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
2009-10-20靳文志
靳文志
摘 要:搞好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的动力、活力和能力,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前提;搞好管理创新,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掌握新的管理工具,提升管理创新的能力,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条件;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要实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解决好这三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09)05-0076-0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1](pp.22-23),这是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经济增长中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而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的问题提出的。因此,搞好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解决好的三个问题。
一、科技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前提
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达到经济总量增长的途径手段或方式方法。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经济总量的增长一般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是增加投入,扩大规模;二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效率和质量。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向纵深推进遇到新的“瓶颈”。首先是资源供给难以持续。中国从1980年到2000年,能源消费和GDP翻番的关系大体上是1∶2,即用了一个单位的能源增长产生两个单位的GDP增长,2001年以后比例关系变为1∶1左右。按照这一趋势到2020年要实现GDP翻两番的目标,所要消耗的能源是国内资源难以负担的,资源依靠进口也存在不确定性,如果不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其次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不合理,发展动力难以持续。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投资驱动。随着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上升,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失去。中国单位资源的产出率比较低,供需结构存在问题,不论从效益还是长期运行的条件看,投资驱动都面临新的问题。最后是环境状况难以持续。中国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2000年以来居世界前列。到2020年要实现GDP翻两番,如果环境保持不变,单位资源消耗的经济产出应提高4至5倍;如果要改善环境,把污染、资源消耗降低一半,单位资源消耗的经济产出要提高8至10倍。
上述情况表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唯一出路。在这一意义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般按照创新的程度,科技创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新技术的使用,主要表现为技术引进、技术模仿、技术吸收,这类活动较少产生新的技术知识和产品工艺;另一类是新技术的创造,主要表现为研究与开发活动(简称研发),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研发活动往往产生新的技术知识和新产品工艺,自主创新主要指的是研发活动。一个国家的技术获得可以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使用国外技术这样两个基本途径,这里所说的“自主研发”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通过对外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基础上的研发而产生的再创新。以自主研发为技术主要获得形式的国家可以视为技术自主型,而以引进技术为主要形式的国家则视为对外技术依赖型。因此一国的研发活动可以看成是自主创新的指标性活动。
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由研究到产业利用和规模化等环节组成的由发明到市场的创新链条。OECD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原有产品和工艺的显著技术变化。如果在市场上实现了技术创新产品的规模销售,或者在生产工艺中应用了创新的技术,那么技术创新就实现了价值。通过技术创新获取商业利润,再将获取的利润投入到新技术的创新活动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技术创新产生财富,再由财富产生技术创新的价值增值的良性循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过程,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才能坚持市场导向,反映市场需求,才能形成技术创新的价值增值循环。技术创新链可以被划分为研究、创新和商业化三个阶段,其中商业化阶段位于创新链的末端,它是直接将新技术进行产业利用,并形成规模销售,属于新技术的使用,而研究和创新阶段位于创新链的前端和中段,这两阶段往往能够创造新的技术知识和产品工艺,因此研发活动主要集中于创新链的前端和中段。由于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各个环节都包含了不确定性,因此创新过程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一个创新隧道,开始时许多有发展潜力的新思想,到最后能成功的却寥寥无几。总的来说,它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技术的不确定性,二是市场的不确定性。越接近于技术创新链前端,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就越大。因此技术创新可以看成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在成功概率一定的情况下,投入越多,所获得的成功技术也就越多。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在资金上占有绝对优势,因此给后发国家企业的自主研发在资金上带来很大压力。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取决于能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实现技术创新。科学理念只有体现在技术过程中,才能得以实现。如果缺乏技术手段,任何正确的理念也不会有预期的实际效果。例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物质财富创造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等,所有这些无不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撑。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的技术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来自西方工业化国家,而任何工业技术路线的形成都同它所产生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相关。由于中国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特殊性,即使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如果缺乏自主创新,也会难以保证我们的利益,而且可能导致长远的不利影响。更何况,由于国家间的利益差异甚至利益冲突,先进技术转移不可能是顺利的和无代价的,许多关键技术的国际间转移是极难实现的。所以立足中国国情,大力进行自主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前提。离开了技术创新,既不可能获得真正先进和适用的技术,也难以运用既有的技术来解决中国面临的发展问题,还可能带来社会难以承受的代价和损失。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涉及的因素很多,其中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也是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基点。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最终使注重集约型发展的思路得以体现。
1.发挥后发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总体而言,我国还是一个科技实力弱小的国家,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加强与国外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获得大量国外的前沿科学信息和先进技术,是加快我国技术进步速度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高起点,以世界一流为目标,发挥后发优势,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研究、开发并举,引进先进产品与引进优秀人才并举,逐渐形成自有知识产权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2.把握好技术创新的关键领域。要加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自主开发和创新,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推进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能源与环保技术、海洋空间技术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增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考虑到资源与环境的要求,技术创新在以下方面更为重要:一是节约资源、开拓资源方面的技术创新,二是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方面的技术创新。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石油为主,不仅总量有限,而且使用中易造成污染,必须利用科学技术,搞新能源开发,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的开发利用等。
3.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产业化,只有被市场认同,才能带来经济上的有效性。要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化,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链。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推进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并通过产业集聚产生的带动效应,加速向周边区域和其他产业扩散。进一步推进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工作,针对经济、社会、科技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适时调整产业化重点。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靠政府的组织和调控,又要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培育一批技术推广机构,形成有效的技术传导机制,实现科技与经济的亲密联姻,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使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以上。
二、管理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条件
所谓管理,指的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们,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意志,有意识地利用这种社会关系或创设新的社会关系以实现对人、财、物等资源加以调控、配置、组织、规范的活动。但管理作为一种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不是现代社会所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人类形成有组织的社会以来,就存在着管理的实践,并发展着管理的智慧。管理是个永恒的课题,但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
管理创新是对于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个环节,从企业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吸收管理实践中得到的各项理论成果,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变革过程。管理创新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是运用新的管理工具、改变企业的管理流程或转变组织全体人员的思想观念。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石,技术创新的成果并不是新产品,而是新产品所代表的企业持续的竞争力,是新产品的产品开发的组织结构,是新的促进科技创新人员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是新的捕捉市场需求的反馈能力。可以说,正是因为管理创新在管理手段、管理流程、管理人员方面的改进,技术创新才有了成功的可能。技术创新的成果如果没有得到管理创新的支持,很难提高企业的效益,因为从技术的改进到满足顾客需求与获得企业效益之间,需要企业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环节的综合实力的完善,那种认为只要技术上创新了,企业的竞争力自然会提升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唯技术论”已经被现实证明是错误的,有许多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很强,但并没有获得市场先机,原因就在于管理方面的水平没有跟上,整个企业的竞争力被管理这块最短的“木桶板”决定了。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同时也应有很强的管理创新的能力,因为先进的技术和满足客户需求进而实现企业效益之间,需要管理这个重要的“桥梁”,先进的技术不能保证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只有不断创新的管理机制的相助,才能真正形成竞争力。因为没有什么技术是能够一劳永逸的,技术创新永远都是动态的,都要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个管理环节动态创新的配合。有些企业的技术创新来自于外部的购买,但是技术能够买得到,而使用先进技术的人员,把先进技术转化为提供给客户的价值的业务流程,判断技术的实用性和先进性的战略眼光却是不能买到的,企业必须拥有合适的管理机制,舍此别无选择。成功的技术创新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创新水平的标准,正是有了各个管理环节的创新和改进,才能使得技术创新最终在企业效益评价指标上反映出来。
实现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目标的途径在于大力倡导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的研究,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市场经济头脑,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加强企业知识和企业管理创新知识的管理,加强科学管理,企业管理的重心应从实物型管理转向价值型、知识型管理,切实转变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建立和完善适于企业管理创新的良好环境,强化企业管理创新的激励和制约机制,特别是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和制约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化的企业管理信息网络,发展专业管理咨询服务机构等。加强制度创新与规范化管理,企业管理制度的动态变化需要企业进行有效的创新,也只有创新才能保证企业管理制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规范性,合理、科学的创新是保持企业管理制度规范性的最佳途径或唯一途径。
管理创新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与管理的关系。深化企业改革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强和改善管理,而通过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又能为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两者在内容上相互交叉,不能以改代管或重改革轻管理,改革与管理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发展的关系。管理创新和加强管理基础工作要结合起来,任何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把基础管理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全面加强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是搞好各项专业管理的根本。如果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管理创新也就无从谈起。要广泛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所引起的管理思想与方式的变革,企业只有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来实现和落实管理思想与管理方式的创新,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要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的管理,战略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它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全局性策划,它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和主要的经营方针。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企业的战略管理,不断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以获得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是单纯的技术性过程,而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管理工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目标,例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利益共享、持续增长等,与其说是技术目标,不如说更是管理目标。人类只有管理好自己,包括自己的个体、组织、社会和国家,才能实现发展。从中国发展所处的现实条件看:在国际比较上,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国际间的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外部环境更为复杂且多变,随着对外依存度的大幅度提高,世界经济对中国发展的影响明显加深,中国发展的一切举措无不需要考虑国际因素和国际影响。在国内,物质基础条件显著改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而在新的发展水平上,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也不断提高和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多元和复杂,因而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而且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社会的开放性大大提高,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增多、程度加深,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综合以上情况时所指出的,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时期,是一个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时期。在这样的时期,实施组织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和国家管理的任务将更为复杂和繁重。不仅需要高度的科学性,而且需要高度的技巧性和艺术性。没有管理创新,就不可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甚至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管理创新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三、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经济的发展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基础和前提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归根到底要靠人,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如果说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两个轮子,那么驾驭这两个轮子的就正是高素质的劳动者。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人口的素质不高,这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不发达,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根源,中国人口的膨胀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后果,形成了数量对质量的严重约束。一方面,人口数量的高速增长加重了经济资源耗用的负担,从而导致社会缺乏对人力资本投资以及改善和提高人力资源所必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在人口素质不高的条件下,为实现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又不得不依靠人力数量投入的增加,这无形中又引发了人口数量扩张的冲动,从而形成一种人口数量代替人口质量的恶性循环,这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国人力资源素质不高的重要原因在于教育水平的落后。建国以来,尽管我国的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取得了进步和发展。但是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与世界发达国家横向比较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一,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受
外部因素的影响强烈,使教育事业难以依据自身客观规律运转。其二,中国教育的发展受到投资不足的严重制约,长期以来,政府垄断教育的投资,投资主体单一,造成教育科研投资不足,平均教育经费、科研经费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三,教育长期受计划体制的约束,只讲数量,不讲质量,造成人力资源在质量和结构上都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2](p.108)日本、韩国以及其他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成功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经验之一是非常注重民族教育。我国应该把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大力发展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及各种劳动技能培训,以改善劳动者的素质,加速人力资本的积累。
2.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为了提高我国劳动力的质量水平,我国应该加大教育投入,尽早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的水平。邓小平同志曾强调指出:“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地方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也要把教育问题解决好。”[2](p.275)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力度,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和刻不容缓的责任。立竿见影的实物工程要投入,百年大计的教育事业更要投入。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高,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教育上,适当提高基础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总额中的比重。要建立规模适当、布局合理、层次结构和专业比例合理的教育组织系统,作好宏观调控,合理规划教育事业的规模、教育税收、社会集资、学生缴费等教育财源,要加大教育财务改革力度,建立有效的聚财、理财、用财机制,调整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实现教育经费的合理配置。未来一段时间内,教育财政投入的增加要多照顾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从而缩小城乡受教育水平的差距。
3.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美国哈佛大学国家事务研究中心提出“现代人”的素质分析模型表明,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特征是:愿意接受新事物,思想上倾向于革新和变化;乐于发表意见,时间观念较强;对人本身的能力较有信心;计划性较强;普遍的信任感;信奉并愿意遵循公平待人的原则;对新式教育感兴趣;比较尊重他人。根据这些素质特征可以看出,教育的核心任务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开展素质教育,即教师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授学生获取、运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学探索精神及灵活应变能力等。这种以培养获取、运用和创造新知识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心内容,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导精神。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教育和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家,要实现这样的变革有着特殊的困难,因此,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社会、家庭到个人,都要实现观念的转变,使素质教育成为社会的共识。
4.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为城乡劳动者提升职业技能提供有效服务。在统筹规划、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骨干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灵活开放的职业培训组织体系。整合资金,完善操作,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形成惠及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政策体系。制订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计划,落实资金安排和任务分解,对培训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实施以城乡新生劳动力为对象的劳动预备制培训项目,以城市下岗失业人员为对象的再就业和创业培训项目,以进城农民工为对象的技能提升培训项目,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对象的转移就业培训项目,提高培训针对性。
5.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持城市发展的竞争力,这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级,不仅需要大批高学历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创意设计人员等,更需要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这要求我们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以各类学习型组织为主要载体,在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下,为全体劳动者创造一个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责任编辑 王 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