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研修网促进教师反思教学

2009-10-14白彬华

中国教师 2009年15期
关键词:校际诊室研修

白彬华

随着西城区网络研修活动的开展,小学美术学科通过不断地研究与实践,开发研修网的多种功能,摸索出了一些利用研修网促进教师反思教学的模式与方法。

一、研修网搭建的教师反思教学平台

研修网小学美术协作组自建立以来,通过多年的实践和努力为广大教师搭建了“教研之窗”“教学诊室”“课外辅导”及“专题讨论区”等教师之间互动的平台。这些平台具有教学参考、课题研究、信息交流、互助探索等诸多功能,本文着重从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这一功能进行论述。

1.“教学诊室”——引导教师深层次反思的平台

研修网美术协作组中,我们利用“教学诊室”引导教师进行深层次的反思。

(1)细化诊室栏目——创设教师对同一问题从多个层面进行反思的平台

针对教师教学中反思的深刻性不足,在2005年建立“教学诊室”的基础上,2007年进一步细化了“教学诊室”栏目,设立6个子栏目,各子栏目分别引导教师对同一问题多层面多角度进行反思。

(2)个人自诊——创设教师了解深层反思的过程和方法平台

在教学诊室栏目中,引导教师对网上已有的教案、课件等资源进行诊断,提出存在的问题,进行层层深入的剖析,并像医生一样开据“治疗的药方”,使教师通过对诊室资源的学习,改变盲目下载的习惯。让教师了解到一个好的教案、一个成功的课件反思的历程与修改的过程,感悟深入研究教材、反思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如,在如何提高高年级国画教学实效性研究中,全区做了第九册《京剧人物》的研究课。做课前,教师与教研员多次备课,并在区教研组和跨校组活动中,与更多教师共同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探究,不断反思,找到最佳教学方案,并把先后四次的反思成果上传研修网教学诊室栏目中以供广大教师学习。

(3)集体会诊——搭建同伴互助群体反思的平台

我们还引导区内教师在“教学诊室”中对同一节课,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从不同角度进行反思。教师之间思维的碰撞,不仅使提供资源的教师受到启发,还会引发更多教师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以中国画课《笔墨游戏——荷花》为例,一位教师在“作业诊室”中提出她授课后的困惑: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应该达到怎样的作业水平?同时,这位老师还提交了部分学生作业,请求大家给予诊断。大家群策群力,各抒己见,不仅对“问题作业”进行诊断,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诊断处方。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集体会诊对于一线教师的教学研究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促进了教师们形成反思教学的习惯与能力。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仅“教学诊室”中的“作业诊室”一个小栏目就接诊42例个案,涉及到绘画及工艺等不同课业类别,涵盖六个年级中的部分教学内容。参与者中既有教研员、区内骨干教师,也有不少普通教师。网络浏览、下载共计两千余次,由此可见,教师们对于“作业诊室”给予了很大的关注。

这项工作也丰富了美术协作组中“教学诊室”的内容,仅一年之间,教学诊室上就传了反思后的课件、教案等一百四十余个,引导教师批判性地使用网上的资源,在反思中不断地进行网上资源的再创造。小学美术协作组利用教学诊室的集体会诊形式搭建了同伴互助、群体反思的平台。

2.专题讨论区——引导教师多角度反思教学的平台

小学美术协作组的专题讨论区中,对教师提出的在教学反思中遇到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充分交流,有时会达成共识,有时又会展开辩论。在这个区域里,每一个人都是主人,可以畅所欲言。在交流中不仅解决了教学问题,同时也拉近了教师间的距离,拓展了教学研讨的时间和空间。

二、利用研修网促进教师反思的模式

1. 循环反思模式

在网络研修中利用“教学诊室”进行反思性教学研究,并将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就形成了一个循环的研修反思模式。

在教学诊室中,教师们通过上网浏览、下载分析等方式,进行校际间教学资源互通、共享与交流,在反思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再将反思后的效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从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反思;然后再将自己及组内研究成果上传研修网,资源共享,进一步促进全区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学诊室”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反思模式。(如图1所示)

2.交互反思模式

(1)网下的交互反思

在网下,教师个人反思与同事一起观察教育实践的集体反思相交互,他们就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对话、讨论,即使出现认识上的冲突,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的机会。

校际组、教研组的教师在组长的带领下,在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的修改与使用、学生作业分析、课后反思这几方面利用“教学诊室”的资源进行反思,搜集整理“诊室”中与自己所教教材相关的内容,进行集体学习。这些资源对于教师们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利用这些资源,教师们对教学内容、方法不断思考,认真细致地进行课前预设,使备课更加深入,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2)网上的交互反思

教师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诊室”或“专题讨论区”提出来,以期获得大家的帮助。如,将学生的“问题作业”上传至“作业诊室”,同时附上自己本节课的教案和问题,以期得到大家的帮助,探寻如何让学生完成高质量的作业。这就形成了“作业诊室”的交互作用模式。(如图2所示)

这种交互作用模式下的“教学诊室”更加彰显网络研修的优势。

3.双元结合的反思模式

“双元”在这里指传统教研与网络教研两种研修维度。开展网络教研是在传统教研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网络优势,提升研修的质量和效益,网络平台上的研修内容可以看做是传统研修实践内容的进一步延伸。网络教研和传统教研的目的一致,它们之间优势互补。(如图3所示)

三、利用研修网的反思教学平台,形成教师反思文化

文化是人们的信仰、意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总和。网络研修环境下的教师反思文化内涵体现在:教师反思的学习共同体文化、教师反思的校际交流文化,教师反思的生态文化。

1.形成了教师反思的学习共同体文化

西城研修网小学美术协作组,逐步形成了有实际意义的区域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中,网络研修活动不但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通过“教学诊室”“专题讨论区”这种多层面、多方位的互动研究,更加强调教师之间的智慧互通,教师之间彼此的交互作用对其认知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围绕当前学习的主题进行讨论交流,各自形成自己的判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分享各自的想法。这种交流合作加深了大家对问题的理解,同时也引发教师对各种理解的批判性评价以及对自己原有想法的进一步反思。研修网有利于教师个人开阔视野与自省;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沟通与合作;有利于教研员、骨干教师进行专业引领;有利于教师反思能力与科研能力的提高,在共享集体智慧中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形成教师反思的学习共同体文化。

2.促进教师反思的校际交流文化

反思不仅仅是个体的行为,也是群体的行为。利用研修网的反思教育平台,教师们通过校际组反思教学研讨等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活动,打破了个人反思的局限性,逐步形成一种校际交流文化。

(1)创设教师群体反思教学的氛围

为了在区内创设反思教学校际交流文化的氛围,区小学美术教研室号召各教研组、校际组充分利用研修网的教学诊室,引导大家进行反思教学。在各组网上、网下双元结合进行反思教学的基础上,全区组织“校际组反思教学交流会”,会上,各组介绍了反思教学的方式、反思教学的内容、反思后的教学成果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形成了区内小学美术教师人人重视反思教学的氛围。

(2)教师群体反思教学,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反思教学能力的增强,促进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在参与研修网反馈调查的66名教师中,有62位教师都能将网上下载的课件结合本校学生情况进行修改,然后在课堂教学中使用。

3.创设教师反思的生态文化

研修网小学美术协作组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学习、自由开放的空间,逐步创设了有利于全区教师反思教学的生态文化环境。在该环境中丰富了传统教学研究方式,使研修结构从封闭变为开放。网络资源经历了从被教师单纯索取到不断经过教师反思、修改、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之中把教师置身于动态生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新的具有批判性反思的思维方式,建立起教研员及教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人际关系,促进了每一位教师主动的、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责任编辑:张瑞芳)

猜你喜欢

校际诊室研修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午后的诊室
长三角地区“戏曲进校园”校际联盟在上海市金山区授牌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新开的诊室
常州高职园区校际体育课程教学资源配置现状及共享分析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
社区医生更应重视检测非诊室血压
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