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湖南省金融稳定报告
2009-10-15《2009年湖南省金融稳定报告》编写组
《2009年湖南省金融稳定报告》编写组
2008年,湖南经济增速较快,金融机构实力稳步提升,金融市场发展迅速,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健全,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总体来看,湖南金融运行稳健,金融稳定水平良好。
一、区域经济运行与金融稳定
(一)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1.经济总量实现突破,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8年,全省GDP达11156.6亿元,增长12.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6∶42.7∶39.7调整为18∶44.2∶37.8。
2.三大需求增速快于全国,经济发展动力较强。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50亿元,增长31.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1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9.7亿元,增长22.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对外贸易再创历史新高,达125.7亿美元,增长29.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9个百分点。
3.物价指数止升转降,通胀压力基本消除。2008年,全省CPI、PPI和原材料、材料、动力购进价格分别上涨6%、9.3%和12%。分月看,各物价指数前高后低,呈倒“V”型走势。分结构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4 .9%,推动CPI上涨5.1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扬主导CPI上涨的特征依然明显。
(二)宏观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1.需求出现收缩,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制约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2008年四季度以来,金融危机对湖南的影响逐步显现,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速开始减慢,全省银行业景气指数出现下滑,到四季度仅为62.5%;证券交易量大幅减少,同比下降40.3%;保险机构发展放缓,保费收入至9月份以来呈下降态势。随着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金融机构业务拓展面临挑战。
2.企业效益下滑,偿债能力有所降低,银行机构信贷风险值得关注。受市场需求萎缩等不利因素影响,全省工业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全年规模工业企业利润下降14%。受企业效益下降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企业和个人贷款逾期指数出现较大幅度上升,银行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前景不容乐观。
二、银行业与金融稳定
(一)银行业改革情况
1.组织体系逐步健全。2008年,随着民生银行在长沙设立分行,湘乡、桃江、祁阳三县村镇银行先后成立,湖南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到年末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8931个,从业人员99932人,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银行业服务体系。
2.全国性银行机构改革取得成效。农业银行股改进展顺利,相继完成了资产评估、土地确权和不良资产剥离等工作;交通银行由“长沙分行”更名为“湖南省分行”;邮政储蓄银行改革继续深化,全省2037个各级邮政储蓄银行分支机构已全部开业。
3.地方性中小法人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一是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制度改革继续进行,央行专项票据兑付工作基本完成。二是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取得进展,长沙市商业银行更名为“长沙银行”,“四行一社”有效资产注入得到实质性进展。三是湖南财政信托公司积极变更业务范围,并正式更名为湖南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二)银行业运行情况
1.资产规模持续扩张,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截至2008年年末,全省银行机构总资产13985.4亿元,增长23.4%,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资产总额位居前三位,占比分别为48.2%、17.3%和12.4%。
2.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提高,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2008年,全省法人银行机构通过扩充资本、增提贷款损失准备,资本充足率进一步提高。同时,全省银行机构拨备覆盖率也有所提高,比年初上升9.4个百分点。
[KG(0.1mm]
3.经营效益稳步增长,盈利水平显著提升。2008年,全省银行机构实现账面盈利151.1亿元,同比增盈43.5亿元。从收入结构看,利差收入仍是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但手续费净收入和投资收益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全年实现手续费净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46.1%,实现投资收益16.5亿元,同比增长43.7%。[KG)]
4.不良贷款实现“双降”,资产质量进一步好转。年末,湖南银行业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6.4个百分点,总体水平首次下降到10%以下。除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外,湖南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均降到了5%以下。
(三)银行业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1.不良贷款持续双降压力增大。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化,部分企业受市场形势变化影响加剧,经营困境加大,不良贷款持续降低压力增大。
2.部分法人机构抗风险能力不强。近年来,银行业中小法人机构通过增资扩股,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但部分机构资本充足率仍较低,制约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全省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水平分别比全国低1.7、0.7、10.7个百分点。
3.表外业务风险有所上升。受2008年上半年货币紧缩影响,部分银行机构表内业务表外化,年末全省银行机构表外业务风险敞口比年初增加448.3亿元,表外业务风险有所上升。
4.非法集资活动风险加大。近年来,湖南非法集资活动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正常经济金融秩序,有的已经向正规金融传导,影响地方金融安全和稳定。
三、证券业与金融稳定
(一)证券业运行情况
1.证券机构和客户数增多,证券从业人员大幅增长。截至2008年年底,我省共有证券营业部92家,比上年增加18家。年末,全省证券开户数236万户,证券从业人员3017人,分别比上年增加34.3万户、1319人。
2.证券市场融资取得新发展,上市公司培育力度加大。2008年,我省新增上市公司2家,到年底达54家。全年从证券市场融资67.59亿元,进入发审程序的共有12家公司。同时,进一步加大了上市后备资源的培育力度,其中30家已提出申请报备。
3.证券机构实力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2008年,新湖控股有限公司向湘财证券增资10亿元;方正证券和泰阳证券的合并工作全部完成,并正式更名为方正证券。通过合并重组,辖内方正、湘财和财富3家法人证券公司实力明显增强,风险分类评级有所提高,其中方正证券由C类进入A类公司,湘财、财富证券则由C类进入B类公司。
4.期货公司稳步发展,合规经营水平提高。2008年,泰阳期货成功合并苏州中辰期货;大有期货增资工作已启动。同时,辖内4家期货公司还如期完成了投资者实名制规范工作,客户保证金全部封闭运行,有效降低了交易风险
5.上市公司稳步发展,部分高风险公司走出困境。全省14家上市公司通过实施股权收购和资产重组,取得较大发展,自身实力稳步提升;部分高风险公司通过资产重组正逐步走出困境。
(二)证券业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1.证券机构盈利水平大幅降低。受股票市场持续走低影响,2008年,辖内证券机构盈利水平下降明显,其中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5%,利润同比下降60%。
2.上市公司业绩下滑趋势明显。2008年前三季度,全省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减少3个百分点。第三季度,49家上市公司实现利润16亿元,比二季度的31.2亿元下降48.8%。
3.非法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时有发生。2008年,全省共打击此类活动17起。由于非法证券期货交易活动隐蔽性较强,有关各方工作力度虽不断加大,但仍屡禁不止,给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隐患。
四、保险业与金融稳定
(一)保险业运行情况
1.行业发展明显提速。2008年,全省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12.5亿元,同比增长55.2%,增速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6.2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省级分公司7家,至年末,全省共有省级保险分公司36家,资产总额达552.7亿元,较年初增长33%。
2.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省赔付支出94.5亿元,同比增长35.7%,特别是在年初冰雪灾害中,保险业共支付赔款14.1亿元,有效支持了灾害重建工作。年末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达2.84%和459.2元,比上年分别提高0.64个百分点和163.4元。
3.公司治理更加完善。通过规范基层机构建设、强化内控监督检查等工作,切实提高内控水平,保险公司管控能力和风险防范水平不断增强。
(二)保险业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1.保险覆盖面不宽。总体来看,我省保险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对经济社会的渗透力不强、贡献度不高。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看,我省分别比全国水平低0.8个百分点、277.8元。
2.作用发挥不充分。2008年,全省保险业累计赔付与给付虽有所增长,但在我省重大自然灾害补偿中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在年初冰冻灾害中,保险赔款仅占全省直接经济损失的2.08%。
3.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一些公司经营理念存在误区,服务水平和质量不能适应业务快速发展和保险消费者的迫切需要。从产品来看,同质化问题严重,产品数量虽多,但适销对路的较少;从销售来看,销售队伍整体形象不佳,诚信状况不容乐观。
4.寿险退保风险值得关注。2008年,湖南寿险业务的井喷式增长主要来自投资型银保产品带动。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将影响到此类产品的投资收益,一旦客户心里预期难以承受或销售中存在误导,随时有可能引发退保。
五、金融市场与金融稳定
(一)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1.同业拆借市场重趋活跃。湖南省金融机构银行间同业拆借交易量经过前两年萎缩之后,2008年重新趋于活跃,全年增长5.6倍。从资金价格来看,上半年震荡上行,但下半年开始回落,12月份仅为1.19%,比6月份下降163个基点。
2.债券市场成交量不断扩大。2008年全省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成交额同比增长126.3%,其中债券远期业务从无到有。通过债券远期业务,金融机构有效管理了市场风险,实现了套期保值。
3.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大幅提高。湖南省银行间外汇市场成员仅长沙银行一家。2008年,长沙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累计交易金额折合25318万美元,同比增长65.6%。
4.黄金市场稳步发展。其中场内交易量稳步上升,株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累计交易黄金同比增长11.8%;纸黄金交易较为活跃,全省纸黄金业务交易同比增长近9.3倍。
(二)金融市场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1.市场发达程度不够,业务分化现象严重,交易活跃的机构相对集中在长沙、湘潭等城市,绝大多数成员长期未开展业务,富余资金运用渠道受到约束。
2.由于缺乏监管手段和信息渠道,基层人民银行对辖内市场成员监管相对薄弱。
3.省内地下炒金、炒汇现象有所显现,应通过立法明确监管职责,及时予以处理,规范市场行为,化解市场风险,保护投资人权益。
六、金融基础设施与金融稳定
1.金融生态建设持续开展。全省各地切实推动市(州)整体创建,各地形成了大力打击逃废债务和清收国家公职人员欠款的良好氛围。同时,尝试构建金融生态发布机制,并对株洲市辖内五县(市)进行了评价,评估报告在《株洲日报》整版发布,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2.征信系统建设向纵深推进。为全省38632户以前未与银行建立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全省13家公积金中心实现了联网查询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启动了第二批信用信息数据归集工作,信息归集部门增加到38个;信用信息在政府采购、招投标、公务员评优评先等领域中的应用逐步扩大,全社会信用意识不断增强。
3.支付结算环境逐步优化。积极推动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在我省顺利上线运行,并在全省建立了支票影像业务退票报告制度;开办银行本票业务,试点开办商业承兑汇票质押贷款,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业务顺利拓展到邮储银行网点,会同省公安厅开展联合整治银行卡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4.反洗钱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反洗钱覆盖面从银行业金融机构拓展到证券、保险、信托、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反洗钱非现场监管系统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运用,全年人民银行共收到346家金融机构的反洗钱非现场监管信息报表,并对16家金融机构进行了风险提示。
5.反假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推进反假网络建设,全省已建立反假货币宣传站2494个,其中城市社区542个、乡镇1952个。同时,加大对制假活动的打击力度,全省公安机关破获假币案件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人。
6.区域金融稳定信息共享机制逐步完善。各金融监管部门通过交流和协调,逐步建立了“金融稳定形势分析会议制度、金融监管信息交流制度、联合开展专题调研工作制度”等制度,维护金融稳定的整体合力不断增强。
七、总体评估
2008年,湖南金融体系总体运行稳。首先,从金融运行的宏观经济基础看,全省经济发展基本态势良好,增长动力依然较强。其次,从金融运行的微观主体看,银行机构资本实力不断增强,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逐步提升;证券机构经过综合治理后运行平稳,风险分类级别逐步提高;保险机构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社会保障功能日益发挥。另外,从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看,征信系统和支付体系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外部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虽然区域金融体系保持稳定健康发展态势,但经济金融运行中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银行机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流动性风险有可能逐步暴露,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风险化解工作难度加大,保险机构服务水平及退保等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