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教育加点“哲学”味

2009-10-14陈小丽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8期
关键词:哲学教育学生

陈小丽

作为高中政治教师的我一直在思索,如何让政治在日常育人中发挥优势,让教育既收获实效又不失艺术?因此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尝试将“哲学”引入到学生管理与思想教育中,几度春秋,小有收获,自己的教学育人越来越得心应手。

巧用哲理解心结

今天的高中生,看问题不全面,做事情容易走极端,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差。如何走进学生心灵?哲学给了我解开学生心结的金钥匙。

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充满智慧的学科。生活中处处皆哲学,学好哲学,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辩证的对待人生,分析人间百态。

我也试着把哲学思想引入我的教育教学,在转化学生思想,疏导学生心理上,让我感受颇深。记得有一次考试后,一位女同学情绪很激动,当众撕毁了试卷,并伏在桌上哭。课后我找到她,她满以为我会批评她,我明白这是一个对自己期望高且自尊心极强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严厉批评,则会进一步打消她的积极性。于是,我用“哲学”观点进行了一次谈话。我笑着对她说:“你不知道‘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你应该辩证地来看这次成绩,没考好,不是一件坏事,起码暴露了你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哪些存在漏洞,这也正是你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查缺补漏,下工夫弥补知识的纰漏,这不是一件好事吗?”看着她笑了,我接着说:“不能因为一次没考好就怀疑自己能力,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嘛!”另外我又给她介绍了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看着她满意地离开,我知道我的哲理教育起了作用,帮助她克服了考试后的焦虑。此后不久,她根据我的建议,专门准备了一个纠错本,反思习题和考试中的错题,她的成绩有了很大起色。

还有一次,我在上晚自习的时候,发现一位男同学在看课外书,下课后我找他谈话,他则直截了当地说:我反正是搞不好学习了,一点效果都没有,成绩也不见长进。看他破罐子破摔的样子,我心里明白,这是一个在学习上屡受挫折的学生。我反问他:你是不是就此放弃了?他很果断的回答说是,并且做好了接受批评的准备。我没有批评他,而是给他一个问题让他回答:“愚公移山”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他回答“决心和毅力很重要。”对!很好!我肯定了他的答案,还有要记住“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能引起质变”,接着我给他开导,并鼓励他:“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也像“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你的学习就应该这样重视量的积累,下定决心,一步一个脚印。知识是靠积累的,特别是文科综合,更是如此,没有量的积累哪来质的飞跃!

其实这些哲学理论都是学生课堂上学习的观点,只是他们不能用在自己身上,只要教师能够灵活运用,稍加点拨,把这些哲学观点运用在学生思想工作上,收效也很明显。

活用哲理促转化

在转化学生方面,对待犯错学生问题上,我不禁想到这样一个经典案例:在英国著名的亚波丹博物馆中,有两幅图画格外引人注目——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人体血液循环图。作者是一名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原来,麦克劳德上小学时非常调皮,为了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子,竟然捕杀了校长的爱犬。校长十分气恼,可他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在了解了孩子的行为动机后做出处罚——决定罚他绘出以上两幅画。犯了错误的麦克劳德欢欢喜喜地完成了任务,从此迷上了解剖学,最终成为著名的生理学家。

我们不仅要惊叹校长的胸襟,更要赞叹校长对待犯错误学生的方法,这不仅是宽容的品格,更是爱的智慧。如果这位校长不站在学生的立场,不了解学生动机,不注意转化矛盾,世界上也许就少了一位生理学家。

哲学上有一个重要观点: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对待学生的错误也应有这个思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处理错误恰当,就能把坏事变好事,既解决了矛盾,又利于学生成长,何乐而不为呢?

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的学生,并非就是坏学生,特别是成绩不好,小错不断的学生,他们表面上什么都无所谓,事实上,他们内心也渴望被人认可与表扬。所以对待学生犯错,教师的心态要正,多用一点“辩证法”,切忌一棒子打死,采取过激的行为,说过头的话,损伤学生自尊心。

我班有一个学生的体育素质非常好,曾为学校、班级在运动会上争得了不少荣誉。但在一次物理课上打瞌睡,老师的一句“四肢倒挺发达,头脑不太好使”,让她一度萎靡不振,可以这样说,这位学生将终生难以忘记这位老师的言词。所以,批评教育学生要适时、适度、把握分寸,千万莫伤害学生自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全面看待一个学生,即使他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总有可爱的地方。我想,如果这位物理老师懂得这一点,扬长避短,用长处转化其缺点,也许,日后我们身边或许又会多一个体育健将。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学生也很重要,很多老师对问题生缺乏耐心与期待,过早地贴上“朽木不可雕也”的标签,殊不知,这些问题学生日后也能成就一番事业,甚至大大超过他们的老师,像小时候“笨得出奇”的爱迪生,200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小柴昌俊也曾公开承认——自己当初的成绩在班上是最差的。

另外,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有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乐观向上的,你可以正面指出其错误;心理狭隘的,则用温和的语气,而不宜直接批评;有的学生悟性强,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他就能够心领神会。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多运用一点辩证法,许多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用好哲理出成效

哲学处处皆生活,生活处处皆哲学,哲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现实说服力。而我则是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这一点,让哲学为我的教育服务,让哲学走进我的生活,让哲学不再使人感觉高深莫测。在我深入浅出的教学中,学生渐渐感受到了哲学的魅力。我教会学生“遇到困难迎难而上”,提醒学生“取得成绩要辩证地把握自己的不足”,劝诫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学习进步关键靠自己的主观努力,相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充满哲理的教育中,学生的心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心理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抗挫折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明显增强,遇事冷静,辩证对待得与失,想问题、办事情符合实际,同学交往注意分寸,穿着打扮“适度”……因为这样,同学之间少了一些冲突与事端,师生之间多了许多尊重与沟通,班级出现了和谐、融洽、积极的局面,班级建设步入良性循环。

同时,因为哲学,我交了很多学生朋友,在校的、毕业的、读大学的、参加工作的;因为哲学,沟通了我与学生的心灵,缩短了我与学生的距离;因为哲学,我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情缘。

我想这一切,就是哲学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吧!这也正是哲学的魅力所在!

在此,我想建议——作为新时期的广大教师们,多运用哲学思维、更新教育理念,在教育中加点哲学味道,让我们的教育充满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哲学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学生写话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