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建筑施工的思考
2009-10-14朱喜梅李文强
朱喜梅 李文强
摘要: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文章对绿色建筑施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绿色施工;工程建设;环境意识
中图分类号:TU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6-0125-02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建设部发布的《绿色施工导则》目的就在于推动建筑业实施绿色施工,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如何做好绿色施工,本人认为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应该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施工企业应建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管理机制
1.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环境意识。在管理上应把环保绿色意识贯彻到各个环节中去,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不断趋于科学合理。
2.在施工组织设计阶段,根据施工工地的周边环境,制定相应的环保和节能降耗措施,
3.技术交底阶段,先加强管理人员的学习,然后由管理人员对操作层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员工的整体环保意识。
4. 施工阶段,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如海报和绿色宣传的贴纸,要求操作人员严格地按已制定的环保措施进行操作。
5.施工过程中,把绿色环保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注重质量安全,又重视绿色环保,质量绿色两不误。
二、重视节约能源
1.临时设施的设计、布置与使用,尽量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办公及生活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冬季利用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利用自然通风。选用由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制成的复合墙体和屋面,以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照明器具宜选用节能型器具。规定合理的温、湿度标准和使用时间,如夏季室外平均温度不超过28度冬季不低于18度不得使用空调和采暖装置,空调设置最低温度不得低于26度。
2.建筑施工使用的材料宜就地取材。进行工艺和设备选型时,优先采用技术成熟、能源消耗低的工艺设备。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转正常,降低能源消耗。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3.施工现场应实行用电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电量,充分利用太阳能,工地施工机械及办公室的电器等闲置时要关掉电源。
三、节约材料,大力推广使用绿色建材
1.在材料管理过程中,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材料的进场时间和数量,淘汰落后工艺和产品,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减少材料浪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
2.采用高强、高性能的材料,如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减少水泥和混凝土的用量,以减少水泥熟料生产时大量产生的温室气体CO2对大气的污染,降低资源与能源消耗,减少粉尘污染。
3.充分利用工业废渣如粉煤灰、旧砖和废加砌块等,减少固体废弃物,采用商品混凝土和泵送工艺减少砼浪费,减少污染,降低成本。
4.在装饰装修施工阶段,采用绿色环保型装饰材料,减少装饰材料散发的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四、节约施工用水
1.安装适当小流量的设备和器具,减少施工期间的用水量。
2.采用节水型器具,摒弃浪费用水陋习,降低用水量。
3.在许可情况下,设置废水、回收重复利用系统,如基础施工阶段的地下水,可用于洒水扫地、浇灌花木、冲洗施工机械等。
4.现场安装水表,监控自来水的消耗量,经常检查供水管网,避免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五、增强节地与用地保护的观念
1.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做到科学、合理、紧凑,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努力减少和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新建和拆迁。
2.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应采用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且适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水泥活动板房等标准化装配式结构。
3.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
4.注意临时用地保护。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工程完工后,及时对红线外占地恢复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六、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1. 施工扬尘的控制
(1)现场设置围挡;覆盖易生尘埃物料;场内道路硬化、其他空地要进行绿化或制定清扫洒水制度,配备工具,并指定专人负责洒水降尘。
(2)现场搅拌站应进行封闭使用,并安装喷雾降尘设备。
(3)施工过程堆放的渣土要进行围护和覆盖并及时清运,施工作业面的落地灰、粉尘应及时清扫装袋运下,以防遇风造成扬尘。
(4)施工现场食堂使用清洁燃料等,如石油气、煤气、电等清洁能源;施工现场禁止焚化沥青作业。禁止焚烧树叶、建筑垃圾、橡胶、塑料、油漆、废机油等可燃物。
(5)施工现场施工车辆出人口设置冲洗车轮的水槽和沉淀池,以防止车轮带泥土上路。
施工现场应保持目测扬尘高度不得超过1m,四级(含四级)以上大风,禁止产生扬尘的作业施工。
2. 水污染的控制
(1)施工现场主要有基坑泥浆污水、水磨石浆、清洗施工设备污水等,含有大量泥沙和悬浮物,可采用沉降池进行自然沉降,淤泥由人工清除,沉降达到排放标准后的污水排放到市政管网。
(2)工地厨房的污水有大量的动植物油,可使用三级隔油池隔除油脂。
(3)工地厕所的污水应配置三级无害化化粪池,驳接政府的污水处理设施;或使用移动厕所,由相关公司处理。
3. 施工噪声的控制
(1)要合理安排进度,尽量排除深夜连续施工。因工艺要求经环保部门批准进行夜间施工的,要将批准作业的时间,以书面形式公告附近居民。
(2)将产生噪声的设备和活动远离人群,避免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
(3)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方法,选用低噪音或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
(4)使用隔声屏障、机械隔声罩等,确保边界噪声达到环保相关要求。
(5)所有施工机械、车辆必须定期保养维修,闲置时关机以免发出噪声。
4. 建筑垃圾的处理
(1)施工过程中统筹规划,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2)施工现场必须砌筑垃圾堆放池,要求墙体坚固,池高不低于60cm,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必须分池堆放,不得外溢。
(3)对于可回收利用的施工垃圾,由项目部设专人进行分检,分别放入垃圾池,并进行标识,以便回收利用。
(4)对垃圾的流向进行有效控制,严禁垃圾无序倾倒。建筑垃圾装车外运时,应提前喷水湿润,防止装车时发生扬尘。运输时要覆盖,控制建筑垃圾最高点不得超过规定要求,以防沿途遗撒。
5. 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品的控制
(1)危险化学品及易燃易爆品的贮存库房必须清洁干燥、阴凉、通风,贮存时应分类存放和码垛,物资商标朝外。在贮存期间,经常检查封口是否严密,有无锈蚀、渗漏及变形,如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加强消防及明火管理,在明显地点标明严禁烟火的醒目字样或标志,库房区应有必备的消防器材。
(2)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品的装卸时, 必须轻拿轻放,严禁碰撞或在地上滚动。遇热、遇潮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物品,在装运时应采取隔热、防潮措施。碰撞、相互接触引起燃烧、爆炸或造成其他危险的物品,不得混合装运。
(3)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品的使用单位要填写收发台账,对物品的名称、数量及入库日期进行登记,并及时清点。使用要严格按有关操作规程或产品说明进行。
总之,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开展环保绿色施工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只有通过加强施工全过程控制,改革施工工艺,合理利用资源,开展清洁施工,尽量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促进现场施工与环境相协调,才能为城市营造绿色建筑,为企业塑造良好形象。
作者简介:朱喜梅,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李文强,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