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展业的前景及应对措施
2009-10-19刘海莹
会展业是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是新兴的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会展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是由会展组织机构、会展中心、酒店及其他众多相关单位凝聚在一起共同构建而成的。我国会展业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行业经济效益逐年攀升,场馆建设日臻完善,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和新亮点。会展经济的悄然崛起,构成了我国现代服务业的一道亮丽风景。
一、我国会展业正在蓬勃兴起,
驶上牵引发展的快车道
会展业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趋势的“晴雨表”、优化产业结构的“助推器”,也是城市功能的新体现,更是拉动消费需求的新动力。发展会展业,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各地会展经济迅速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一是大力的政策支持。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和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其中大力促进节假日和会展消费,被列为7项扩大内需措施之一,同时也被列为7项促进出口的措施之一。在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2009年工作报告或施政规划中,有21个地区把发展会展经济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很多城市都提出了要打造不同层面的“会展之都”的工作目标。并出台了相应奖励政策。
二是全面的场馆建设。各地场馆建设方兴未艾,势不可挡。全国现有大中型会展场馆数量、会展面积,已经超过了号称“世界会展之国”德国的展馆面积,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会展场馆。以广东省为例,共有各种展馆841个,可供展览面积超过4400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场馆5.2万平方米,远远超过北京、上海,成为全国会展场馆面积最大的省份,单个展馆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场馆有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流花路展馆、广州市中洲国际展览中心、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深圳会展中心、汕头林百欣国际展览中心、中国陶瓷城、乐从家具博览中心、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等,而且大部分场馆形成代表性展览,如深圳会展中心的高交、文博会、家具展,汕头林百欣国际展览中心的食品博览会、工业名牌博览会,珠海航展中心的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等。
三是各行业的互利共赢。会展经济发挥产业关联作用,往往很快形成集聚效果,进一步拓展城市的经济地域范围,大大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会展业通过关联效应、扩散效应和集聚效应,带动建筑、旅游、餐饮、金融保险、航空、通讯、物流等其他产业的发展,使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第一、二、三产业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顺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分别占优势地位的方向演进,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向着更加合理化的方向发展,最终推动经济的整体发展。由此可见,会展业必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会展业面临洗牌重组,
走上优胜劣汰的竞技场
竞争不仅仅是国内会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中国会展业同世界会展业之间的竞争。
一是国际竞争。从国际上看,在德国、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等这些世界著名的“展览城”,会展业为其带来了大量客观的直接收益,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每年也通过举办各种大型会议和展览获得可观的收益。这种直接的经济利益加剧了国内会展城市同世界会展名城之间的竞争。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公布的接待国际协会会议数量统计排名,1999年我国大陆(不含港澳台)接待国际协会会议数量的名次是世界第34位;北京名列城市排名的第41位; 2007年我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在国家排名中跃居为第11名,北京更是进入全球十强会议城市,名列第8位。
二是国内竞争。良好的效益、巨大的潜力引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这一产业,竞争变得越发激烈。以场馆提供方举例,2008年,我国大中型展馆的使用率不足30%,这就造成了会展资源的浪费。除了场馆供给过剩,中国会展业还面临品牌项目缺乏、产业链不够成熟、会展专业人才欠缺等诸多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会展业在经历了粗放式的大跨步之后,将很快实现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转变,淘汰在所难免。通过竞争与合作使会展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促成出现一批具有专业水准和国际影响的品牌展览会,出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大型会展企业集团。通过市场的选择,抛弃那些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的企业,留下更加强大的企业,这样可以保持中国会展业的活力。
三、我国会展业必须创新理念,
实现“绿色”、“优质”的跨越
近年来中国会展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更是由于商品市场的需求、中国特有的区位优势和历史机遇共同构成的中国会展业起步阶段的竞争优势,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拓展空间,加之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巨大影响,使得很多国际客户对中国非常关注。但是,由于体制问题、目标市场开拓能力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滞后等问题,我国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不少瓶颈。现阶段,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起点上进一步提高我国会展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只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优势、以市场为依托,同时加强政府整体规划与协调,适时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会展业内部法制建设,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牢牢把握世界会展业发展的新潮流。
(一)“绿色环保”决定会展的发展力
今年5月,我参加了德国法兰克福“世界会议和奖励旅游展”(IMEX),三天的展期亲身感受到了国外会展届同行践行“绿色会展”的种种努力。举个例子:接送买家的大巴执行反怠速政策以节约燃油并减少尾气排放(反怠速系指机动车辆在停车等候,引擎持续运转不得超过3分钟);胸卡的挂绳是用废弃谷物的茎提炼出来的有机材料制成的,制作工艺中不含任何化学成分,且织物是可生物降解的;开幕式没有背景板,主题晚宴也没有我们常见的精美背景板,都只是一块投影幕布悬挂在舞台中央;研讨会上不提供咖啡用的袋装糖,而把散糖放在碗里,等等;主办方的煞费苦心让人感觉到绿色会展的紧迫性。
实际上,绿色会展早已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是诸多业内企业正以实际行动付诸实施要达到的目标。正如通用电气公司的CEO伊梅尔特所说,“绿色就是盈利。”这同样适用于会展业。国家会议中心的绿色环保设计为其赢得了不少的市场份额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二)优质服务决定会展的生命力
继续以“世界会议和奖励旅游展”为例,这个展是标准摊位:价格是每平方米950欧元+19%的增值税,相当于每平方米人民币11000元,一个9平方米的标准摊位租金便是99000元,还不含射灯、桌椅、电,也就是说展商还得另付钱租灯、桌椅和用电。如果再加上差旅和住宿费用,法兰克福酒店十分昂贵,场馆周边酒店价格200欧元/间、天,可以说参展IMEX的费用确实高昂。但业内知名企业悉数到场,尤其是大企业集团不惜重金装修,还在现场安排多次招待酒会,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优质服务”。这次展会,参展商共有3500家,主办方付费的专业买家3700名,另有专业观众5300人。事实上,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这个数字背后隐藏着专业的人际交流、成功的商业谈判和信息共享。
优质服务包含哪些方面呢?我的理解是:精心组织买家和专业观众,展前和现场服务精细到位、顺畅,展览附带的论坛始终保持高水准,无可指摘的展后追踪服务。
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在进入它的成型期和繁荣期,虽然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为它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但会展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还有赖于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才能进一步确立我国会展业的竞争优势。使其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作者简介
刘海莹,现任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中国会议酒店联盟执行会长、全国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商务部国内会展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1983年毕业于北京旅游学院法语专业,1991年赴法国昂热大学进修,获得饭店及会议管理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获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专业MBA,2005年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同时,拥有翻译、高级经济师职称。
1983年至1988年在北京长城饭店工作,之后到五洲大酒店任总经理,2002年出任五洲皇冠假日酒店副总经理,2004年担任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北京五洲大酒店总经理, 2007年起担任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在国际会议产业拥有令人骄傲的工作经验和理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