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汉字使用 净化语言环境
2009-10-23良子
良 子
最近,教育部就历时8年拟订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征求意见,除恢复51个异体字外,还打算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此举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媒体上各种评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这则新闻可以看出,语言文字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是多么地息息相关,由此也引出一个话题——对于我们每天使用的汉字、汉语,应该如何进行规范使用。
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载体,是人们学习、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府对语言文字进行了多次改革,实现了社会用字、用语的标准化,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来势迅猛的信息革命使我们的语言文字产生了新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颖的、鲜活的新词汇,但也有很多离奇的、低俗的网络语言。
当前,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例子不胜枚举,网络上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创新”词汇层出不穷——
在一些公共场所,我们会看到不少错别字和有语病的句子,“大饼”写成“大并”,“蛋糕”写成“旦糕”,“篮球”写成“兰球”,“零售”写成“另售”。各类广告上,与食(时)俱进、吉庆有鱼(余)、咳(刻)不容缓、一网(往)情深、我形(行)我塑(素)等不规范的“谐音成语”,比比皆是。
如果有人对你说:“你是天才,是我的偶像”,你千万别得意,因为他可能是在说你是“天生的蠢材”,是他“呕吐的对象”;如果有人对你说:“猪你快乐”,你千万别生气,因为他是在“祝你快乐”。在网络上,我不叫我,叫“偶”;不错不叫不错,叫“8错”;不要不叫不要,叫“表”;支持不叫支持,叫“顶”;看不懂不叫看不懂,叫“晕”——这回我是彻底地晕了!
如果有一天,你收到这样的短信:“7456,大虾、菜鸟一块儿来我的烘焙鸡上乱灌水,哥儿们用不着PMP,到底谁是好汉,光棍节过招,待会儿再打铁!”你觉得这还像是我们日常生活讲的话吗?
不少中小学生受到网络语言和不良节目的误导,不但文章错字连篇,还以写错字为“时尚”,作文中经常出现“偶稀饭你酱紫的人”(我喜欢你这样子的人)之类的“火星文”,让老师根本看不懂。许多老师感慨:“学生们以新词新语为时尚,不时冒出电视、网络上流行的话语,还常常得到大家的赞赏。”这种现象着实令人担忧。
关键是,这些不规范的语言文字,正在逐步侵入规范的语言阵地,逐步侵入到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甚至登上了“大雅之堂”。当前,语言文字不规范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网络、广告、户外招牌、非法出版物等处。最突出的问题是:滥用繁体字和方言,以此为时尚;乱用异体字、同音字,不良语言倾向复燃;照搬外来词、译音字,含意模糊不清;随意搭配语句,词不达意;凭空生造新词新句,逻辑混乱,语病百出。
有人不以为然,认为用词用字没必要太讲究,只要认得出、听得懂就行了,这种观点万万要不得。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是国家主权统一、民族团结、国际交往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失去语言文字的统一和规范,意味着将失去一个维系民族凝聚力的纽带,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形象。
规范语言文字是一项很严肃、很重要、很紧迫的任务。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之后,对进一步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时代脚步的前进,需要有符合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制度,政府已经意识到建立健全语言文字规范化体系的重要性,正在加紧制订有关方面的政策法规。
规范语言使用,纯洁语言文字,净化语言环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希望不久的将来,经征求广大人民群众意见之后出台的《通用规范汉字表》,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我们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汉语、汉字能够与时俱进、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