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运用中的灵动
2009-10-14曹子梅
曹子梅
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非简单地改变教材。具体体现在教师要对教材有深刻和独到的见解,对教学有独特的思路和设计,作出有个性的演绎。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教师应及时增删、延展固有观念,创造出有益于师生对话的氛围,使教学活动更加鲜活生动。笔者就使用苏教版第九册教材时的一些做法及体会阐述如下。
移花接木,整合教材内容
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教育:动态与省思》一书中指出:“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方面,现行的任何一种教材都不能被看作完全理想的,它必然地有一个发展和改进的过程,广大一线教师不仅可以而且也应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此来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在呈现数学知识时,教师应力求改变抽象、静态、无味的呈现方式,在抓住教材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对教材进行适当地换、删、改。苏教版第九册《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编排上是同一个模式,例1是操作题,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要求裁剪成正方形纸,为新知做好铺垫,例2是用枚举法教学新知。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如果能运用摆脱实物操作的动作思维,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有效培养。在教学《最小公倍数》部分可先让学生进行操作,然后展开后续教学。在教学《最大公因数》时,因为有了第一次的操作活动,那就从例2入手,直接应用枚举法,教学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把例1操作题改成了拓展题:一块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张,能剪成边长几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正方形的最大边长是多少厘米?这样的移花接木,有机地整合了教材内容,注重了活动的内化,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第一次实践操作的直观经验,进行了不自觉的表象提升,进而在头脑中想、算、剪出正方形的边长,点亮了学生的智慧之灯,实现了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使得这次没有实际操作的想象操作实现了质的飞跃。
穿针引线,引用世界名题
数学教育要在立足于现有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和拓展,赋予现行教材内容以新的活力。对教材的开发和拓展的空间很大,如知识点的延伸、思维空间的拓展、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学科间的整合、人文思想的升华、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等等。教学时,教师不应停留在教材通过例题、习题所分配的知识点上,应通过恰当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或认识相应的知识范围,拓展知识的深度、广度和实际应用范围。如上完《分数的意义》,结合教材内容,我出示这样一道世界名题:过路人,这儿埋着丢番图的骨灰。下面的事实可以告诉你,他的寿命有多长:他生命的1/6是幸福的童年。再活1/12,面颊上长起了细细的胡须。丢番图结了婚,还没有孩子,这样又度过了1/7的岁月……进而引导学生用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求出丢番图的年龄解决这道名题。这道题既复习了新知分数的意义,又巩固了利用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起到了在知识的链条上穿针引线的作用,实现了新旧知识的无缝链接。同时在数学课堂上有机地渗透了文化因子,让学生自然地了解了伟大的代数学鼻祖丢番图。这样的拓展延伸,有利于学生的认知结构趋于系统化,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欲擒故纵,变通解题方法
小学数学练习题在整个数学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掌握,解题技能、技巧的形成,以及思维能力培养等都离不开练习题。研究和开发习题功能,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功能,真正使习题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创造能力的活教材。如果能对教材中现有的习题作重新设计、组合,进而使学生从做习题转变为解决问题,就可拓宽习题的反馈、评价功能,增加习题的思维性、探索性。
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在教学时,如果简单地让学生停留在第一个层面列表找同时发车时间,没有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这道题真正的内涵,也就没有读懂教材的编排意图。为此,我补加了“找出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同时发车的时间”“用你喜欢的方法做”“为什么这么做?”让学生相互间进行了交流,摩擦碰撞出智慧之花。通过对比,他们自觉地选用了求最小公倍数法。用“擦去多余”的数据,去掉非本质属性,凸显出最小公倍数这个重点内容,让学生聚焦于新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他们自悟列表也就是为了找最小公倍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自我调节,自觉地形成了算法优化的意识。
教材的优势需要教师去挖掘和拓展,教材的不足、空白更需要教师去弥补。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首先要成为一部书,一部非常生动、丰富和深刻的教科书。这种专业自觉不仅是外界赋予的权利,也是教师教学生活的内在追求。随着教师课程生成意识的增强和课程资源视域的扩展,创造性地使用好现行的教材,就能架好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