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捂住了中国人消费的钱袋子

2009-10-19李惠男

经济 2009年9期
关键词:消费率居民消费

李惠男

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极其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党中央、国务院总览全局,审时度势,及时果断决策,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目前,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总体形势企稳向好。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这其中更多是依靠政府投资的拉动。根据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计算公式:一国国民收入=总投资+总消费+净出口。在拉动经济增长的这三驾马车中,总消费未能够像总投资一样为经济的增长提供强劲的拉动力。事实上,最终消费率过低是近些年来一直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难题。1999~2007年,我国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率由23.70%上升至40.90%,其中最高年份达到了63.70%,投资率比20%左右的世界平均投资率高出近2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最终消费率由74.70%下降到39.40%,居民消费率比世界77%~79%的平均消费率低20多个百分点。“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新要求一方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我国居民消费率令人堪忧的现状。那么,长期以来导致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一、重储蓄、轻消费的传统儒家思想

中国几千年来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倡导的是储蓄和积累,勤俭持家是社会公认的美德,对物质的消费基本上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低循环的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制度,短缺是此时经济的最大特点,人们消费的欲望被极大地压制了。传统的观念是以原来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为基础的,是原来的生活习惯长期养成的。在谈到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时,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故事。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一个中国老太太,她们死了以后到天堂相遇,美国老太太说,“我20年前贷款买的房子,现在终于还完贷款了,我很欣慰。”中国的老太太说,“我存了20年的钱,今天终于买了房子,也不错。”从故事中折射出传统的中国消费观和国外消费理念之间的差异,这充分说明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对民众消费理念的影响。

二、现阶段消费品市场有效供给不足

现阶段消费品市场有效供给不足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目前技术含量低、低附加值、失效、市场生命周期处于衰退期甚至濒临淘汰的商品在市场上还占相当比重,另有一部分商品甚至就是假冒伪劣产品,这种产品理所当然不被理智的消费者接受,其市场供给也就形成无效供给。而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时令、抢手等市场生命周期处于旺盛期的商品市场供应不足,不得不严重依赖于进口。其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是现阶段国内的企业还采取粗放经营的模式,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低成本的资源,以大规模占有市场,倾销商品的策略而获取利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族企业普遍存在技术与装备水平落后、产品竞争力差的状况。在完成初步的积累以后,并没有改变增长策略,没有进行技术的升级和市场的拓展,导致产品层级始终处在较低的水平,逐渐落后于消费者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使得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二)消费品市场上的商品价位与消费者的市场收入层次错位,每个消费阶层均不能很好地找到自己的消费均衡点,购买力水平均难以完整实现。对于较低收入层次的城乡居民,高价位的商品与高价位的服务比较多。面对高价位的市场商品供给,虽然其边际效用相对较高,但是受制于收入预算约束线,不得不约束自己对于某一商品的需求总量,以获得效用的最大化。这种出自于理性的考虑与约束的结果,其市场总需求量呈现下降趋势;对于较高收入人群来说,根据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呈不断下降的理论,使这一部分消费者在消费一定量的商品后,由于继续消费带来的满足感是下降的,此时,他们往往失去购买欲望而持币待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各个阶层的消费需求均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使得整个社会的消费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三、中低收入群体消费需求不足

长期以来居民收入增长幅度滞后于经济增长幅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整体上虽有较大提高,但其增幅却一直低于GDP增幅,尤其是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更是以较大幅度落后于全国人均GDP的增长速度,直到近年来,政府政策向农村大力倾斜,这一状况才得到有效的遏制,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相对低速增长导致消费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在2003~2007年五年中,只有2007年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超过了全国人均GDP的增速,其他年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均低于全国人均GDP的增速。居民收入增速缓慢及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不协调导致居民消费率低下。

四、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导致居民的消费倾向下降

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很快。在这种大社会背景下,一方面,居民收入预期存在不确定性。失业人员、企业的减员增效、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就业压力等,使城乡居民就业稳定性减弱,再就业困难加大,收入不乐观;另一方面,居民预期支出也不确定:相比发达国家优越、完善的社会福利,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也还不完善。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尽管我国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保障水平以及保障面较低的现状仍未根本改观,尤其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大部分被排斥在社保体系之外。在这样的形势下,居民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增加,倾向于增加储蓄以应付未来的不确定性支付。住房、教育、医疗等价格上涨过快,增加了家庭在此方面的支出负担,分流了居民的购买力,挤压了居民对一般消费品的消费,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收入效应,进而降低了居民消费率。

五、我国目前的征税制度不利于消费

中国目前的税制主要是流转税,特别是增值税。我国增值税的法定税率为17%,在亚太国家和地区中最高。增值税的性质决定了税负最终由消费者承担。这样消费过多不符合消费者自身的利益。相反,美国财政收入是以所得税为主的,流转税在财政收入中不占主导地位,贷款购房购车还可以抵扣所得税,由于这对美国消费者是有利的,所以他们往往有更强烈的消费动机。因此,我国可以适当降低增值税率,让利于消费者,以刺激消费。

综上分析,贯彻中央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方针政策,最根本是要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通过引导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使企业可以支付更高水平的工资给劳动者,增加国民的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企业在进行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后也能够提供更多样化、更高质量的商品,丰富消费者的选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有更强的消费欲望和保障;改革税制,让利于消费者,减轻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税负。多管齐下,使居民消费市场真正活跃起来,这样才能形成投资与消费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持续长久的发展。

猜你喜欢

消费率居民消费
国内消费
我国经济消费率问题探析
经济动态效率视角下的省际最优消费率研究
新消费ABC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基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中国居民消费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