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定位打靶 针刺杀灭癌瘤
2009-10-20焦丽娜
焦丽娜
癌症是人类面临的大敌。在我国,大约平均每分钟就有3人死于癌症。为了挑战这个世界医学难题,实现人们“打一针治肿瘤”的夙愿,肿瘤专家、留日医学博士冯威健教授在寻求攻克癌症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地探索着。
如果说2007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瞄准肿瘤分子的基因打靶技术,是美英医学家在微观领域治疗肿瘤的突破,那么,瞄准体内肿块的肿瘤打靶技术应该说是宏观领域微创治疗肿瘤的一大进展。经过近10年的探索,冯威健教授发明的CT穿刺引导支架,解决了影像引导下的对肿瘤精确定位打靶穿刺的技术难题,他在国内率先开展的微波和射频热消融技术、以及他发明的利用人体消化液成分,对肿瘤实施化学爆破的“化学刀”治癌新技术,实现了针刺超微创和利用天然生理物质“绿色”治癌的梦想。
国际联机检索表明,由CT穿刺引导支架精确引导下细针穿刺肿瘤,将人体消化液中分解蛋白的化学成分直接注射到肿瘤的中心,杀死癌细胞,摧毁肿瘤组织,不需要切除就可以使早期实体脏器的恶性肿瘤得到根治的化学消融新方法,为世界首创,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少年壮志誓攻癌,东瀛留学露头角
冯威健出生于医学世家,自幼接受医学的熏陶,16岁就考入了医科大学,成为少年大学生,21岁本科毕业后应届考取名门,师从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泰斗余桂清和张代钊教授,攻读肿瘤学硕士。
1988年,冯威健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卫生部和日本政府的资助,来到世界第二大癌症研究与治疗机构——“日本国立癌中心”,攻读医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冯威健毅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物质待遇,携妻儿回到祖国。
恶性肿瘤是一种局部矛盾更为突出的全身性病变,手术、放疗等局部治疗可以根除肿瘤,但不能解决肿瘤全身播散、转移的问题。对此,冯威健教授提出了肿瘤Double TNM诊疗方案,强调肿瘤的诊断要明确肿瘤、淋巴和转移的病理、数量和范围,肿瘤的治疗要考虑局部、区域和全身的根治及综合疗法与绿色疗法。冯威健教授在重视全身用药的同时,还对应用绿色疗法如冷、热消融疗法和人体化学成分局部杀癌以及微创、无创等治疗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设计出的肿瘤冷冻治疗针,可以冷冻治疗深部脏器的癌症,获得国家专利,成为冷冻消融技术的雏形,但由于技术难度太大,致使这一高科技产品一直未能转化为生产力。“如今欧美科学家以同样的原理,利用太空科技,生产出了肿瘤冷冻治疗的最新武器‘氩氦刀,其技术水平超过了我们。”冯威健教授说。
与机遇失之交臂的冯威健,并没有灰心丧气,在他熟悉了微波利用热凝固的原理治疗肝癌的技术后,自费购置微波凝固治疗机,在大量动物实验的基础上,率先将经皮微波用于肺癌的治疗,并取得了成功,经他治愈的患者达到9年未复发的效果。他的微波消融治疗肺癌的技术为世界首创,其相关论文被学术界引用,因此他也成为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癌的开拓者。
化学消融辟蹊径,微米注射愈顽疾
1995年,33岁的冯威健被破格晋升为肿瘤学教授,但并不满足于现状的他,再次东渡日本做博士后研究。在完成抗癌多糖研究的同时,他向更高的目标发起了冲击。为了从人体内获得能够杀死癌细胞的物质,他甚至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餐桌:日本料理中的生鱼生肉,不经加热也能被人体消化吸收,这种消化液分解消化食物蛋白的原理启发了他。于是,他把人的胃液引流出来与癌细胞一起培养,结果惊奇地发现:很低浓度的胃液就把癌细胞消化成碎片,这是具有强烈蛋白凝固作用的化学成分在发挥作用。根据此原理,他用直径只有0.4 mm的细针将消融药注射到肿瘤内部,破坏癌组织细胞,不用开刀就可以将肿瘤消灭、机体自然吸收融解(化学消融)。由于治疗的边界如同刀切般整齐,肿瘤包膜内侧的癌细胞全部被杀死,包膜外侧的正常组织不受损伤,可以达到类似手术刀切除的效果,因此,冯教授给这种新的治疗方法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化学刀”。
由于这种药物杀灭癌细胞的活性极高、又是人和动物消化液中普遍存在的成分,因此是一个理想的肿瘤化学消融剂。在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的立项资助下,课题组夜以继日地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几十位肝癌患者经过化学消融治疗,肿瘤消失,长期生存。与手术单纯切除肿瘤相比,消融疗法不仅在原发部位杀灭肿瘤,而且坏死肿瘤吸收的过程中还能够激活机体免疫,产生肿瘤疫苗的效应。
冯威健教授在编写的专著《现代肿瘤靶向治疗技术》中第一次提出:化学刀消融治疗肝癌,可以取代酒精、醋酸等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化学消融剂。国际联机检索表明,世界上还没有相同的研究成果,这一医学界首创的新疗法属于中国。这一发明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及专利金奖。
“化学刀”的神奇功效在许多癌症患者身上得到了证实。肝癌,肺癌,肝转移、肺转移、淋巴结转移癌,肾癌,肾上腺转移癌等实体脏器的肿瘤,经过消融治疗可完全灭活、患者生存期大大延长,疗效满意。肿瘤直径小于3 cm的30余位肝癌、肺癌患者,经过1~2次消融治疗,肿瘤完全坏死,其中一位患者的肝癌完全消失变成囊肿样液体。
为解决酒精消融疗法在注射时药物反流引起的副作用,冯威健教授改进了注射技术。他使用套管针微米注射技术,将直径只有0.4 mm的微米注射针穿刺到肿瘤中心,注射后无出血、不反流,患者无明显不适感,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大部分晚期癌症患者经过消融治疗,肿瘤被部分灭活,肿瘤缩小,症状减轻、痛苦减少。治疗前后的CT、B超以及活检、化验、PET检查均证实肿瘤被灭活。治疗中仅少数患者有短暂疼痛,治疗几乎不留任何痕迹,没有毒副作用,是一种超微创的治疗方法,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新方法。
2009年,美国癌症权威机构NCCN肝癌诊疗临床指南中已经把消融方式与手术切除和肝移植并列于肝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中,消融疗法则以射频消融和酒精化学消融最为常用。化学消融如同放入肿瘤内部的炸弹,利用人体自身的化学成分,顷刻间将癌组织完全毁灭。而且对于有包膜的肿瘤,化学消融药具有不渗透到肿瘤包膜以外,包膜内侧的癌细胞被全部杀死,而包膜外侧的正常细胞几乎不受到损害的治疗优势。
肿瘤打靶瞄病灶,断层定位精度高
治疗肿瘤与消灭敌人一样,利用高科技手段的准确定位和精确制导是克敌制胜的法宝。CT、核磁等影像设备将肿瘤定位后,如何准确无误地将药物放到肿瘤的正中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冯威健认为应该与超声引导穿刺一样有一个引导支架,于是他“兼职”研究开发了CT穿刺引导支架。
他利用几何学原理和激光定位理论,设计出第一代激光引导定位装置,用于CT引导下肿瘤穿刺,可以准确地命中肿瘤的正中心,达到毫米级的精确度。接着,他又研制出第二代定位装置——带导向装置的穿刺针。这相当于给一根普通的穿刺针安装了准星,医生根据导向器上的数据,很容易地将穿刺针准确地插入肿瘤中心。为了能够让穿刺针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便于CT扫描,冯威健教授比较了几乎所有的用于引导CT穿刺的设备和资料,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研制成功了第三代定位引导装置——CT穿刺导向支撑支架,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些研究成果很快获得了国家专利。
用CT监控消融治疗过程,大大提高了安全性。经过长期的实践,冯威健教授摸透了CT监控射频消融和化学消融的技巧,使整个治疗变得有的放矢,易于控制。冯威健教授将这一技术称为肿瘤打靶技术,他呼吁每家医院都应该有一台CT专门用于辅助治疗,CT扫描机会像血管造影机(DSA)一样,从一个单纯的诊断设备发展成为辅助治疗的设备,从而在CT、核磁影像的精确引导下,医生能够更加准确、迅速、高效地完成诊断和治疗,把患者从巨大的创伤中解放出来。
消癌融瘤热灼烫,绿色疗法效果好
冯威健在日本留学期间,正值国际上开发高温消融技术的关键时期:以日本学者为代表,热衷于微波消融技术的开发,以意大利学者为代表,主张射频消融,冯威健也积极参与进来。他系统地学习了微波消融技术,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射频消融技术的研发应用之中。
医学圣家希波克拉底曾说,治疗疾病应先用药物,然后才是开刀,药物和手术不能解决的问题,最后可用热疗,温热不能奏效,就无法可医了。数百年前的医学家就已经将疗效寄托给了温热疗法。用热量去杀灭肿瘤是一种理想的方式,40℃左右的温热属于理疗温度,主要用于治疗炎症。50~99℃的温热是凝固组织、破坏癌细胞蛋白的最佳温度区。100℃时水沸腾产汽对人体不利,超过150℃人体组织焦化碳化,降低免疫原性。最佳的电磁波段在无线电波频段,也就是射频。
影像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治疗癌症的技术有以下优点:第一,使用CT打靶技术,微创穿刺命中肿瘤,准确率高,副损伤小。第二,使用多极射频消融针,按照肿瘤的形状进行适形消融,增加了疗效。第三,通过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控温,多点消融,根据肿瘤的大小,延长治疗时间,可以治疗更大的肿瘤,扩大了射频消融的适应范围。第四,通过注射技术,可以增加治疗范围;注射化疗药,可以发挥区域淋巴化疗的效果;注射免疫激活剂,可以达到免疫增强作用。
“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冯威健教授说,“攻克癌症,任重而道远,将肿瘤消融疗法作为适宜的肿瘤治疗技术推广应用,必将为广大肿瘤患者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