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吃中餐
2009-10-13牛学国
牛学国
记得那年去加尔各答考察,我曾为能吃到正宗印度咖喱菜和还算正宗的西餐,着实兴奋了一阵。可时间长了,胃就有意见了,以至于后来我一见到印度饭菜就想吐。
一个周末,领导决定带我们去吃中餐。在寻寻觅觅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领导兴奋地大喊:“快看,有中餐!”我们看到在远处一家饭店的大门上用英语写着“中国菜”的字样。我们兴奋地跑过去,可是让我们失望的是饭店的摆设完全是印度化的,丝毫不见华夏风情。我问服务生:“你们能做中国菜?”那个印度小伙笑着答是。我们这才坐下来,一看菜单上果然有“湖南辣子鸡”“湖南回锅肉”等菜名,我据此推断,大厨可能是湖南人。
我们要了辣子鸡和回锅肉这两个菜,每人又要了一碗米饭。等待是漫长的,但能吃到中国菜,再漫长也是值得的。在我们望穿秋水般的等待中,菜与饭终于一起上来了。让我们吃惊的是这两个菜太不“中国”了,也不像咖喱菜,简直就是“四不像”,吃到嘴里,无滋无味。我忙问服务生:“你们的大厨是中国人吗?”服务生说:“不是,他是马来西亚人。”我说:“你请他过来一下。”我以为大厨可能是马来西亚籍的华人。结果我错了,他是正宗的马来西亚人。我哭笑不得,问道:“你这也叫中餐?”大厨很骄傲地说:“当然是中餐了,我在马来西亚和华人学的。”看样子,我们是被忽悠了。没法子,我们随便填了几口,便逃离了这家餐馆。
回来的路上看到有几家餐馆也写“中国菜”的字样,可里边的摆设也完全是印度化。晚上领导问印方一位负责人:“加尔各答有唐人街吗?”负责人笑了,说:“你算问对了,在印度,加尔各答的华人最多,也只有加尔各答有唐人街,唐人街在机场附近。”
第二天一早,领导租了辆车带我们出发了。汽车驶出市区,驶过机场,很快在一个古色古香的牌楼前停了下来,当我们看到“长城饭店”四个大字时,都激动地叫起来。领导说:“兄弟们,今天就吃长城饭店,我请客,你们敞开吃!”长城饭店的老板是一个六十多岁的华人,会说一些汉语,见我们到来很是高兴,把我们请到里边的雅间,给我们一边上茶,一边唠起了家常。他姓李,是印度的第三代华侨。
李老板说咱们别光顾说话,点菜吧。菜单是李老板手写的,那龙飞凤舞的小行草,看着是那么的亲切。我们点了北京烤鸭,宫爆鸡丁等一桌子菜,味道很正宗,吃得我们大汗直流。结帐时,李老板非得说他请客,这顿饭不要钱了。“这怎么行呢?”我们领导说:“李老板,在印度能吃到正宗的中国菜,还要感谢你啊。钱呢,一定要收下,你的心情我们领了。只要你们过得好,祖国人民就很高兴。”李老板没再勉强,却坚持把我们送出了唐人街。车子走出很远,他还站在路边朝我们挥手示意,我不时地回头张望,直到看不清他的身影,回过身来,我已泪眼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