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有声:针对农民工子女的融合教育行动研究
2009-10-14张莉莉
张莉莉
武汉市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大城市,流动人口的比例较高。为了给农民工提供更好的就业支持和生活安置,武汉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性政策。与此相呼应,武汉市教育局在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上也进行了很多制度化的探索。为了深入总结该市的成功经验,教育部——世界银行“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项目”在武汉市汉阳区开展了一系列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为目标的政策创新和实践探索活动,融合教育是其中的重点。从概念上看,融合教育就是要把每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融合到现代学习活动之中,融合到现代社会之中。本文以此为背景,介绍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一凡老师在武汉市德才中学七(7)班进行的融合教育行动研究。
一、行动研究的背景
德才中学是一所以农民工子女为主体的初级中学,倡导融合教育是该校一贯的教育理念,学校为此还开展了单独编班和混合编班的实验尝试。德才中学的融合教育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我来自农村,我很优秀!”“尊重、平等、欣赏、融合”。为了深入探索在班级层面开展融合教育的具体策略,王一凡老师以行动研究者的身份走进了德才中学,成为一名农民工子女班的副班主任及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任课教师。作为教育部—世界银行合作课题的重要参与者之一,王一凡老师的研究成果为整个项目提供了宝贵的案例经验,也为相关理论探索带来了一定的启示。本文以王老师的项目研究成果《花开有声:我在农民工子女班当副班主任》一书为素材,并结合项目组在武汉进行的相关调研,对王一凡老师针对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问题在课堂层面进行的实践进行总结与分析。
二、问题情境与干预策略
王老师在《花开有声》的前言中写道:“历时一年的一线教学实践,给了我走近、了解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机会,并为实施系列干预策略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王老师既是实践者也是研究者,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他是一个负责任的班主任;与此同时,他还始终在分析反思农民工子女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王老师和七(7)班的班主任赵老师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每当遇到困难,赵老师都会及时和王老师交流;而赵老师所具有的一线经验也在解决问题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总体来看,这项班级层面的行动研究发现并解决了以下问题。
1.农民工子女自信心不足
七(7)班一共有47位学生,来自5个省24个州县。王老师发现,这些孩子在对于家乡和自身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
首先,尽管孩子们内心里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乡,但因身处大城市,能处处感受到城乡的差别,内心又会有冲突感,不敢将自己对家乡的感情表现出来。王老师就利用讲授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机会,让大家共同仿编教材介绍自己的家乡,并组织了“美丽家乡”展示会。之后,班里又开辟了“美丽家乡”园地,以展示孩子们对家乡的眷恋,很多孩子都惊喜地发现原来自己的家乡也很美丽。事实上,融合教育的核心就是要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尊重多元文化的环境,让他们增强对自己的积极认识,进而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其次,“农民工子女”的身份也让孩子们产生了不如城市学生的自卑感,主要表现在行为比较拘束,胆子也不够大。王老师认为,孩子们自身还有些胆怯,而集体亮相有助于提升他们展示自我的勇气,于是安排了集体晨跑活动。刚开始同学们还能自觉参与,但很快一部分同学就坚持不住了。王老师和班干部商议后,举行了这样一次讨论会:“人生的路上,能不能停下我们的脚步?是什么羁绊了我们前行的脚步?”当知道有的同学是怕别人嘲笑他们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时,王老师告诉大家“操场犹如人生赛场”。他感觉到,集体晨跑能激发起大家的上进心和拼搏精神。
当“美丽家乡”成为教室墙面上的一抹亮色,集体晨跑也成为校园中的一道风景的时候,孩子们对自己的看法也跨越了一些常见的刻板印象,开始从自卑拘束转变为自信大方。初来学校时,同学们不敢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于是王老师倡议:凡是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大家都用掌声给予鼓励。随着掌声的不断响起,同学们慢慢建立了自信,而且“这种自信不断地相互感染,彼此传递”。再有,当看到同学们只在班级前面的空地上打羽毛球,而不敢到教学楼前面的广场上玩的时候,王老师就和大家一起玩。并且在玩的过程中,自然地将场地范围扩大。王老师认为:“他们扩大的不仅是打球的边界,还有心灵的半径;他们缩短的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更是与老师、与城市学生、与这座城市的心理距离。”
王老师发现,从形成集体归属感再到每个人都找到自信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应当说,是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带给每个人自信,这对于初到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尤其重要。
2.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差问题
王老师在书中提到了令人担忧的作业现象。如初一上学期,尽管老师们付出了很大努力,但班上抄袭作业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而且作业的完成质量也不够好。寒假开学后,老师发现四门功课都没有完成的有19人,还有5人的作业是请人代写的,另外有3位同学竟然将作业本撕了。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和每个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如对于三位作业本被撕了的同学,王老师首先弄清楚真实的原因。他和班主任赵老师没有过多批评这些同学,只是要求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补上自己的作业。当同学们都完成了寒假作业后,班里召开了“我们的寒假作业”主题班会,分享了大家在此过程中的想法和思考,也奖励了作业写得好的同学。之后,同学们对作业的态度逐渐地发生了改变,作业的完成情况也比以前好多了。这个案例显示,一些农民工子女课外得不到父母在学业方面的督促和帮助,教师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况多和家长沟通,帮助学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
另外,有些学生在家乡没学过英语,来到武汉后在英语学习上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也有一些学生是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了困难。这些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致使班里的课堂纪律一度出现了问题。一位同学在周记里写道:“老师,我不想上课说话,但是管不住自己,因为数学与英语我听不懂。”还有学生说:“老师,其实我也很难受。”这些话语引起了王老师的思索,他认为应当针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需求提供分层学习机会,而且要给予学业困难学生更多的关爱和鼓励。
3.自我身份认知上的困惑
王老师了解到,班上的47位学生,有9位在武汉市读的小学,16位是在家乡读的小学,其他的则随父母辗转过很多个地方。王老师上历史与社会课的时候,发给每个人一小张白纸,请大家绘制一张自己的名片,要求是:“让我们彼此一下子能认识对方,并留下深刻印象。”同学们设计的名片各有特色,有的是一首打油诗,有的是一幅画,有的是对未来的畅想。一位叫阿娟的女孩首先介绍了自己的名片:“我在上面画着星星、月亮、太阳与‘0,星星代表我妈妈,她每天要起来很早去卖水果;月亮代表我姐姐,她每天都要学习到很晚;太阳代表我爸爸,他是一个泥瓦匠,他给别人造房子,遮风挡雨,也是我们家的支柱;‘0则代表我自己,现在不能给家里做任何事,学习也没有搞好。”说完后她就低下了头。这时教室里响起了同学们的掌声,王老师问大家:你们为什么给阿娟掌声?有的同学说,“她第一个介绍自己的名片”,“她的名片很有创意”。也有人说,“她深知父母的不容易”。王老师顺势解读了自己对“0”的看法,认为“0”的意义很丰富,它可以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也可以是一个新的开始。而阿娟今天第一个发言,就是实现了“0”的突破,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农民工子女一般来自多子女家庭,而且家庭的生活负担比较重;来到城市后,能更深切地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甚至也会对城乡差异产生更为具体的感受。这些变化会对他们的自我认知产生影响,其中既有积极的方面,也会有消极的地方。以阿娟为例,她对于家庭的爱和责任是同龄的城市儿童不具备的,但与此同时,她也背负着更大的压力。
王老师在实践中感觉到,农民工子女来到城市后,还可能会因为与父母的代沟问题而产生一定的怨恨情绪。如同样是过生日,家庭条件好的家长会给孩子庆祝一番,但有的父母却忘记了自己孩子的生日。面临这样的情境,一些孩子心理上会有冲突感,甚至会对父母产生误解。
另外,王老师发现,自己的班上有30位男生,17位女生。女孩子们普遍觉得自己的父母重男轻女,家中存在男孩子被娇宠、女孩子家务负担重的现象。对此,王老师提出了“穷,不养娇子”的观点。王老师还有针对性地对男孩子进行了劳动技能教育,并通过班会提醒家长改变自己的教养观念。
以上实例说明,农民工子女的自我认知过程有其独特性,而且心理上也会有比较强的冲突感。教师要敏锐地发现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帮助学生悦纳自我及其家庭。
4.与城市的融合问题
王老师发现,同学们虽然来到了武汉,但活动范围比较有限,对城市资源的利用更是不足。为此,王老师利用自己的各种朋友资源,拓展了孩子们了解武汉、接触武汉市民的机会。如组织大家游览华中科技大学,请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家交流,安排公益电影。在七(7)班教室的墙上还贴着一首诗:“身上穿着破棉袄,一直往前跑……不要害羞,越过沙丘,前面就是绿洲。”这是电影《乡村女教师》中的一首诗,是王老师的一位书法家朋友送给同学们共勉的。
三、融合教育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在课题组的基线调查中,很多老师认为农民工子女最有优势的地方是吃苦耐劳、自理能力强、节俭;最不足的方面是见识少、自信心不足、交际能力弱等。王一凡老师在行动研究之前对七(7)班开展的心理健康调查也显示,学生们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学习焦虑感比较强,交际能力也比较差。针对这样的情况,融合教育实践需要解决学生与自我、家庭、班级、社会的积极互动问题。
1.尊重并接纳学生的多样性
与普通孩子相比,农民工子女有着不同的就学和生活经验。如果将这些经验看做教育资源,就会挖掘出很多有价值的内容。王一凡老师的成功之处,恰恰是尊重并接纳了学生们的多样性。他所设计的“美丽家乡”展示会,给自己做名片活动,甚至他对于学生没有按时完成寒假作业的处理办法都反映出一个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理解和关爱。另外,教师也要意识到,农民工子女的家长也有其特殊的优势。农民工在城市打拼不容易,他们的辛苦努力需要得到孩子们的理解,他们的创业精神也需要孩子们去继承。此外,农民工子女的家长也有城市家长不具备的一些能力,如七(7)班图书角的书架就是一位家长义务做成的。
2.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
农民工子女来到城市后,对自己的家庭、对自身、对所处的城市经历了一个再认识的过程。来到城市之前,幻想着城市的高楼大厦,但来了以后却只能居住在环境较差的城乡接合部。此外,面对早出晚归的父母,孩子们也会产生复杂的心情。一方面,他们因父母忙于生计很少有时间陪他们而心生抱怨;另一方面,孩子也因无法分担父母的压力而愧疚。王一凡老师清楚地知觉了学生们心理上的这种冲突感,并利用多种方式调整学生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例如,同学们办了一份给家长的报纸,名为《我们的成长》。其中有一个栏目是“我们的座右铭”。学生们在其中写道:“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农民工子女需要解决的另一个困惑是如何确定自己的理想。如果理想定得太高,有的同学会感觉离自己太遥远;而定得低了,又怕人瞧不起。如七(7)班教室的墙上,有一个“梦想园地”,孩子们有的想当老师,有的想当厨师、裁缝、警察,还有的想当明星。王老师积极地肯定了同学们的想法,告诉大家理想没有高下之分,重点是朝着理想去努力。
3.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形成的主要基地。王老师提出了“无论我们来自何方,追求进步是我们共同的愿望”的班级建设口号,并从班级文化的精神层面(如班级目标、班级道德、班级舆论、人际关系和班级风气等)、制度层面(如常规管理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物质层面(如室内环境的布置等)尝试进行了班级文化的建设。“我来自农村,我很优秀!”就彰显其中。
4.扩展学生与社会互动的机会
表面上看,农民工子女来到城市后,就可以接触到城市的各类教育资源。但实际上,根据王老师的观察,情况远远不是这么令人乐观。由于父母早出晚归,家里生计也比较艰难,农民工子女往往很难充分地走进城市。于是王老师带领学生游览风景名胜,参观大学,请志愿者到班级做辅导。经过王老师的穿针引线,学生们获得了很多体验性学习机会,甚至当教育部和世界银行专家参观德才中学时,王老师都会请他们和自己的学生对话交流。王老师认为,其实社会上有很多热心人都希望能帮助到这些初到城市的孩子,他起到的就是桥梁的作用。
王老师的融合教育行动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他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写进了自己的著作中。作为一份行动研究的成果,王老师的课题报告中展示的是自己与一线教师的合作,自己的观察与困惑,以及自己的理论思考。这本即将出版的著作也为研究者展示行动研究成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王哲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