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与“感性”点拨
2009-10-22马丽花
马丽花
【关键词】语文教育 感性
语文教学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即一篇情文并茂的课文,教者觉得有很多很多要讲的东西却不知从何讲起。这时候,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诵读,充分发挥诵读的功能。
有没有把知识讲深讲透,成了现今衡量一堂课优劣的重要标准。这似乎没有错,但这种“讲深讲透”的课显然伴随着一个缺点,就是一览无余,缺乏张力,激不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思考和对更新知识的追求,这一点在教学中最为重要,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所以高明的教师在教学中总喜欢卖点关子,关键的时候常常点到为止,有意留出相当的空间让学生去思考。这种课似乎没有讲深讲透,却更有活力,更有张力,能够真正让学生的学习“活”起来。
优秀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既是鲜明的又是“模糊”的,富有张力,它往往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而文学作品的魅力也常常就存在于读者的这个想象中。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如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统一分析,那么就只能有一个林黛玉,如果让学生自己诵读,体会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那么就会有无数个栩栩如生的林黛玉的形象。
现在的语文课,老师用来讲课的课太多了,学生用来读书的课太少了。学校每周安排6个课时,为什么都要用来上课呢?为什么不可以安排1-2个课时让学生自己读书呢?为什么不可以把学生带到阅览室让他们自己看书呢?很多时候不是讲的多好,而是讲的少好。语文教师其实有无数个,我们不访可以归类为两个,一个是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一个是文章的作者,是鲁迅、朱自清、冰心,是李白、杜甫、苏轼。我认为,前者的综合素质大多数并没有后者那么高。既然如此,聪明的语文教师自己应该少讲,要让另一个语文教师多讲,要让鲁迅、朱自清多讲,让李白、杜甫多讲。著名学者陆象山说:“读书切戒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他强调的不是名师指导,而是学者自己的沉潜涵泳。三味书屋里的寿镜吾先生大喝一声“读书”之后,学生们都习惯地摇头晃脑了起来,而寿先生自已呢?也习惯地摇头晃脑了起来,其轻松,其潇洒,令人神往;其效果,其名望,令人羡慕。大文豪鲁迅先生有如此深厚的文字功底,或许与寿先生经常大喝“读书”不无关系。
胡适曾说过:“许多文字明白通畅的人,都不是在讲堂上听教师讲几篇唐宋人家的残篇古文而得的成绩。”可见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让学生读,多读,把学生摆在教学的最重要位置上,充分挖掘学生的“自学”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