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色谱及其联用的指纹谱图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中的应用
2009-10-19宫志勇王发善
宫志勇 王发善
摘要:文章首先对中药指纹图谱进行简要概述,重点归纳基于色谱及其联用的指纹谱图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中的应用,以为中药科学工作者更好地认识和实践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提供借鉴。
关键词:色谱;HPLC;HPLC-MS;中药指纹图谱
中图分类号:R9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3-0128-01
鉴于中药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中药及其复方治疗活性的发挥,因此中药及其复方质量的有效控制是确保其临床有效性的重要一环。中药物质基础组成的复杂性,使得照搬西药的质量控制方法无法实现有效控制中药及其复方的内在质量。当前基于色谱和色谱联用技术的指纹图谱技术已经成为中药质量控制研究的核心方法。本文将对中药指纹图技术作简要概述,重点综述基于色谱及其联用的指纹谱图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中的应用。
一、中药指纹图谱概述
(一)中药指纹图谱的定义
中药指纹图谱是指某些中药材或中药制剂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其化学特征的色谱图或光谱图。
(二)中药指纹图谱的特点
中药指纹图谱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鉴定手段,它是建立在中药化学成分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用于评价中药材以及中药制剂半成品质量的真实性、优良性和稳定性。“整体性”和“模糊性”为其显著特点。
(三)中药指纹图谱的分类
色谱型指纹图谱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薄层扫描(TLCS)、气相色谱法(GC)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等。光谱型指纹图谱包括红外光谱法(IR)、紫外光谱法(UV)、质谱法(MS)、核磁共振法(NMR)等。HPLC、TLCS和GC及其与质谱的联用技术是当前主流的中药指纹图谱建立方法。
(四)中药指纹图谱的实践意义
由于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的客观复杂性,当前技术手段很难对每味中药或每张中药复方所含化学成分的质与量进行全面把握,这一过程严重限制了中药及其复方的质量的有效控制。中药指纹图谱的出现,以其整体性和模糊性的双重特点能够有效应用于复杂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对于中药材的真伪鉴别、中药及其复方的质量评价和控制均是一种的有效手段。
二、中药指纹图谱的实际应用
(一)HPLC型指纹图谱的应用
杨等利用HPLC匹配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建立中药金银花的指纹图谱,经分析10批次金银花样品,25个共有峰被确定,经过聚类分析和指纹相似度分析,有效控制中药金银花的质量[1]。张等利用HPLC方法建立不同生产厂家六味地黄丸的质控指纹图谱,对识别共有峰进行PCA分析和表征,从化学计量学与指纹图谱的结合角度对不同厂家六味地黄丸的质量进行客观辨识,有效地评价和控制了商品六味地黄丸的质量,同时为中药指纹图谱质量辨识提供一个新思路[2]。王等利用HPLC-UV法建立指纹谱图,对商品化中药血竭进行质量评价,经比对分析不同厂家商品化血竭样品,共标示20个共有峰,以共有峰相似度为模板对不同厂家的样品进行质量比对,有效控制商品化中药血竭的质量。刘等利用HPLC法建立中药银杏叶的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比对和相对峰面积积分比分析,对不同批次银杏叶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二)HPLC-MS指纹图谱的应用
王等利用HPLC-MS技术建立中药灵芝的指纹图谱,通过分析3个不同产地29批次样品,确定19个共有峰,其中7个被预测性鉴定,结合相似度分析,对上述样品的质量属性给出合理评价,有效控制了中药灵芝的内在质量。孙等利用HPLC-MS方法建立中药天麻的指纹图谱,经过比对分析,在确定共有峰的基础上,共判别鉴定其中的8个主要共有峰,结合相似度计算和主要共有峰的半定量分析,有效控制了中药天麻的质量。
(三)GC-MS指纹图谱的应用
何等建立一种HPLC-UV和GC-MS杂交型型中药指纹图谱,对中药红毛七的总生物碱质量进行综合控制,通过识别共有峰,主要峰鉴定和相似度计算,有效控制了其总生物碱的质量,与已有方法相比,更加系统全面。王等利用GC-MS方法建立一种地黄指纹图谱,利用此法来评价加工炮制对地黄质量的影响,经质谱表征对其主要识别峰进行鉴定,进一步结合主成分分析,对其质量轮廓进行深层次表征,第一次从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的结合角度对地黄及其加工炮制品的质量给出科学评价。
三、结语
通过上述综述,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复杂的中药及其复方体系,基于色谱及其联用的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是一种有效的中药质量评价与控制方法。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多学科融合技术的不断涌现,更为杂交型的基于色谱及其联用的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将会诞生,以其更系统,更全面的优势用于中药质量控制,为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Liu YF, Yang XW.HPLC fingerprint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Flos Farfarae.Yao Xue Xue Bao.2009 May,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