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词义原型和通感现象看语言的有界和无界

2009-10-22胡妍妍

商情 2009年23期
关键词:无界通感

胡妍妍

【摘 要】通感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有界就是指表示一个数量上的限制,而无界则不包含任何数量上的限制的意义。本文将从词义原型和通感现象来看语言的有界和无界。

【关键词】通感 有界 无界

1 引言

英语语法研究中存在着两个基本的概念:有界和无界。客观世界的事物也可以分为有界和无界。有界和无界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词义、名词词组、句子等。本文将从词义原型和通感现象展开研究,去揭示语言的有界和无界。

2 通感

通感是英语中的一种常用修辞手法。就是将一种感官的感觉移植到另一感官上,使它们相互联通。钱钟书曾讲到:“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覺往往可以彼此打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声音有尖锐钝重之分,有香臭黑白之别”。这就是常见的通感手法。

通感主要表现为词与词之间的搭配。通感有几种表现形式。

(1)视觉转换为其他感觉

April, April / laugh thy golden laughter/ but, the moment after/ Weep thy golden tear! Golden是可以看到的,而laughter则是可以听到的,golden laughter把视觉与听觉联通了。

(2)听觉转化为其他感觉

Here will we sit and let the sounds of music/ creep in our ears; soft stillness and the night/ become the touches of sweet harmony.The sounds of music creep in our ear.让听觉挪移到触觉,尔后触觉的 soft又向听觉的stillness和视觉的the night交叉,且味觉的sweet又转化为听觉的harmony.

此外还有味觉转化为其他感觉、嗅觉转化为其他感觉、触觉转化为其他感觉、两种以上的感觉相通等。

3 从词义原型看语言的“有界”和“无界”

3.1事物和名词的“有界”和“无界”

客观世界中有些事物常被看作是有界限的。例如,房屋和汽车都有明确的边界。另一些事物则被看作是无界限的。水如果不是放在一定的容器中就没有确定的边界。客观世界中的这种有界限与无界限之间的差异在语言中也有反映。

有界与无界是Bloomfield最先提出来的。他把普通名词分为有界名词和无界名词两类。实际上相当于英语语法中的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Langacker在论述英语中的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时也提出了有界和无界的差异。他归结为:

(1)有界限的事物常常是异质的。如,汽车表示的事物的各个部分都是不相同的。拆掉汽车零件就不能成为汽车。相反,无界限的事物一般是同质的。例如,water表示的事物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与其余部分同质。

(2)无界事物具有同质,因此就有伸缩性;而有界事物具有异质性,所以就无伸缩性。水加上或减去一些仍然是水,而一部汽车加上或减去一部汽车就不再是一部汽车。

(3)有界事物具有可重复性,无界事物没有可重复性。被认为是有界限的事物可以一个一个地加在一起。例如,一部汽车加另一部汽车就是两部汽车。Langacker把这种特性称为可重复性。在语言中的反映就是不可数和没有复数形式。

3.2性状和形容词的“有界”和“无界”

有界和无界可以存在于空间上,表现在时间上。同时在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即“性状”)的程度或量上也存在有界和无界之分。如形容词蓝。蓝是事物的一种性状,可以有墨蓝,宝石蓝等差别。蓝是对墨蓝,宝石蓝的一种概括。相对于墨蓝,宝石蓝,蓝的性状就是无界的。相反,墨蓝,宝石蓝则达到了一个“量点”。因此它们是有界的。性状的有界和无界之分在汉语中表现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墨蓝,宝石蓝为状态形容词。因为它们表示一定的量段或量点,不能再加“很”、“非常”等程度词修饰。而蓝则可以加程度词修饰,从而达到量点。由无界变为有界。

总之,并不是所有的词义原型都是有界的,也并不是所有的词义原型都是无界的。通过分析事物和名词、性状和形容词,我们可以得出,有些词义原型是有界的,有些则是无界的。

4 从通感现象看语言的有界和无界

4.1从通感现象看语言的无界

词义原型本身是有界或是无界的。比如“桌子”、“白”。通感就是将一种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觉,各个感官联系到一起,从而使原本有界变为无界。以sweet music为例,它的意思是“美丽的音乐”。相对于词义原型音乐来说,美丽的音乐是无界的。它是由听觉转化为视觉,从而导致了由有界变为无界。例:

Its my soul that calls upon my name; How silver sweet sound lovers tongues by night. Like softest music to attending ears.

莎士比亚运用通感,将身影摹写成带色彩的silver和用舌尝的sweet,同时又将恋人的话语比拟成softest的音乐。其中视觉与味觉融合于听觉是通过silver sweet sound表现出来。Silver sweet sound使sound成为无界。

4.2从通感现象看语言的有界

语言一方面是无界的。另一方面,语言也是有界的。正是因为感官的变化,使原本未被修饰的词义原型有了限制。如:

As I entered her room, I was hit by the heavy perfume and noisycolors.

我一走进她的房间,浓郁的香气和刺眼的色彩就朝我袭来。

由于heavyperfume和noisycolors相对于未被修饰的 perfume和 colors来说,已被加以限定,因此,heavyperfume和noisycolors是有界的。

通过通感来看语言的有界和无界的例子很多。a light soup、cold face、sharp words、a piercingcry、a sharp smell等。

5 结语

一般而言,有界和无界是可以区分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语言现象都能归结为有界和无界。语言中的有界和无界并不是有明确的界限。这也跟人的思维认知有很大的关系。从词义原型和通感现象研究语言的有界和无界仍然有很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钱钟书.七缀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29.

[2]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 1995, (5).

[3]谢应光.英语语法研究中的“有界”与“无界”概念[J].山东外语教学, 1996, (4).

[4]杨波,张辉.跨感官感知与通感形容词研究[J].外语教学, 2007,(1).

猜你喜欢

无界通感
浅析《荷塘月色》中部分语篇的艺术语言运用
说通感
通感修辞很美妙
例谈“通感”修辞手法
“有界—无界”对现代汉语形容词特征的影响
世界本无界,设计亦无界
香港苏富比再推“无界”专拍
通感、联想和想象在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探究
“无界”生活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