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捉鬼的三个扮鬼的

2009-10-15易立竞

南方人物周刊 2009年41期
关键词:周迅风声李宁

卫 毅 易立竞

黄晓明,被动的恶魔武田

《风声》有点像杀人游戏。我是主持人,揪出来一个杀一个,杀错也没办法。我玩过杀人游戏,还挺厉害的,喜欢当杀手,杀人于无形。那个“老鬼”一定是杀人游戏的高手。

对于整部戏来说,我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场面,我不能让他们的情绪来左右我,而是让我的情绪来左右他们。所以这部戏里我是敌不动我不动,敌动我也不动,不露声色,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接戏之后,我看了几部谍战片。《色│戒》、《幕后女英雄》、《黑皮书》。我挺喜欢《幕后女英雄》,那里边的反角,一个德国军官,内心其实蛮复杂的。

做间谍是很残酷的事。可能要隐姓埋名,可能要被人误会、忍受屈辱,然后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去窃取和传递情报。这是全世界最吃力不讨好的职业,但是一场战争的胜负往往就取决于这样一两个人。

《风声》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较量很棒。如果再赋予恰当的历史背景,就会是一部很好看的片子。我给自己在这部戏里的表现打80分吧。现在再让我去演,一定会演得更好。但对我来说这次是个突破。

我从来没有演过武田这样的反派角色,毕竟他是个日本侵略者,心理上有点障碍,有点接受不了去演一个日本人,我痛恨当年日本侵略军的行为。但对我演的这个人物,我很同情。他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明明就不喜欢战争,但他要报效他的国家,也要维护家族的尊严和荣誉。

你们看到的影片其实是剪了一条线的,如果有这条线,大家就会更清楚武田的情绪。除了要审查这些人之外,他还要去挖隐藏在裘庄的金子,他想要戴罪立功。那样就更复杂了。后来因为片长关系剪掉了,很可惜。

我跟周迅那场戏挺难的,拍了好些版本,现在我也不知道最后用的哪个版本。导演喜欢一下从头拍到尾。跟李冰冰那场戏也是,为了堆积气氛和情绪,拍了很多条,冰冰为了让自己情绪比较准确,喝了很多酒。我也喝了,这是让自己容易投入的方式。

通过这些戏,我在找自己合适的位置,《风声》可能会让大家看到跟以前不一样的黄晓明。

对我而言,这部电影可能是一个下定决心往大银幕迈的转折点。之前错失了太多机会。因为以前觉得电视剧可以卖到海外,很好。这个戏让我知道,中国的电影也开始了。

张涵予,“水”很深的吴志国

刚开始让我演伪军特务处处长王田香,戏最多,也最出彩,可我看完剧本后,还是喜欢伪军剿“匪”大队长吴志国。刚开始时吴志国似乎跟这件事没什么关系,隐藏得很深,但整个过程中变化很大。

我看过原著。小说里边吴志国是个简单粗暴的军人。在电影里,我把他表现得阴冷、铁血。昨天有人给我发了条信息,他看完了《风声》说,“涵予,《风声》里受刑的那场戏,可以载入中国电影史。在中国电影的受刑镜头里面,没有出过这样的表演。”

针刺的那个镜头,当时没有任何可借鉴的。我专门请教过两位懂针灸的老中医,他们也都不知道,说平常扎下去都很舒服。我问他们,要是扎错,血液不畅呢?他们说那直接就断气了。导演也不知道怎么演,“自己去想象吧”。我说那好吧。第一根针扎进去怎么疼?不能简单地叫唤,肯定不对。生不如死?怎么表现呢?真是很麻煩。

但相对谷子地(张涵予扮演的《集结号》主角)来讲,这个角色轻松多了,因为这是群戏。一个演员一生中很难碰到《集结号》这样的电影,要碰到你就成了。冯小刚说,这部电影都可以叫“谷子地的传奇”——独角戏。

《风声》的重点并不在这个人身上,更多是说顾晓梦和李宁玉两个人。几位主角在电影里头飙戏,表现都不错,要有人掉链子,这电影就没法儿看了。

演戏这事吧,别太自信。过了多少年再聊起来,有的东西还能有印象,有的东西别人早记不住了。我希望100年后聊起中国电影,会有人说,“过去中国电影里出过一个谷子地,是谁演的,出过一个谍战片叫《风声》,有一个吴大队长,是谁演的。”这个是我追求的,就奔这方向去吧。

我跟年轻演员说起这些,他们觉得我说得很有道理,但转头就忘。谈什么文化积淀,这个社会谁还提《风声》里的那种荣誉、信仰、理想呢?现在年轻人对古代中国了解最多的就是清朝,还都是从电视剧里看来的。对于有抱负的演员,中国的历史、文化、 思想,都应该稍微学一学。

李冰冰,被牵连者李宁玉

我喜欢和周迅那场13分钟的对手戏,喜欢那个没停顿的长镜头。

拍那场戏前一天晚上,我没怎么睡,早上5点半就起来了,从涿州驱车去八宝山,7点半得参加大学同学李钰的葬礼。我看着李钰躺在那里,穿着婚纱一样的衣服,忽然觉得很恍惚:人就这样死了么?我流了很多泪,我们才将近中年,就有同学开始离去了,像做了一场大梦一样。

9点多回到片场,大家已经在准备了。这是一场大戏,所有东西都准备好、我和周迅上场时,已经快晚上7点了。

这场戏就两个字:折磨。折磨的过程当中还挺high的,人有时候是很贱的动物,有被虐心理。我觉得那天有如神助,演飞了,拍了3次,一次比一次饱满。

对我的角色来说,这是整部戏最悲情的一幕,也是人物心理活动最复杂的一幕。我的对象是周迅介绍的,我和她情同姐妹,最后发现这都是利用。亲情、友情、爱情都背叛了我。

为这场戏我喝了酒。演完老高(导演高群书)发短信给我:一斤小刀(黑龙江的一种酒),祝你进入表演的化境。

那场戏拍了几千尺胶片,整部《风声》拍了40多万尺,一般一部电影是几万尺。

黄晓明折磨我那场戏是另一场好戏,用掉了15000多尺胶片。拍戏前没人给我说戏。我想,这场戏要脱衣服是真的还是假的,这是个大事啊,怎么没人找我谈啊?

到现场之后,导演说,你们俩演吧。我们就真的演了。我觉得就在那一刻我跟李宁玉这个人在精神上融为一体了。任何一个人,在那样的情况下,已经到达了尊严的底线。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天体物理系的李宁玉极其清高,有精神洁癖,是一个远离权谋、远离战争、独善其身的人,她能忍受这样的酷刑,是为了她的爱情。

昨晚做梦抽烟了。《风声》之后没抽过一根烟。我觉得烟抽得最好的是结尾,面对张涵予扮演的吴志国时,哆哆嗦嗦抽的几口烟。吴志国既不是我过去的战友,也不是我的伙伴,我们只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一起做了些事。

我不愿意将电影和原著对比,电影版里的李宁玉是完满的李宁玉,最悲情,最能体现那个时代“人”的气质。不管是共产党人,还是国民党人,为着自己的“权”、“利”、“义”这3个字在做事情。她做了那个时代有血有肉的中国人所能做的。

她是一个无辜者、被牵连者,同时是一个非常有风骨的人,对这个世界心灰意冷时依然选择以自己的方式生存下去。把善意的欺骗当真了是很可怕的。这种欺骗后面隐藏的是利用,要是阶级、政党方面的利用,带来的伤害就太大了。在混乱的年代,信仰和道德,你尊重哪一个,选择哪一个?每个人内心都要经历这种考验。

周迅,顾晓梦像一头斗牛

《风声》里有智慧,还有一种深远的情怀,我觉得有些东西得看第二遍才清晰。

顾晓梦和吴志国那两场戏很难忘,我没演过这样的戏,像周伯通一样,一手画方一手画圆。顾晓梦在跟吴志国接上头后,通过制造内讧有了到房间道歉的机会。这两人的矛盾产生之后,其中就有一个人可以出去了。他们用了自己瞬间想到的最稳妥、最准确的方式。这不是开玩笑,关乎生死呵。如果没办法把消息传出去,还会死更多的人。

作为间谍那种精神压力,我没法体验,只能想象。我觉得他们的思维就像推多米诺骨牌一样,有一个稍微放远一点就不行了。比如说,顾晓梦跟王志文演的王田香的那个对话。王说你想一下,那天下午有什么不同?然后她那个眼神这样飘一下。她要演给王田香看的,是人的下意识的反应。最近有一个电视剧叫《Lie to Me》,里面说到了人说谎时的身体语言,那是人最本能的反应。

《风声》里传递消息的过程,其实都是顾晓梦一开始铺好了的。李宁玉是顾晓梦一早就设定的一个目标,和她是好姐妹,而且给她介绍男朋友,是对她好,同时也在利用她,而李宁玉又是个精神那么干净的人。其实作为地下党人的顾晓梦和作为日本军官的武田对李宁玉用的办法是一样的,都是利用了精神层面的东西。

顾晓梦珍惜生命,但她必须做抉择,这涉及到对人的伤害,所有这些她都看得见,她似乎没感觉。但她真的没感觉吗?不可能。她不是机器人,一定有七情六欲。她通过自己做的事获得精神上的巨大愉悦,但她同时也失去很多东西。比如说,她模仿白小年的笔迹,对他进行诬陷,导致他被折磨死。我觉得正常人不会去干这种事,毕竟人家也是生命,为你死了。但她只能这样做,只能做那个最现实的判断。对于信任她的李宁玉,她有道德上的亏欠。

特别巧的一件事:我在看剧本时,正好看到电视里放西班牙斗牛的纪录片。我觉得顾晓梦那个命,和那头牛很像。明知道会被扎死,还是不能不去斗。

顾晓梦在旗袍上留下记录,说我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谅我此刻的决定。我觉得对顾晓梦来讲,她的炼狱,不是她受了刑,而是如果失败了,会死更多人。另一个,因为自己的信仰导致其他人死去或受到伤害,同样是一种炼狱。

猜你喜欢

周迅风声李宁
回望祖山图
“导演,你是对的!”
“导演,你是对的!”
柳林风声(节选3)
柳林风声(节选2)
柳林风声(节选1)
Progress in quantum well and quantum cascade infrared photodetectors in SITP∗
周迅:天才,自带拨乱反正的能量
跌宕起伏“李宁”
风声浸我心——《柳林风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