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空白思维”
2009-10-20何春艳
何春艳
艺术钟情于空白。
国画有“计白当黑”之法,其空白处境界空灵、意趣无穷。中国画取景构图讲究“以虚带实”,画家描绘景物从不涂满全纸,而是细心斟酌“留白”。比如,中国画画修竹、兰草,从不画背景,但天光日影却宛然在目。八大山人朱耷画鱼是在一张白纸的中心勾点寥寥数笔,除一条生动活泼的鱼外别无所有,然而看起来却满纸江湖,烟波无尽。
水墨画中的空白与墨实之间的景物形成强烈的反差,能使观者体味到空灵之神韵,意境之幽深。其空白之处灵气往来,虚实相生,无画处皆妙境。宋代马远,他的画只画一角,留下大片空白,意境十分深远。
音乐之空白,有“休止”之法,瞬间停顿,余音袅袅,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以捉摸,有极目遥天,悠悠不尽之感,“此时无声胜有声”。
艺术如此,语文教学亦然。
空白思维,渗透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
“空白”作为“接受美学”理论体系中关于文学艺术作品审美欣赏的一个概念,指作品已书写描绘的部分向读者所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通过感觉到的部分去想象去思考,从而获得对作品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例如诗词之空白,“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含蓄蕴藉而韵味无穷。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白头宫女到底说了些什么?不着一字,作者的万千感慨、无穷惆怅,尽在不言中。宋代蒋捷《虞美人·听雨》的下片:“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词人孤寂的一夜,究竟想了些什么?愁到什么程度?任读者去体味、想象。空白思维有以下特点:
一是悬念性。“空白”所孕育的悬念,有时是一个可能有解,或永远无解的悬念。如李商隐的《锦瑟》就像一首朦胧诗,无法得到确切的解释。有人认为是睹物思人的悼亡诗;有人认为是自伤之词,即骚人所谓的“美人迟暮”;有人认为诗人以古瑟自况、抒怀才不遇之情……古今解此诗者几十家,但始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见此诗能诱发联想,激活求知好奇心,充分调动人们的思维灵感去填补“空白”。
二是游动性。如孙犁小说《荷花淀》中的水生嫂听到水生第一个报名参军的消息后,“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总是很积极的。”水生嫂的话外有意,弦外有音,留下很多空白让人回味,这“空白”所蕴含的内容,时隐时现、飘移不定、变幻莫测、难以捉摸,也许是表达了水生嫂的喜悦之情,也许是表达了水生嫂的依恋之情;也许是对水生爱国热情的赞扬,也许是对水生不同自己商量,就擅自报名的行为的轻微责备。总而言之,水生嫂留下的“空白”让人遐想万千。
三是模糊性。“空白”的内涵是含蓄朦胧,似是而非,具有多义性。其形式扑朔迷离,虚实相生,有时甚至变化无穷,诡谲离奇。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诗人并不去描述满腔的离情别意,只是痴痴地目送着那渐去渐远的孤帆,直到帆影消失于天际,什么也看不见了,他仍对着那水天交接处的一片空虚苍茫,凝睇忘归。这一片云水苍苍、烟雾茫茫的空白,形成了诗的意境,蕴含着许多只可意会但难以言传的东西。
四是创新性。例如《最后一课》的结尾,写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表现了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悲愤之中,然后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作者在这里没有大段的抒情和描写,也没有大段议论,只给我们留下“空白”,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这“空白”之处既无定式框框,也无套套常规,就像怪圈,空灵、活泼、多变,包含着创新的灵光,任凭人们去开拓新的天地。
五是哲理性。例如鲁迅小说《故乡》的结尾语义双关,既实指地上的路,又虚指人生和生活的路。这一富有哲理的警句结尾实际上给我们留下了思考的“空白”,给人以人生哲理的思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格式塔心理学告诉我们:“空白”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并使之匀称完美的倾向。在语文教学中,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空白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使学生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获得掌握更多信息的方法。“空白思维”,大有作为!
[作者通联:四川资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