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9-10-22马德林

商情 2009年21期
关键词:办法题目课文

马德林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通过教学实践的尝试,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善于鼓励质疑,激发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

一、鼓励质疑驳问,启发思维

在教学中,我针对少年儿童的天真好奇,对凡事都爱问个为什么的特点,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与想象,大胆质疑。

1.课题质疑,诱发思维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提出质疑,捕捉文章韵心,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草船借箭》文章题目显示故事的主要梗概,学生因此产生了疑问:(1)谁向谁借箭。 (2)为什么要借箭等,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为下一步初读奠定了基础。我并不因此停滞,而是用红笔在“借”字下面打上着重号,这么一提醒,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一系列问题又产生了:从文中描述的过程显然是诸葛亮用计骗,为何说是借呢?通过引导,提示促发学生动脑思考。教师充分运用巧妙的方法围绕中心词,一步步设疑,使学生从被动接受教师的分析变为积极主动的思考疑问寻求答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思维。

2.细读深究,咬文嚼字,启发思维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要抓住课文的难点发现问题,揣摩作者用词写句的艺术之功力,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而把握课文内容,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谈碰壁的一段比较难懂,学生提出:谁“碰壁”鲁迅先生为什么常常“碰壁”通过质疑与释疑,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由此我还引导他们敏锐发觉文章的矛盾之处。教师对重点词发现,巧设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的灵感,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重视求异,培养创新

创造性思维,即常常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或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多个可能性。据此,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设计能拓宽学生思路的问题,引导学生变换角度,灵活思考,开展不同意见的争论。

营造氛围,激发探究兴趣和求新求异欲望,创设求异思维的土壤。独特的见解总是在主体迷恋执着、充分自由的环境下萌生的,教师在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关爱、自主、尊重、个性的学习氛围。不仅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让学生从小在心里就扎下敢于求异的根。

例如,在教学《称象》一文时,一揭题,我就有意创设问题情境,一头象很重,你能称出它的重量吧?用什么办法来称象呢?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和探究称象办法的强烈欲望。教师应鼓励他们突破常规思维的局限,推陈出新而非人云亦云。在学习课文后,我还让学生说说曹冲是如何想出称象办法的,结果同学们跃跃欲试。这样,让学生讲出称象的思维过程,无疑会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后,再组织讨论“我的称象办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各抒己见,从而增强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

猜你喜欢

办法题目课文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好办法 坏办法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追根求源
我们有办法
想办法抓住水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
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