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本

2009-10-14许春苗孙聿征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8期
关键词:蓝本读本课本

许春苗 孙聿征

正如王国维治学的第三境界所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最深刻的道理往往总蕴含在最朴实物无华的物象当中。

“应该给孩子读哪些书?”一直以来,对于这个问题我是很难作出回答的。从大的范畴来讲,当然要读经典、读优秀的名著。但是,在今天这个出版业极端发达的时代,所谓名著、经典何其多哉?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必须懂得拒绝、排除和选择,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那么伴随着这个过程当中的阅读自然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复杂的变化。我认为以课本为蓝本,根据不同年级课本内容的变化来系统地指导孩子的阅读,不失为一个科学的举措。

其实,任何一个年级课本的编写,都凝聚了无数专家的心血和智慧。在课文编选上,既有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检验的、文质兼美的、富有教育意义的篇目,又有兼顾时代精神的文章。体裁上,从低年级多选的童话、寓言、谜语、儿童诗、儿童故事等,到中高年级的历史故事、写景或抒情的散文、一般记叙文、古诗和现代诗,特别是科技说明文和常用应用文的增加,充分体现了形式多样、活泼、丰富的特点。这对于培养孩子的发展思维、创新意识都极具科学意义。纵观小学至高中的课本,不难发现其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加以排列的次第或次序。且整套课本中还把孩子学习语文的规律和认识规律结合起来,科学地贯穿了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的能力训练。

所以,无论如何,将专家编纂、国家推行的课本定位为孩子的最好读本,是不会错的。

然而现实的状况是,很多孩子因为特殊教育背景下教师的特殊要求,对课本望而生畏、“想说爱你不容易”,即便再优秀的文章、再著名的作家,也因其选入“课本”而变得面目可憎。到头来,致使原本唾手可得的优秀精神食粮悄然流走。如此,孩子的语文成绩自然不好,学习兴趣自然不浓,读书方法自然不当。很多家长“有病乱投医”,一厢情愿地给孩子买来一大堆的读物甚至报名这样那样的辅导班。孰不知,这些都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的做法,很难奏效,甚或适得其反。

运用好“课本”这个读本,首先就要从心理上正确认识它的意义,克服厌弃心理,抱着欣赏的态度去吟诵、品读、赏析、背诵。虽未必做到古人所说的“倒背如流”“烂熟于心”,但是,精读、熟读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充分运用好“课本”这一读本的前提下,如果学生的能力、精力允许,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为蓝本进行拓展阅读。有些课文的作者是名家,如果喜欢这位作家的作品,就可以找其相关的文章或者书籍来读;有些文章所描写的对象也出现在其他作家的笔端,不妨搜集来进行比较阅读;有些课文是名作的节选,如果喜欢可以把整部作品通读一翻,更能深入领悟所选章节的精妙。

如果家长和教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够依此来指导孩子的阅读,相信孩子的阅读范围、阅读量、阅读积累一定会稳步提高,从而走上正确的阅读之路。

猜你喜欢

蓝本读本课本
TOD重新定义一体化生活方式,“万商齐聚”打造封面蓝本!
雏燕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唐红新:演绎产业扶贫“国标蓝本”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昭代箫韶》的第五种脚本暨“蓝本”——从国图本《铁旗阵》到《昭代箫韶》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