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语文课堂的创建
2009-10-14翟文颖
翟文颖
长期以来,很多语文老师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此模式固然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环环相扣,学生听得懂,效果也不差。但操作不好的话,课堂气氛会流于沉闷。把那些激情澎湃、优美生动的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枯燥乏味,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如同一个人,五官肢体端正,却缺少活力,给人孱弱无力之感。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激情消失了,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越来越趋向以牺牲情感目标为代价,而只集中在认知上”(布卢姆);在于忽视了“学生主体”的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激情是一种强烈的具有爆发性的情绪状态,它能够使人兴奋,带给人们充分的遐想,催生出巨大的力量。因此,语文教学应该飞扬着激情,涌动着活力。
我校近年来在探索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学生主体参与式三步走”。
把这种新模式应用于我自己的语文教学,我感觉它实现了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创造激情课堂搭建了一个有利的平台。
下面就是我的一点体会
一、教师激情引路
在学习杜甫的《望岳》之前,我是这样引导的:“同学们一定听说过泰山吧!泰山作为五岳之首,有拔地通天之势,有擎天捧日之巍,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写文。讴歌赞美。现在就请唐代大诗人杜甫为导游,带我们去感受巍巍泰山的雄奇与迷离吧”。我的话音刚落,有的学生就情不自禁地大声诵读起来了。
这就是激情,激情是熊熊燃烧的火光,痛快热烈,能映红一方天空。
二、墩师激情范读
诗歌《乡愁》,人文敦厚,感情浓烈。范读此文,我用如泣如诉的二胡曲《江河水》配乐,融进自己的全部情感,声情并茂。学生被感染了,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和朗诵欲望,整堂课都沉浸在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朗读、陈述、感悟、评价,将诗中蕴含的情感挖掘得淋漓尽致。
见学生激情未消,我顺势举办了一次诗歌朗诵比赛:《我爱这土地》《我用残损的手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首首饱含诗人深情的诗歌,一次次饱含学生深情的朗诵,使人仿佛置身于艺术殿堂,得到了真正的美的感受。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教师的激情朗诵,成了心灵呼唤心灵、情感点燃情感的导火线。
三、学生带着激情尽情交流
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过:“教学活动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这是对互动教学、激情课堂的最好阐释。
语文教学中,为了让语文课“流动”起来,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研究,来完成教学目标。具体操作如下:
(1)我会读:大声朗读课文,也可小组合作读;
(2)我会问:在学习小组里提出不理解地方,让小组伙伴共同交流解决;
(3)我会讲:把学生读文后的感受说给小组成员听。
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
四、用活动让课堂生“动”起来。
在学习《威尼斯商人》时,组织学生排演这场戏:
学习《曹刿论战》时,就“鲁庄公鄙吗?”这一问题来场辩论:
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戏曲大舞台”时,进行戏曲知识竞赛;
学完《孔乙己》,让学生联系《范进中举》想一想:“假如孔乙己也中举了,结果怎样?”
没有了课桌椅的羁绊,没有了课堂里的正襟危坐,没有了一问一答式“绳索”的牵引,学生活动在自由的时空里,飞扬着自主学习的激情,享受着自我表现的喜悦,在对话、讨论、操作、质疑、表演、竞赛、辩论等师生共同的活动中,人人各抒己见,共同体验着学语文、用语文的快乐,感受着生命成长的意义,享受着自我实现的满足。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在合作交流中将课堂推向高潮,使每堂课都在学生的活跃中开始,在学生的欢乐中结束。
激情一旦被点燃,语文课堂就有了“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