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码头”:信息化教育在这里拔锚起航
2009-10-21郎冠明王迎军
郎冠明 王迎军
周村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与活力的城市。明清时期,周村商号、作坊多达500余家,被世人誉为“旱码头”、“金周村”,乾隆皇帝御封“天下第一村”。
自古以来周村人就很重视教育: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的魁星阁,虽然历经动乱却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似乎告诉着每一个人——周村重视教育的传统从未间断过;1905年,淄博六中前身“光被中学”建立, 标志着近代教育被引入周村……
“旱码头”并不是一片普通意义上的,船行至此容易搁浅的滩。相反,在这片“码头”之上,历史曾目睹“丝绸之路”起点的兴盛;时代曾见证周村百年的繁华商迹与历史遗痕;今天的周村人正受祖辈开放式思维的影响,互通学习的同时,让信息化教育在这里“拔锚起航”……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周村是座有着百年悠久历史的商贸老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片“旱码头”并没有使信息化教育的“大船”搁浅。相反,信息化教育在这里发展的速度甚至遥遥领先于某些沿海发达地区,您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王永奎:“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如果上升到一个高度,“水土”可以理解为一个地区的文化。而一个地区的核心文化与灵魂即是这个地区的精神气质。它反过来作用于物质生活,甚至无所不能地作用于该地域的方方面面,从而产生重要的影响。从教育的角度看,商埠文化对周村教育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周村不靠海,也不临他国,一个弹丸之地,却能够自明清时期就吸引五湖四海的人在此经商。其实,正是周村人的开放意识才吸引了晋商、徽商、外商等到此从商。周村主动开埠实际上是一种开放意识的体现,也正是这种开放意识奠定了周村教育通过“走出去取经,请进来讲学”,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当地的教育工作,从而不断对周村的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开始重视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坚持让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思想,谋划在先、超前决策、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探索新的思路。在这一思想地指导下,周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从硬件装备到管理、应用,制订了信息技术近期、长期建设与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1998年形成周村区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初步方案。2000年初,提出创建教育强区与教育现代化建设同步进行。同时,在互通学习这种开放意识的影响下,我们赴全国先进的教育地区进行教育现代化参观、考察数次,并聘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到周村进行现场调研、指导,帮助周村绘制、论证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使周村的现代教育信息化建设较好地体现了科学性、前瞻性、可持续发展性。
周村区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坚持统一要求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城域网教育建设和学校校园网的建网原则,兼顾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致性和多样性,真正使周村教育信息化建设树立一盘棋思想,即统一规划论证、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招标采购。既节省资金,又少走了弯路。到2001年3月,周村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校校通”工程。2001年的下半年,我们又投资300多万元率先在全市建成了宽带城域教育网和教育信息中心,全区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宽带实现了与信息中心的连接,真正实现了“六服务”,即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社区服务、为管理服务、为宣传服务、为交流服务的功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与智力的共享。可见,科学规划等于成功了一半。
我们要办开放化的大教育,而教育信息化、现代化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下一步,我们要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于“让我们的学生享受最适合的教育”,以改善学生受教育的环境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基本发展点,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与应用,推动我区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区域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你们曾经遇到了哪些具体的问题,如何解决?
王永奎: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荀况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近年来,在实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我们对先人的教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使我们在实践中受益匪浅。周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程概括起来可分为以配促用阶段、以用促配阶段和优化教育质量增长方式的主要手段这三个阶段。
以配促用(1992年~1996年)。山东省自1992年开始验收省级规范化学校,同年,我区基础教育建立起第一个计算机教室。1992年到1996年期间,我区市级、省级规范学校装备计算机总数达到500余台。这在一定范围及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应用。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曾遇到过一些问题。例如,学校的计算机配上了,但是由于受师资、思想认识和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利用效率不高。起初,许多学校对于计算机的运用仅仅停留在计算机教学上,个别学校甚至把这些配置当成了摆设。面对这一问题,我们认为必须扩大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让更多人意识到其重要作用和潜力。于是,我们建立了四个中心:管理中心、培训中心、研究中心、装配中心,全面加强了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其次,为了监督教师用好远程教育资源,我区教体局领导经常到学校监督检查。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开展远程教育教学;要求学校广泛运用示范课例和优秀教案等远程教育资源,组织教师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校本教学研究。
以用促配(1997~2001)。随着计算机在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的应用,教学效益日渐彰显出来,这既使尝到了甜头的学校和教师由最初的“任务驱动型”的应用变成了自觉的积极应用,也使未装备计算机的学校感到了紧迫感,提高了软、硬件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特别是在上世纪末,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区县层面,如何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又能把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减下来,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我们形成了共识,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真正增效,才能将减负落到实处。为此,必须树立“增效减负”的意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何增效?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装配水平和应用水平或为了我们“增效减负”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正是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带来的实效和“增效减负”的共识,2000年,我们在全省率先实现“校校通”工程;2001年底建成城域教育网及信息中心,光纤宽带连接到周村区所有的城乡学校,建成了网络中心、管理中心、资源中心、远程教育中心、培训中心和研究中心;1997年到2001年,我区的现代化装备水平得到了跨越式的提高,装备计算机总量增加到2700余台;之后我们又承办了山东省信息技术教育市级规划与实验区(校)工作研讨会、全国第二届城域教育网建设与应用现场交流会。综上所述,可以说,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我们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和优异的教学成绩,也使我们大幅度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作为优化教育质量增长方式的主要手段(2002至今)。2002年,周村区成为了新课改实验区,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我们实现了城乡一体、推进均衡、资源共享的目的:“班班通”进校园,每个学校都上网、每间教室都配备多媒体、每个教师都经培训达到计算机应用中高级水平、每个学生都能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网上教学研讨成为全区实施教学管理和完成教学任务的自觉行动;区域性敏特英语课题实验的成功,进而拓展应用到其他学科的教学……2005年,我们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周村区区情,适时启动了《小学、初中、高中三学段区域英语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效果非常显著。在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届全国NOC敏特英语大赛中,我区派出的参赛选手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这为我们工作的进一步实施增强了信心。
这一系列的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取决于我们的总体发展思路,即借助信息化,实现开放化,推进均衡化,体现多元化,研修区域化,追求优质化。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校长是一个学校的带头人,校长不但要懂信息技术,还要带头用技术,如何提高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
王永奎: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区应用的进程是我区优化教育质量增长方式的过程,更是引领广大校长、教师思想观念转变的过程,是逐步走向科学发展的过程。在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应用上,周村区教育体育局充分利用行政与学校的合力,促进了全区教育信息化的协调发展,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1.行政促动,强化组织保障。周村区充分利用教育行政的作用,加强领导,营造氛围,不断提高学校对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在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应用上通过完善各种信息化技术管理制度促进和加强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深入开展“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应用年”等活动,不断加大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整合力度,推动教育质量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优化。
2.示范引领,培植学习榜样。针对学校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尽相同的情况,我们与全区校长就如何带动全体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数次专题探讨。在此基础上,又重点抓一批工作热情高、接受能力强、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让他们起带头、帮扶作用,加快全区信息化教学的进程。召开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场交流会,召集全区校长和骨干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比较好的学校开现场会。通过现场参观交流,不但使示范校的成熟经验得到区域内的推广,还引领大家广泛讨论,从而产生更多新点子、好思路。搞活动,比技能:周村区多次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比赛活动。通过活动,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在面上得以推广,以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为带动,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之路上,“抓典型、引路子”的做法,让本地学校少走了不少弯路。
3.活动拉动,构建交流平台。举行长期一贯的课件制作、网页制作、教学案例、教学优质课等多媒体观摩教学活动。活动发动的范围从教师个体到教研组,再到一个级部、学校,到全区教研网直至一个完整的城域网。在这一过程中,周村区的校长、教师已将网络的完善和利用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通过以上系列活动的开展,周村区加快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特别是与新课程的整合步伐,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自主性、探究性、研究性、协作交流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科研带动,增强发展活力。①立足课堂教学实际,开展高层次课题研究。我区自主确立的“综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验课题研究,使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效益初步凸显;新课改开始后,我们又重点抓了现代教育技术在课改实验中的应用,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课题研究的开展为我区信息技术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②营造“网络乐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路子进一步拓宽。为进一步推进教育资源共享,我们不断加大网络教研的力度,开辟了“天村家园”和“研修导航”两大网络教研平台。在这里,信息化教学成为一种校园常态,并涌现出一大批年轻的科研型、专家型骨干教师。
另外,在校长、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方面,我们还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庄秀丽、刘勇、殷涛、黎加厚等教授分别应邀,为我区教师做了多场精彩的专题报告;建立校长论坛,启动现代教育思想培训计划,以此提升校长的教育理念;要求各校实行无纸化备课,并把此项内容纳入考核和职评当中;有计划、有层次地对计算机专业教师、全体教学和学校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开展了教师全员教学业务系列达标,形成了以任务驱动、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的培训路子。
总之,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为教育教学服务,是为了孩子能够接受更适合的教育。一个学校的资源与智力是有限的,要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实现教育均衡的高位、高质发展,就必须借助信息化平台,打破校际、镇域、城乡界限,实现资源整合、智力共享,打造全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优良团队。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实践中总结信息化应用与管理的关系,强化硬件、软件和教师培训的协调发展,使有限的资金产生最大的效益,让整个周村教育形成合力,让教育信息化最大程度地为教育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