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影响研究*

2009-10-19马文萍

关键词:贸易壁垒纺织品服装

马文萍,金 芝

(大连交通大学 社科部,辽宁 大连 116028;大连理工大学 经济系, 辽宁 大连 116620)

引言

1994年至今,我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2001年我国加入WTO,纺织品出口从2001年的534.4亿美元猛增到2006年约1 440 亿美元,5年中,出口增长了近3倍。据中国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至10月,我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出口总值为1 606.48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8.45%,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9.13%;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值是1 451.71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20.22%,占全国外贸出口总值的14.73%,其中,纺织品出口额是495.76亿美元,同比增长15.36%,服装出口额是955.95亿美元,同比增长22.90%;纺织品服装实现贸易顺差1 296.94亿美元。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的签署,为我国纺织品出口提供了稳定的贸易环境,确保了我国纺织品出口持续有序的发展。

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和日本(见表1),2007年1月到10月,我国服装往这些市场的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43.71%。此外出口到香港的贸易方式也主要为转口贸易,产品最终目的地还是日本、美国和欧盟,因此我国纺织品出口到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54.23%。

表1 2007年1至10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地区分布

我国纺织品出口结构为明显的小进大出,且越是下游产品其出口的比例和绝对额越大。如服装基本上出口,很少进口;布匹类大量出口,也进口一部分,主要是国内尚不能生产的高档面料;棉花及其他化纤有出有进,出大于进。出口的纺织品服装中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档次的产品为主,数量型产品出口占主要地位。虽然服装出口数量大, 但是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 单位产品创汇水平较低。

一、主要进口国家的技术贸易壁垒特点

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 简称TBT),是指进口国家以保护有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以及动植物的安全为由, 有意识地利用复杂苛刻的产品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等,对来自国外的产品和服务加以限制的新的非关税壁垒措施。

目前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中遭遇的技术壁垒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类是针对纺织品和服装从设计、生产到报废的全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设置的贸易壁垒, 主要是要求企业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及对产品实施“环境标志和声明”。另一类是针对产品本身对消费者安全和健康所产生的影响而设置的贸易壁垒, 大多体现在对进口产品是否含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以及某些限制使用的化学物质的含量是否超标的监控上。

目前,我国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美、日、欧盟正是技术壁垒的主要发源地和使用者。

美国纺织品的品质测试标准主要有:AATCC标准(美国纺织染色家与化学家协会),ASTM标准(美国材料试验协会),CPSC(美国联邦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和FTC强制性标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另外美国对纺织品服装制定了许多技术法规:纺织纤维产品鉴定法令、毛产品标签法令、毛皮产品标签法令、公平包装和标签法、织物可燃性法规、儿童睡衣燃烧性法规、羽绒产品加工法规等。

欧盟没有专门的标准制定机构,CEN(欧盟标准化委员会)主要是贯彻国际标准,协调各成员国标准并制定必要的CEN(欧洲标准),CEN标准大多数与ISO标准相同。欧盟各成员国有自己的法规和标准,与欧盟统一的法令法规无论在技术要求还是在条件上都稍有差异。英国作为现代纺织业发源地之一,其纺织标准体系除了相当完善的英国标准(CBS)外,还有一套(BSBN)标准体系。德国标准(DTN)也相当严峻和完备,目前的有害物质控制标准就来源于DIN标准。

日本对纺织品服装的品质非常“挑剔”,进入日本的纺织品服装其贸易商有一套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作为审核的依据,主要有三种规范:(1)日本工业标准(JISL),(2)产品责任法(P/L),(3)产品品质标准制定。并且要求生产商在指定的质量检测机构取得合格认证。日本还有多种纺织纤维和服装的标志:(1)Q标志(quality)日本的优质产品标志;(2)SIF标志(财团法人缝制品检查协会)是对优秀制品认可和推荐的标志。另外,日本对断针的检验要求很严,因为日本政府以立法形式颁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纺织品服装上检出有残断针的生产者、销售者实行重罚。

二、技术贸易壁垒对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经济理论分析

技术性贸易壁垒在短期内禁止不符合检验标准的商品,或迫使进口商提高成本,可以对进口商品产生明显的数量控制和价格控制,从而导致产品进口量的下降。从中长期来看,技术贸易壁垒对纺织品服装的进口的影响取决于产品在进口国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

图1 技术性贸易壁垒实施后对进口产品的限制作用

在没有技术贸易壁垒的情况下,进口方的市场供给线是S1,需求线是D1,进口量为A1B1。当进口国采取技术贸易壁垒时,短期不影响其国内的生产和需求线,但出口国为了达到进口国提出的更高的技术要求必然会增加成本c,从而影响世界市场的价格pw,上升为pw+c。则相应价格下的进口量变为A2B2。在中长期内,技术贸易壁垒不但会影响出口国的成本,降低其竞争优势,也会影响进口国国内的生产曲线和需求曲线。首先,国内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更加有信心,需求曲线右移,由D1变为D2;其次产品价格升高,进口国国内生产商的供给曲线也会右移,由S1 变为S2。因此在中长期内,产品的进口量变为A3B3。A3B3和A1B1相比是增多还是减少,取决于国内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相对变动情况。

在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学派最后一位成员、美国科学家J.A.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1911-2008)1981年赴华演讲集《物理学和质朴性》的序言中记载了一段故事。1981年的一天晚上,惠勒由中国一位教授陪同,去观看根据《封神演义》的故事改编的舞剧《凤鸣岐山》。当他听说姜子牙手中指挥一切的令旗上“無”字的含义是“Nothing”时,简直兴奋极了!原来惠勒当时正在倡导“质朴性”原理,即物理学是从几乎一无所有到几乎所有一切,万万没想到,这种科学哲学观,竟在中国古代思想中找到了它的前驱![28]

(二)实证分析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频频使用技术贸易壁垒,而我国的纺织品出口的地理方向又主要为日本、香港、美国和欧盟,因此我国纺织品服装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次数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并由此造成了巨大的社会问题。

过去在我国对欧美和日本的纺织品出口中,主要的贸易壁垒来自于配额限制和原产地限制等贸易壁垒,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乌拉圭回合”谈判的顺利进行、2005年纺织品全球配额的取消,发达国家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技术标准来限制我国的纺织品贸易。

1.阻燃性测试要求

欧盟、美国等都先后对家用和装饰用纺织品提出阻燃性测试的要求。欧盟国家对进口睡衣要求延迟燃烧试验必须贴有“延迟燃烧”的标签,对于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纺织品,或被有关国家禁止进口,或在数量、价格上受到限制,若违反有关规定还会受到处罚,包括罚款、监禁及商品的无条件销毁。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则规定进入该国的成衣必须符合美国可燃性标准的标准,否则会被处以125万美元的罚金及一年以下的徒刑。

2.染料的禁用

1994 年,德国联邦健康委员会颁布《德国消费品法令第二修正案》,禁止偶氮染料加工的纺织品进入德国市场。偶氮是一种化学试剂品,由于成本低、色彩效果好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广泛采用,但含有偶氮成分的产品长期与皮肤接触,会分解出 20 种致癌的芳香胺化合物。欧共体规定,进入欧共体市场销售的衣服、鞋帽等与人体接触的商品不得含有或不能超过某一限量的可能对人体有害的物质。1997年欧盟颁布的《关于禁止使用偶氮染料指令》草案已于2003 年9月11 日正式实施,那些使用了偶氮染料且直接与人体接触的纺织品、服装与皮革制品在欧盟市场上将被禁止销售,也不得从第三国进口。欧盟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和皮革制品输入量较多的市场之一,该指令发布实施后,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如表1所示,实施当年我国出口到欧盟的纺织品服装总金额由177.064 8亿美元一下子缩减为2004年的116.862亿美元。据统计,我国纺织品染料结构中,国外禁用染料共有 191 种(含涂料)。这些禁用染料在我国整个染料种类中占有重要比重,再加上配色的需要,纺织品中含有的禁用染料的比例更大。目前,90%的企业还在使用某些禁用染料。根据商检部门检验情况看,所检样品中含有禁用染料的比例高达 10%~15%。这对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05年,江苏某外贸企业出口一批绣制小动物图案的服装到德国,报检了服装面料和里料,但忽视绣花线中的染料是禁用的偶氮染料,结果外商提出索赔。

表1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及对美国、欧盟出口情况

3.生态纺织品

目前,欧盟各成员国构筑生态壁垒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仅在纺织品服装贸易领域已先后有10余项新的规定、指令或标签标准出台。其中涉及纺织品服装的主要有欧盟官方正式发布2002/61/EC——关于禁用氯氮染料、欧盟委员会决定2002/371 /EC——关于纺织品生态标签标准、欧盟委员会指令2003/3/EC关于禁止使用和销售“蓝色素”以及2003年版Oeko-Tex-100标准和Oeko-Tex-2 00标淮等。“生态纺织品标签”指令(2002/371/EC),中使用的纺织品标准对服装和纺织品中某些物质的含量要求高达 PPb 级,如对苯乙烯的要求是不超过 5PPb。对于我国纺织品出口来说,一方面,由于技术有限,很难控制到 PPb 级;另一方面,由于实验与检测技术不够,无法检测出 PPb 级的物质,如果使用发达国家的检测机构又将大大增加成本,因此,随着标签要求进入实施阶段,将会成为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对欧出口的又一障碍。江苏申澄集团出口德国的一批针织服装,因没有达到合同约定的生态纺织品标准,就曾被处以16万美元的罚款。

4.环保纺织品

随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西方的环保意识也扩展到纺织品领域。在纺织品环保要求的检验标准方面要求越来越高,提出了多项理化指标,如酸碱度、重金属、杀虫剂、颜色牢固度等,并将每项分为不直接与皮肤接触、直接与皮肤接触及儿童服装三类,对每类制定了不同的限值。但在我国,除对一些农药、染料、化学助剂等明文禁止外,许多指标没有强制性要求。如张家港检验检疫局纺织品实验室 2000年1至7月受理的321批出口纺织品中,共有201批产品的国外要求指标高于我国国家标准的规定,占总数63%。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纺织品和服装不符合“绿色”要求的覆盖面大约15%左右,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

日本国民收入居世界前列,对纺织品和服装有着庞大的消费市场需求。此外,日本消费者对环境保护意识较高,对环保产品也表示出很大的兴趣。改革开放以来,中日贸易额不断扩大(见表2),我国纺织品在日本的市场上一直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除了1997年和1998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日本经济的影响,中日纺织品服装贸易总额急剧下降外,造成中日纺织品服装贸易总额波动的主要因素是日本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技术性贸易壁垒。随着后配额时代的来临,日本制定了一套针对中国纺织品的特别措施,防止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大量涌入日本市场。

表2 1991—2006年中国服装、纺织类对日本出口变动情况

三、针对技术贸易壁垒的对策

纺织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的产业。入世后,我国纺织品将在得更多的公平竞争机会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会促使许多发达国家建立一系列技术性贸易壁垒,利用其名义上合理、形式上合法、具有隐蔽性和灵活性的特点限制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通过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技术贸易壁垒实施情况的分析,可知技术贸易壁垒不可小觑。

要突破TBT的限制,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是主力军,必须针对现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必须认真学习并掌握WTO的规则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要求,研究国外技术标准,申请国际认证及贸易伙伴国的认证,如申请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其次加强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一方面,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淘汰陈旧落后设备,走优化存量的发展道路;进一步加快新技术和设备的研制开发工作,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而使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另一方面,出口企业应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其组织结构、战略管理以及经营管理等适合TBT变化的需要,将ISO9000与ISO4000等国际管理标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出适合自身的管理方法,从制度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品质和环保品质。

再次组建行业协会,积极应诉抗辩。行业协会一方面要制定行规行约,规范行业行为,建立行业自律机制,维护行业利益;调查研究国内外纺织行业发展趋势,在纺织行业发展战略、产业政策、技术进步、市场开拓、改革开放等方面参与工作或提供咨询服务,向政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向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同时综合协调纺织各行业之间经济技术关系,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推动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另一方面,一旦企业遭到进口国的技术壁垒,协会要帮助企业应对、解决技术贸易问题,积极陈述抗辩理由。

最后实施多元化战略。其一出口市场多元化,转移产品的出口市场,拓展非受限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量。在巩固美、日和欧盟的市场基础上,要寻找新市场,特别是那些未对我国纺织品服装设限的一些国家,俄罗斯、非洲、拉丁美洲等都是尚未开发的潜在市场。 其二产品多元化,不断开发出新品种、新款式, 发展中高档面料的服装生产, 以满足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冯建萍.我国纺织品服装对日本出口综述及发展展望[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7).

[2] 姜波.美国贸易壁垒浅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3(2).

[3] 刘蕴莹,段平.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和对策分析[J].经济师,2006(10) .

[4] 龙永图.应该正面看待中国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EB/OL].北京:中新网,2005-11-07.

[5] 沈学友.浅议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J].中国纺织,2002(3).

[6] 苏云霞.技术性贸易壁垒(TBT)与中国纺织业[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1(4).

[7] 张小蒂,李晓钟.论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双重影响[J].管理世界,2004(6).

猜你喜欢

贸易壁垒纺织品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自清洁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对策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第七类直销产品猜想:纺织品能否“独立” ?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ISPO2018春夏功能性纺织品流行趋势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