折断的可能。如何取得如此巨大的整体石块,使其安全脱离岩体,成为采石施工的难题。经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老石工讨论商议,成功地找到了大石块的开采方法,终于在1953年7月开采出大石料荒料,长15.3米、宽3.55米、厚2.1米,重量300吨。
接着是把大石料抬起、架空,地下安装铁轨和道木,在上坡、下坡处挂上钢索和滑轮,控制其下滑速度。在统一指挥下,缓缓地下滑至坡下平地,然后翻身上铁架放稳,进行第一次加工整形,减重至280吨后,运往青岛车站。
浮山采石场距青岛车站大约30公里,大多是丘陵地,如何搬运?最初设想修一条临时重轨铁路直达石料处,但这在建国之初的历史条件下,难以在短暂的时间内实现。
鞍山老起重工张合符工作经验丰富,头脑灵活,提出用“滚木”及推土机一步步牵引滚移,遇小桥则下垫木垛填实。这里所说的“滚木”不是木头,而是鞍钢支援的无缝钢管的初坯。这样做,既稳妥保险,速度也不算很慢。
8月19日,大石料由山场起运,经过4个村庄、一个山岭、10多处桥梁及交通最繁华的市内街道,至9月27日终于顺利运抵青岛车站。
那时候,我国铁路平板车的车皮载重大都是30吨。经铁道部门多方协调,了解到东北小丰满电厂有90吨平板车皮,但再没有更大的了,也不可能专门设计新的载重更大的车皮。
最后,还是按90吨车皮超载10%考虑,先将280吨的大石料抬上载重90吨的车皮,将石料垫稳后,再进行第二次加工,将重量减到100吨。
为确保石料运输安全,火车的车速很慢,以每小时20公里运行,弯道及进站则减至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10月13日,终于将石料运抵到当时前门的西车站。随后又用同样的方法,将石料搬动到天安门广场工地。
石料经过数次加工,最后使厚度达到0.6米,重60吨。这时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将石料起吊到高达十几米的准确设计位置上。老起重工张合符担任吊装总指挥,在工程师华克专和现场工人的密切配合下,充分发挥了集体的聪明才智,终于将加工好的巨石一点点地、准确无误地安放就位。
六
碑心石总算吊装成功,接下来就是给碑心石刻字。“以文勒石,以文铭功”,是中国传统石碑的显著特点。这种带有碑文题字的碑,是最讲究书法艺术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面向着天安门,碑心石上雕刻着毛泽东亲笔书写的8个镏金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他一共写了3幅,当时他让工作人员传来口信说,要请专家们多提意见,确定哪一幅可以用,也可以从这3幅字中选出单个字重新编排,如果认为写得不够好,还可以重写。现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8个大字,就是操作人员在征求专家们的意见之后,从那3幅中取出个别字重新编排的。虽然不是完整地取自一幅,但仍不失其书写神韵,看上去一气呵成,全无挪动拼凑之感。
碑身背面,是毛泽东著文、周恩来亲笔书写的碑文。周恩来为了写好碑文,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写一遍碑文,前前后后共写了40多遍,最后选了最满意的一篇。
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定在向北的碑面上,是当时的北京市市长彭真提出、由周恩来拍板确定的。纪念碑的面向问题,最初是根据传统布局,以朝南方向作为主要立面。彭真考虑到广场扩建后,会有更多的人从北京城主要街道——东、西长安街进入广场,并集中在广场北部,能从北面看到毛泽东题字为好。由此,一反传统的格局,以朝北一面作为主要立面。
要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8个大字刻到坚硬的花岗岩石碑上,那可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琉璃厂“萃文阁”的店主、著名书法家、雕刻家魏长青接到这个刻字的任务时,却非常高兴地接下了。
魏长青从小就在琉璃厂当学徒,写得一手好颜体,临摹《麻姑仙坛记》碑几可乱真。他还能治印,刻吴昌硕体很有气魄。他于上个世纪40年代末期,在琉璃厂开设了“萃文阁”刻字铺。
毛泽东的题字是写在信纸上的,每个字只有两寸左右见方。要把这些字雕刻到碑心石上,首先要放大20倍,其中一个“永”字就有两米多高。当时是用幻灯机投影放大,并按照光影把字描下来。总参谋部测绘局1205工厂的周永兴等人,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终于完成了题字的放大任务。
魏长青往花岗石上刻字时,又遇到了难题:石碑又硬又脆,一刻就崩。魏长青只得把胶皮覆盖在碑体上,将需要镌刻部位的胶皮挖下去,形成“阴文”轮廓,然后用高压喷射矿砂往花岗石上“打”,就这样打出一个个边缘整齐的大字。然后以紫铜为胎,采用我国传统的镏金工艺,做成金字镶嵌进去,使其能保证300年不变色。碑题、碑文共用黄金130两。
魏长青出色地完成了刻碑任务,建碑处要给他丰厚的报酬,他坚辞不受,说:“为人民英雄建碑,理应尽心效力。”魏长青于1977年故去,享年79岁。
七
纪念碑从地面开始有重月台,踏着花岗岩台阶上去,是承托碑身的大小两层须弥座。须弥座的设计者是林徽因。
林徽因是一代才女,既是诗人又是建筑学家,是梁思成先生的夫人。她一生留下许多优美的诗、散文、小说和戏剧作品,是现代文学史上独领风骚的巾帼才俊。
1952年,参加纪念碑设计工作的林徽因,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此时,她已病得不能起床了,设计任务是在病床上完成的。从总平面规划图到装饰图案纹样图,她都一张一张地认真去推敲,反复思考,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每绘一个图样,都要逐级放大,以保证准确的尺度。
在设计风格上,林徽因主张以唐代风格作蓝本。她说:“盛唐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华彩乐段,显示着时代风貌和社会形态。‘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是何等气派!任何艺术从气势和风度上讲,显然应该和社会时代相一致。秦汉雕塑以阳刚之美为主,体现了积极进取的生命力量,而唐代雕塑则刚柔并济,同时吸收了南朝文化的精致、细腻、华美的自然灵气……浑厚中有灵巧,粗犷中有妩媚,豪放中有细腻,凝重中有轻盈……唐代艺术具有与欧洲文艺复兴相类似的人权主义特点,能更好地表达人民对英雄的歌颂与怀念。”
须弥座正面设计为一主两从3个花环,侧面为一只花环。这些花环同基座的浮雕相互照应,运用中国传统的纪念符号,如同一组上行的音阶,把英雄的乐章推向高潮。
令人惋惜的是,林徽因没有等到纪念碑揭幕的那一天,便于1955年4月1日告别了这个世界,匆匆走完了她51年的生命历程。
八
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2年8月1日动工,1958年4月建成。
碑身四周环绕双层汉白玉栏杆,美观朴素。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以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光辉永照”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小碑座的周围,刻以牡丹、荷花、菊花等组成的8个大花圈,象征着革命烈士精神“高贵”、“纯洁”、“坚忍”,表示全国人民对英雄的永远怀念和敬仰。
碑身共有10块大浮雕。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保持800到1000年。每幅浮雕里约有20个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思想、感情和姿态、形象,都不相同。
这是当时世界上的巨型浮雕之一。按历史年代,从碑身东面开始。第一幅《鸦片战争》,画面是:1839年6月3日,人民群众在虎门烧毁鸦片的壮烈史实。第二幅是记述1851年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画面是一群拿着大刀、梭镖、锄头、土炮参加起义的汉族和壮族的英雄儿女,从山坡上冲下来,旌旗在迎风飘扬。
碑身的西面,第一幅是《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早晨,一个起义部队的官长,挥着右手向战士们宣布“起义了!”战士们高呼“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红旗飘扬,战马嘶叫,群众在搬运子弹,战士们在冲锋陷阵。紧接着一幅是《抗日游击战争》:游击健儿穿过森林和青纱帐,去和敌人战斗,有手拿铁铲的男女农民,有递枪给儿子的白发母亲,有等候指挥员下达命令的青年小伙子。
碑身的正面(北面),是10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胜利渡江》。画面的背景是千万艘战船在波涛中前进,号手吹起冲锋号,指挥员连连发射信号弹,百万雄师跨越天堑,战士们冲上南岸,直捣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南京。
碑身南面,描述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中的《武昌起义》:深夜,起义军和群众冲向清廷湖广总督府,总督府门前的牌子被打落在阶前,清朝的龙旗被撕下;总督府内熊熊的火焰冲上天空,像是在宣告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紧挨着的一幅浮雕是《五四运动》,画面表现的是爱国学生齐集在天安门前举行游行示威的情景:一个男学生在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怒形于色的男女老少,痛恨国贼的情绪充满了整个画面。南面第三幅是《五卅运动》的画面,再现了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界群众向帝国主义者坚强不屈斗争的情景,成千上万的工人、学生、市民冲越英国租界的沙袋、铁丝网无畏地前进。
纪念碑的南面,培植了苍翠的青松,象征着革命先烈坚贞不屈的气概;艳丽的花坛,洋溢着革命胜利后欣欣向荣的色彩。
1958年5月1日,首都50万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人民英雄纪念碑在万众瞩目之下隆重揭幕。两万名工人在纪念碑前,时而用白色,时而用黄色的花束,组成“和平”两个大字。
彭真市长参加揭幕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黄炎培先生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揭幕写了献词。
郭沫若先生临场写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诗篇:
天安门广场,
波澜壮阔的海洋,
人民英雄纪念碑伫立在中央,
庄严、朴素、纯洁、坚忍、稳重、大方,
像崇高的灯塔在放射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