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担当名校文化使命 培育时代一中新人

2009-10-22阎春喜

中小学校长 2009年9期
关键词:德育学校文化

阎春喜

非常荣幸又一次站在这里。一是与各位交流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与主张;二是想在教育这一方沃土上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信念与梦想;三是更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为教育的发展奉献自己的才智!

经历是一种历练、经历是一种财富,经历也常常更多地让人享受到风雨之后彩虹的壮丽。从华东师大学士,到陕西师大硕士,北京师大博士;从普通教师到教务主任、从校长助理到副校长,回想自己走过的路,近二十年来的孜孜追求将一个性格内敛的我变得越来越成熟。半年赴上海市挂职锻炼、2年参加中央教科所全国首届科研型骨干校长培训、2005年创办校长专题网站——“不言工作室” (http://www.buyan.org/)更是让我视野不断开阔。工作中善于思考,勤于动笔,及时总结,先后在国家省市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合著合编教材数本。信心也在不断的进取中快速提升。随着职场角色的转变,目睹、参与、见证了38中从一所薄弱学校跻身省级标准化高中的艰难历程、43中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85中一年来发展的艰辛,所有这些,都在丰富着我的成长阅历,也使我对办好一所学校有了更多的思考。特别是近一年85中的所为、所思、所获,更是让我从领导班子和老师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执政新理念和执业新激情。这一切,对于今天竞聘一中校长的我赋予了更多的底气和信心。

我耳闻目睹的一中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积淀、饮誉三秦的中教名校,从1947年建校到时至今日学校获得全国“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陕西省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等各种市级以上38种荣誉可以看出,60余年来一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历届领导班子和广大教职工一起励精图治而形成的严谨校风、良好教风、求实学风已经为家长赞誉,学生向往,社会认可。一中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良好传统也无疑是我加入这个文化团队的巨大动力。特别是近一年来与直属同仁的交往,使我对一中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我为“人人都是一中形象,人人都是一中质量”的口号所感染,为“善教乐学”的理念所鼓舞,更为“名校有名师,名师育名人”的三名工程实施所激励,曾经看到过的办学条件、基础设施、教育教学成果尤其是浓郁的校园文化更让我油然而生敬意,能到这样的学校,与这样优秀的团队共事,无疑对于自己是更好的历练和提高,也必然为我教育理想的实现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我以为,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理念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名校之“名”不仅在于她有著名教师、特色工作、优质生源等,更在于有自己的独特而强势的学校文化精神,一中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在突破常规上狠下工夫,在秉承优秀传统上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因此,我将本着“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的办学策略开展工作,努力构建一个鼓舞人、发展人、幸福人的时代一中,使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活力与魅力,争当我市乃至我省基础教育的排头兵。

我的四张文化立校名片。

第一、卓越学校,打造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的领导和管理文化。

发展是生存的保障,卓越是发展的必然,建立在发展基础上的卓越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要在师生中大力倡导 “走进一中门,就是一中人”、“跨出校门一步,身兼学校荣辱”的理念,形成沟通与融合、团结与协作的领导和管理文化。通过培训、交流、自我学习和实践等方式,在校级领导的高绩效领导力、行政管理的细节力和教学管理的提升力上定位,落实责任,力求学校管理精品化、教育教学管理精致化、后勤行政管理精细化。建立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不断提高学校卓越发展的软实力,确立共同的愿景目标,以改革创新促卓越,以形成特色促发展;以人员进步促卓越,以教研教改促发展。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增强示范性,无愧于一中校歌中“一中、一中,我们第一”的奋斗目标。

第二、成功教师,营造敬业精业、协作高效的教师与教学文化。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支撑和发展学校的关键。因此,帮助教师走向成功是办好学校的重要目标之一。

(1)打造一个团队。发展学习型组织,鼓励教师多学习,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通过胜任型、骨干型和名师型三个不同的培养层次,形成合理的教师梯队,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教师队伍水平的整体提高;发挥学习共同体、读书会的作用,鼓励和支持教师欣赏经典艺术,组建教师社团(如:书画学会、登山队、健身队、合唱团、体育队等),增加教师们交流、学习和合作的机会,帮助并引导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在奋斗、合作中体验成功的欢慰和职业价值的崇高。

(2)搭建一个平台。注重常规管理,创新激励机制,挖掘教师的内在潜力。开展以“关注每一堂课,发展每一位教师”为主题的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开展“课堂教学效益年”系列活动,帮助教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推行“点课制”,关注、研究“家常课”,探索新课改背景下的“好课”标准,开展“一堂好课、一组好课、一生好课”系列展示竞赛活动,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的社会价值。实施“名师孵化工程”、“青蓝培养工程”、“学科骨干培养工程” ,逐步推行“首席教师制”;启动“一中名师工作室”;鼓励教师为学生“义务门诊”、“专家门诊”;激励并挖掘每个教师的潜力,促使教师可持续发展。

(3)创设一种氛围。特别利用一中作为省市高中课改样本校已经做出的有益探索,继续加大教科研对教师、教学的提升,举办“教育教学年会”,“学科名师讲坛”,邀约更多的专家到学校传经送宝,答疑解惑,通过一系列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形成“人推人(专家与校长)”、“人领人(专家与教师)”、“人引人(教师与教师)”、“人聚人(骨干教师与教研组)”的良好教研氛围,搭建自我实现平台,鼓励更多的教师通过展示自我、思想碰撞、合作互动,引发教育智慧。把持久的培训作为教师最大的福利!真正变“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为“教师善教,学生乐学”。

第三、联通家长,构建心手同牵、家校共育的家校融生文化。

在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德育网络文化构建中,着眼于学校总体规划,着眼于环境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不断拓宽家校合作方式、渠道,重视个别联系,强化整体推进,组建“家长·教师联合会”,实施“家长代言人”制,做强做大家长学校,设立学校开放日,邀请家长、社区、社会懂教育、爱学校的贤达人士参与学校的管理,促使更多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成长切实负起责任。

第四、幸福学生,形成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共生的学生与班级文化。

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和获得快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生的幸福。

(1)明确培养目标。在培养学生方面,树立“低进高出,高进优出”——“让普通的学生变得优秀,让优秀的学生成为精英”的培养理念,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现代学校教育开放的“大德育观”,构建富有特色的德育管理体系,重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突出基础德育的教化作用,充分挖掘校内和社区德育资源,将主题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系列德育活动具体到每一个月,继续加强野外生存拓展训练活动,从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实践中来培养和扶植学生的高雅文化。

(2)丰富载体途径。发挥好学生社团的载体作用,组织好一年一度的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英语节、艺术节;组织好讲演会、报告会、联欢会、音乐会、交流会;注重学生多元智能和创造性学力的培养和开发,为不同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建立“心灵绿岛”,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重视培养学生干部,发挥学生会、学生自律委员会的作用,培养学生示范群体,创建特色班级,拓展学生社团,评选校园之星、构建自主管理、自律服务的网络。开展德育科研,保证让每一个一中学生在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中发展潜力,幸福成长。

对于名校,想必在座的各位和我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他们的质量是抓出来的,成绩是干出来的,特色是创出来的。学校中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管理问题,领导力决定执行力,执行力重在细节,贵在落实。一中要创建一流名校,就必须明确树立以文化立校为抓手,以教学为中心,以管理为突破,激活内部管理机制,激发教职员工的执业豪情,走内涵发展之路,才能在激烈的教育竞争大潮中永立潮头。

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激情、热情和感情,需要我们以勇气、自信、理想、信念去支撑,需要我们以扎实、果敢的行动付诸实践!

有两件事情经常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那就是天空闪烁的星辰和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规范。我将始终恪守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信念,在这条艰辛而富有魅力的教育之路上努力探索、风雨兼程、一路高歌!

(作者:西安一中校长)

责任编辑:樊平军

猜你喜欢

德育学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谁远谁近?
学校推介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