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多视角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素养
2009-10-15杨淑芹
杨淑芹
实验是化学的特点,也是学习科学的一个重要方法。任何一个新的学说、理论的建立都要经过大量的、反复的实验来验证。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起到加工知识、自我增长知识的作用,而且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验能使知识变得鲜活起来,进入到生命领域、情感领域和人格领域。这就要求我们多视角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素养。
一、通过演示性实验,培养学生规范性操作的动手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规范性操作的基础。准确而有效地进行课堂演示实验,不仅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中起着示范作用,而且也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从而更好地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深化,因此,在操作时一定要注意规范性。对于实验难度较大的(如实验装置比较复杂或实验中使用剧毒药品和学生操作有危险的实验)这类实验必须由教师演示,力求操作规范化,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对于实验技能难度较小,要培养学生的规范性操作能力,应该多让学生上讲台演示。学生在台上操作时,台下的学生一定能认真观察,找出在台上的学生操作错误的地方时学生表现得更积极,使一些被学生认为是无所谓或被忽视的常规操作(如试剂的取用,取量的多少,试管夹持,一般加热等等)被及时发现,及时纠正,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如果学生出现某些不规范的操作,教师也要及时引导、纠正错误的操作,当然也可以让台下的学生来纠正。学生操作时,如果学生的操作规范,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演示性实验,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通过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和合作交流能力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的核心是探究。科学探究是将科学发现过程简捷的重演于课堂,让学生参与发现、探索、研究的过程,让学生体验作为学习主体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的乐趣,探究过程使学生自行获取和运用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的理解。
探究活动中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相互取长补短,从探究过程中学会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气氛,能提出论据,回答疑问,进行开放性的讨论,对彼此的科学解释提出批评和质疑,学会放弃错误观点,接受更合理的科学解释。通过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在探究活动中各有所长,使知识和技能互补,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三、通过微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绿色化学意识
微型化学实验,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微型化学实验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尽可能地使用身边廉价易得的物品作为替代品,自制改装实验仪器,自主开展实验,从而实现自己动手创造条件开展实验,易于实现人手一套,方便人人动手、时时动手、处处动手,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动手机会少的问题。此外,微型实验节省经费、缩短时间、操作简便安全、现象明显、污染小,教师可以放心地让学生一人一组做实验。通过亲手做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绿色化学作为在化学化工领域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举措日益受到关注,其目的在于把化学品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绿色化学是新世纪化学发展的方向,能改善实验室环境。开展微型化学实验可大幅度地减少有害废气和污染废水的排放,有益于师生的健康。在进行无机、有机实验时,特别是制备实验,经常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严重污染周围环境。改为微型化学实验后,实验用量只有常规用量的十分之一。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是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渠道。
四、通过开展有趣的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勤思考、爱动手的良好习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化学事事在,时时在,只要多留意,善于思考,就可以用我们所学的基础知识介绍许多生活现象,也可以用所学知识指导我们的生活。如炒菜时为何既放酒又放醋?如何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如何鉴别是羊毛织物的材质?在严寒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盐水、食醋却不会结冰,这是为什么呢?等等。教师要鼓励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看到的现象,这样学生在应用、解释问题时就会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勤思考、爱动手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