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教育与博物馆
2009-10-14朱宏秋
朱宏秋
早在先秦的文献典籍中就有了“乡”“土”连用的说法。《列子·天瑞》中有“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何人哉?世必谓之狂荡之人矣”,这应该是目前所见文献中“乡土”一词的最早记载。“乡土”主要作为“家乡”讲,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它常常指的是某人生活的自然地域,而并不限指其范围大小。
乡土包含了三大要素,第一是人,第二是一定的区域,第三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乡土文化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人的发展过程是起始于他的生活环境,然后由近及远、由简到繁地逐渐建构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社会学习、观察学习离不开社会环境,有效的教学应当注重儿童的学习内容与其原有知识、经验的相关性。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也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是他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可见学生最熟悉的乡土知识在其认知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学必始于乡土,而后可通于天下。乡土教育被正式纳入国家学制始于晚清,光绪二十八年七月颁布的“壬寅学制”,把乡土教材纳入教学内容。今天,要培养积极、睿智、民主、了解历史的青年一代,除了依靠学校,博物馆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博物馆的文物、文献等展品具有天然的人文教育功能,它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造就健康的人格,是一种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施教。
一、博物馆的乡土教育能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爱国主义热情
大多数人对本乡本土的历史、民俗、名胜古迹、传说及宗教信仰等非常感兴趣,而且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是对乡土深层次的理解却未必为大多数人所掌握。而博物馆却真实而直观地再现了乡土的历史遗存和文献,对于人们了解各种乡土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理解更大范围内的历史现象和现在的生活事件,都有巨大的帮助。例如,河南博物院的“中原丰碑”的陈列,以详实的文物和资料,生动再现了河南人民在1840年以后不屈不挠的斗争历程,真实记录了活跃在中原大地上的先烈们气壮山河的感人事迹。再如,展厅里烈士代表的图片,向人们诉说着中原大地养育的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勇士,杨靖宇、彭雪枫、吉鸿昌以及宋学义等留下姓名的和更多无名的英雄,他们以身殉国,但精神不朽。这无疑会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对乡土及家乡人民的热爱。家与国的关系十分密切,一个人最先熟悉家人,然后是家乡,再逐步扩大到祖国。爱国之道,始自一乡。博物馆清楚地标示着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这足以满足人们对乡土历史的兴趣、渴望,从而激发爱国的热情。
二、博物馆是实现乡土教育目标的最佳实践活动基地
乡土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自幼养成对乡土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的关心与观察,培养其关怀社会的情操,并开启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好奇心与兴趣。博物馆是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物证,与乡土相关的展品在博物馆的陈列是不可缺少的,对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和高尚的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河南博物院的主要陈列“河南古代文化之光”,按照不同时期不同文明和文化发展的顺序,展出了河南境内出土的文物。给学生印象最深的是河南省南召县出土的杏花山古猿人牙齿化石,化石的存在表明,在距今约五六十万年前,中原地区出现过原始人类。还有那些粗糙的打制石器表明,我们祖先生活的旧石器时代,是一个人类用双手开始同大自然进行搏斗的时代,那个时代发展缓慢而又惊心动魄。当时的人们生活极其艰苦,手中只有粗糙的打制石器和竹木棍棒,以火驱赶野兽,艰难维持着生存。这样的陈列自然能开启了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好奇,从而思考今天的文明是如何发展和传承的。另外,博物馆浓郁的文化氛围、文物的意境之美,都能陶冶学生心灵,使他们能够从浮躁走向宁静,由现实走向理想。博物馆没有理论说教,没有身心束缚,只有学生平等共享的精神乐园,它是启人心智的终身教育场所,这恰恰与乡土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河南博物院)
(责任编辑:乐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