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给孩子一个完整的世界
2009-10-21毕家妈妈
毕家妈妈
“这个可怜的母亲跑到门外来,喊着她的孩子。在外面的雪地上坐着一个穿黑长袍的女人。她说:‘死神刚才和你一道坐在你的房间里,我看到他抱着你的孩子急急忙忙地跑走了。他跑起路来比风还快。凡是他所拿走的东西,他永远也不会再送回来的!”
“‘请告诉我,他朝哪个方向走了?母亲说,‘请把方向告诉我,我要去找他!”
我先生正在给孩子读书,是安徒生的《母亲的故事》,讲一个母亲为了从死神手中夺回自己的孩子,做出了一切努力。她把荆棘放在自己裸露的胸膛上,她试图去喝干大湖的水;她牺牲了自己明亮的眼睛、黑色的长发,但当她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到达死神的花园时,她却心甘情愿地把孩子交给死神带走了。因为,死神给她展示了孩子的两种未来:一种是被愉快和欢乐所围绕的幸福,一种则是“忧愁和贫困、苦难和悲哀的化身”,但死神不能告诉她,她儿子面临的是哪一种命运。
我6岁的孩子听得眼泪汪汪。
我不是一个“残酷”的妈妈,我也不希望孩子小小年纪就被人生的悲哀和人类的苦难压倒,但这个故事,我不会反对给孩子念,因为书中的母亲最终为了给孩子最大的爱而放弃了孩子,这里面展示出的人性的复杂远远超出了铺天盖地的绘本。这里有经典童话的力量,这是真正的经典。
安徒生的时代是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代,悲惨人生不光发生在成人身上,也一视同仁地发生在孩子身上。安徒生的童话不怕让孩子失望,他是现实主义的,他笔下任性的小姑娘,不管有多么美丽,做错了事就会受到惩罚,跟所有人一样经受痛苦、恐惧和失望的折磨。《红舞鞋》里,爱慕虚荣的女孩子失去了双脚,在《跳蚤与教授》里,6岁的公主失去了心爱的宠物:小跳蚤终于跟教授乘上气球周游世界去了,而公主和她的臣民仍然在原地苦苦等待,至今还在那里。
安徒生不妥协,不避让,因为孩童的世界里照样有丑恶和黑暗。他的作品常常折射人生的失败和落寞,这跟其自身的经历有关,但这同时也是真实的人生,也是其作品深刻的地方。无论在哪个时代,我们给孩子读童书,如果绕过了这些内容,那都是孩子的损失。
我们希望孩子能一帆风顺,能幸福快乐,但我们不能帮孩子闭上眼睛。现实生活中,不幸和悲伤其实如影随形。我们仍然需要预警他们人生的路其实曲折复杂。都说幸福童年,其实又有多少孩子的童年是完全阳光灿烂的呢?尤其现在的孩子都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得第一名,即使能得第一名,也不可能一直稳居宝座。真实的人生中总是有winner 和loser的,作为父母,作为了解了一些真实人生的过来人,告诉他们挫折和失败都可能发生,告诉他们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不可捉摸,相信对他们会更有帮助。
还有一些故事,比如在《跳高者》中,跳蚤、蚱蜢和“跳鹅”比赛谁能得到公主,结果跳得太高超出人们想象和理解力的跳蚤,以及跳到国王脸上冲撞了权威的蚱蜢都被淘汰出局,而跳得最矮,却适时地跳到了公主腿上的“跳鹅”最终如愿以偿成为了公主的新郎。这跟现实人生何其相似。这些说真话、富于街头智慧的故事很值得家长和孩子一起细细品味。
重读安徒生童话,被感动的还有那样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丑小鸭被驱逐,在农夫家他渴望去游泳,备受母鸡和猫的奚落:庸俗的人心是不能衡量梦想的美丽和强大的,正所谓燕雀焉知鸿鹄之志。这是一个充斥着物质的时代,我们当然要教育孩子“钱的作用”,但是,最终只有梦想和超出物质的精神追求才能让我们的人生境界真正开阔,面对庸俗和低级趣味时变得更有力量、更有方法去应对。
我想,童话之所以可以代代相传,不光是因为故事的精彩,更是因为在某种层面触及到了人生的真实、人性的暗伤,而这些常常跟苦难和黑暗有关。我先生是一个喜欢直面人生的人,即使在给孩子选择童话故事时,也不愿意妥协,幸好,安徒生童话中真正可以让孩子失声痛哭的,也只是不多的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