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009-10-14李卫华
李卫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管理语言,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同时,新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的历史环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规范会计人员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职业学校为社会输送大批会计专业人才,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在校学生会计职业道德、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规范会计人员按照会计法规的要求、在工作中严格遵守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必由之路。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这些经济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时常发生冲突。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会计是一种经济语言,它传达的信息是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依据。一旦会计信息提供者由于各种目的或因外部环境影响而编制虚假的会计报告,将会造成无法预计和防范的危害。《会计法》明确规定会计从业人员的准则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会计可以只拥有最基本、最简单的技术,但不能没有诚信、真实性和客观性,不能没有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会计职业技术教育同样重要,两手都要抓,不能忽视任何一方。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列为重要课程
当前的社会就业环境令人担忧,为了拓宽就业渠道,学校学生只注重专业课程学习,忽略了在校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使学生片面追求实用和自我专业价值,使今后在实际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培养失去先天性基础,难以造就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难以培养出在会计职业中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所以应对会计专业大学生灌输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正确认识职业道德,培养其职业道德意识,使会计专业大学生初步具备会计职业道德品质,为踏入社会后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奠定道德基础。
三、改革课堂理论教学模式
思想是先导,知识是前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的形成,最主要的依据在于个体有效内化职业道德知识,从而形成契合社会要求的道德价值标准。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的课堂理论知识传授不可或缺,但是,要让学生把这些知识内化为职业道德意识和价值标准,还必须改革教学模式,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注重道德困境的案例教学。我国目前的教学中虽有一些案例,但都比较简单,有明确的答案,缺乏讨论的余地,因此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而实际生活中的职业道德难题不是黑白分明,往往比较复杂,很多问题处理起来颇有技巧,很多时候还需要对原有的道德逻辑进行重建,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在这种道德困境中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在带有道德困境的案例教学中,课堂形式以讨论课为主,学生与教师共同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在课堂上不应只提供答案,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可以采取小组讨论、主题辩论的形式。通过讨论,可使学生提前接触在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道德难题,学会如何思考,如何行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最终找出合理或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职业道德思维得到了发展,职业道德能力获得了提高。同时,当事人现身教育、参观监狱以及学生的角色扮演可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四、抓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培养,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老师可以通过介绍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先进事迹,在学生中树立榜样,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公与私、个人与集体、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提倡先公后私、重贡献轻索取。面对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矛盾和利益冲突问题,必须培养学生的原则性、坚韧性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此外,在课堂上开展演讲、辩论等形式的教学活动,积极传授会计职业道德知识,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会计道德素养的提高。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与管理,才能使大学生在求职前就对职业意识中的立业、敬业、创业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更加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努力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四有”新人。
当前大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学校在重视会计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还应注重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使广大学生有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身的社会定位,顺利地融入社会,以适应实际会计工作的需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才。
(郑州市金融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