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网球小国
2009-10-16Bob
Bob
国土面积位列世界第二却培养不出一个像样的网球人才;网球人口极度稀缺却能在网球赛事承办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这就是加拿大网球,它的发展就像是一个矛盾共同体,在极度对比和强烈冲突问显得精彩纷呈。
双城记
谈起加拿大网球,几乎所有人都先想到“罗杰斯杯”,这个悠久度仅次于温网和美网的赛事凭借其独树一帜的风格为全世界球迷所津津乐道,至今已有117年的历史了。没有一项赛事像罗杰斯杯这样,能将古典与摩登揉合在一项比赛中,最后形成这样一个独特的赛事。
罗杰斯杯的举办地蒙特利尔和多伦多是两座拥有截然不同风韵的城市。蒙特利尔号称“北美巴黎”,有着欧罗巴古典优雅的人文气息;而多伦多则更像摩登城市“大苹果”纽约,纷繁重杂却也活力十足。两座城市魅力非凡令人难以割舍,于是主办方突发奇想决定让罗杰斯杯在两地轮换举行,男女时间相隔一周。这样的做法不仅确保两地每年都有站高级别的职业网球赛事,造福了两地球迷,也为这项赛事带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味道。
今年的罗杰斯杯,男女赛事就上演风格各异网球大片。在蒙特利尔,当今世界男子排名前八的选手欢聚八强,俨然将这里升级为了大师杯的战场,这在ATP大师赛史上乃是首次。大牌球星的到齐保证了球票的销售,于是蒙特利尔站凭借了单周20多万张的球票销售量一举打破了自己保持了8年的记录。
如果说男子是欣赏巅峰对决的震撼,那么女子则是体验连续爆冷的刺激。隔周在多伦多进行的女子赛事成为了名将的梦魇,饱受争议的“一姐”萨芬娜匆匆出局,只有大满贯才提得起兴趣的威廉姆斯姐妹也早早打道回府。最后,大满贯赛颗粒无收的德门蒂耶娃和伤愈复出的莎拉波娃杀了个昏天暗地。
精彩纷呈的赛事让ATP和WTA“垂涎不已”,于是在双方的精心策划下,更多的“男女合赛”将被隆重推出。这两大管理机构也给加拿大人规划了时间表,并明确表示2011年的罗杰斯杯也将成为男女合赛。即便如此,加拿大网协仍不愿放弃任何一个城市,他们计划从2011年起罗杰斯杯将在同周举行,但仍分别安排在多伦多和蒙特利尔举行,他们称这也是“男女合赛”的另一种方式。
罗杰斯杯的成功不免让人心生疑惑,按照网球发展的普遍规律来说,一项赛事能否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很大程度需要看这个地区的网球普及度,而加拿大贫瘠的网球人口简直和这项赛事的成功相背离。
一枝独秀
加拿大幅员辽阔是个地理大国,但至少目前看来,这对网球等大多数体育运动的发展并没有很大的帮助。这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全国人口只有3,000多万,网球人口自然也不会太多。在网球运动发展较好的东南部法语地区(如蒙特利尔)因靠近北极圈,冬季寒冷而漫长,即便到7月全国平均气温也只有10度左右,这都是加拿大网球开展的不利因素。常年的低温使得红土球场也难以推广,这直接导致了从小在硬地场上训练的加拿大选手底线技术普遍不够扎实,单打竞争力大受影响。
但要仔细追究加拿大网球史上的亮点,也并非全无。历史上加拿大的本土选手曾29次在这站罗杰斯杯的前身中捧杯,可惜最后一次也只能追溯到1958年了。虽然历史的长河中偶尔也会冒出鲁塞德斯基(Greg Rusedski)这般的天赋异禀技术全面的未来之星,不过这位出生在蒙特利尔的发球巨炮也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承载起这个国家无比沉重的网球梦想。1995年,鲁塞德斯基变更了国籍,投奔了网球实力更为强大的英国。时隔两年,他在美国网球公开赛上捧得男单亚军,并被BBC评为当年的英国年度体育人物,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对加拿大网球的一种讽刺。
年复一年,加拿大网球的梦想愈发的沉重和不堪,以至于每一个微小的火种都会聚集所有人殷切的目光,这其中就包括了沃兹尼亚克(Wozniak Aleksandra)。1987年出生的她算是在加拿大女子网坛一枝独秀,2005年才转入职业网坛就已小有成就。2008年的斯坦福,她收获了自己职业生涯的首个WTA赛事冠军,也因此成为了近20年来首位赢得WTA赛事冠军的加拿大选手。从资格赛一路杀入正赛的她表现近乎疯狂,在通往决赛的道路上,先后淘汰了斯齐亚沃尼、巴莫尔、斯托瑟以及不可一世的小威,并在决赛中力压法国“妖刀”巴托丽捧得桂冠。
沃兹尼亚克的惊艳让加拿大球迷燃起了新的希望,但同时大家也都在观望,毕竟不堪的历史已经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希望和失望间淡定和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