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2009-10-14李有贵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7期

李有贵

摘要: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行业上,是一项重点工作,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国家法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需要。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财产安全

中图分类号:F2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6-0111-02

所谓安全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资源,发挥智慧,通过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行业上,是一项重点工作,安全工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某一个企业名誉和这个单位的管理工作的素质。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应以防范为主。

一、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项目部应该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监管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及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审查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文明卫生制度、班前安全活动制度、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机械设备管理制度、门卫制度、治安保卫制度等。

(一)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是安全生产工作客观规律的要求。消除隐患是根本,加强防范是重点,落实责任是关键。安全生产作为一项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保证这一系统的每一环节、每一部位、每个工种、每个操作都达到本质安全,才能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生产。对建筑专业来说,从主要负责人(包括合作队伍的负责人)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岗位操作人员,都要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并严格落实责任,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三大规程”的要求,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规定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能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安全生产才能得到保障。项目经理作为项目部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应与班组、职工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分解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明确各自职责,一级保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才能充分保证施工现场不出事故。

(二)建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有效排除安全隐患

施工企业一般都有安全组织机构,但必须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组织机构,确定安全生产目标,明确参与各方对安全管理的具体分工,安全岗位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不同,采用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对大型项目必须安排专门的安全总负责人,并配以合理的班子共同进行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料档案。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并组成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总、分包工程或多单位联合施工工程,应以总包单位为主,分包单位参加成立联合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排除安全隐患。

(三)抓好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工作,以及培训工作

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如果要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只有加强干部和职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术素质,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生产技术知识、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安全生产操作技能、事故案例等。有些安全管理人员为了方便,在办公室坐上几天,把整个项目的安全教育记录全做好了,工人并没有真正受到教育,结果是害人害己。也有些进行了教育,却未能做好记录,把自己所做的成绩一笔抹杀了,出了事故还要承担未进行安全教育的责任。

1.进场教育。工作人员进场后,项目经理必须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对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教育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坚决杜绝“假、大、空”等条款式内容。教育后,进行书面考试,并按照考试登记表建立工作人员教育档案,经签发上岗证后方可进入现场施工。现场工作人员要随身佩戴上岗证。

2.班前教育。严格按照班前活动制度坚持班前教育。结合工程的实际进度,按照施工的不同阶段(基础施工、主体施工、装饰装修施工),结合当日施工内容、天气等情况进行。由当日安全值班人员根据轮流值班制度监督各班组长落实,并认真填写班组活动记录,保证天天讲安全,时时刻刻有安全。

3.季节性教育。项目经理要根据季节的变化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换季教育。主要针对雨天、暑期施工和冬季施工的特点进行,并将教育内容记录在教育登记卡上。

二、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和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规定: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和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等七个专业性要求较强、易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环节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履行审核、审批程序,来指导施工。编制由项目施工技术人员编制,审核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而审批是由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持有《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公司技术负责人必须持有《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公司技术负责人在审批前应先经公司安全管理机构、技术质量、财务和工会等部门对方案进行会审。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的目的是用来指导施工,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因此在编制时应紧密结合工程的地理环境、施工条件,尽可能细化、周密,确保万无一失。例如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案应包括模板的制作、安装及拆除等施工程序、方法及安全措施,设计时不仅要有计算书,而且要有细部构造的大样图,同时对材料的规格尺寸、接头方法、间距及剪刀撑设置等均应详细注明。

在重视国家规定的七项专业性要求较强项目的安全时,千万不能忽视一般项目的安全技术措施,例如施工临时用电、夏、冬季季节性安全措施、“四口、五临边”的防护、小型机具使用时的安全技术措施等,这些也可能是引发事故的重要环节。

(一)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及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六条中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通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能及时总结以往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工作重点,提出预防的思路和办法,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事故的发生。成立应急救援组织和定期组织演练,能保证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组织及时出动,有秩序、有针对性地采取救援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救援成本。因此项目部要认真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使其具备相关的应急救援知识,掌握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的使用。同时还要对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进行经常性维修和保养,保证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的正常运转。

(二)扎实做好安全生产检查

施工现场的生产作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危及职工的不安全因素是随着作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要达到有效防止事故的目的,必须通过安全检查的手段对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测、预报和预防。

1.班组兼职安全员每天要进行班前、班上、班后岗位的安全检查,及时解决处理岗位上存在的事故隐患和及时纠正一些“三违”作业的行为。

2.专职安全员作日常的巡回安全检查,掌握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全面工作情况,及时向工程项目部负责人汇报。

3.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各级管理人员在检查生产的同时也应同时检查安全,发现问题即时指出纠正,并及时向安全主任反映。

4.项目部要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每月不小于一次组织项目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制度、落实执行、查机械设备、查安全措施、查劳保用品使用情况、查职工作业行为等的全面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宣传先进经验,堵塞事故漏洞。查出的隐患,立即研究整改方案,进行“三定”(即定人、定期限、定措施),立即进行整改,并按规定时间进行跟踪落实。

5.每次检查都要填写安全检查记录表,备案存查。职工要认真履行岗位的安全责任。各级管理人员也要对各自的工作范围以及业务的安全负责。

三、落实安全资金投入

建设工程项目一般具有投资大、工期长、风险的不可预测性等特点,因此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建设方、施工方、供应商、分包方等)均可能面临意想不到的风险,这些事故既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的顺利进行,又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效益。因此,安全资金的投入是必须的。

1.对作业环境的投入:加大安全管理投入,更新安全设施,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应是预防建筑施工事故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近些年来,为预防建筑施工工地触电事故,采用的三相五线制及安装漏电保护装置,都起到积极作用;淘汰有轨吊、竹跳板等设备材料,采用自升式吊车、铁木跳板,对于预防起重事故和高处坠落事故起到了一定作用。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用机械化或自动化代替手工操作,不断改善职工作业环境条件,使建筑施工作业事故从根本上降下来。

2.对安全保障的投入:为了保证建筑施工人员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得到有效救治并保障他们能得到经济上的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四十八中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三条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顺应了现代社会文明的要求。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和为从事危险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为建筑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四、结语

在建筑施工中,抓好安全管理,不仅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更是对国家法律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需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生产要发展,经济效益要提高,劳动条件要改善,事故要下降,这是社会主义企业的客观要求。我们一定要以对党、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抓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