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个点金的手指
2009-10-13刘立红
刘立红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倡新的学习方式,倡导让学习成为学生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正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提倡新的学习方式,倡导让学习成为学生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正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效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在生活、活动和游戏的情境中,容易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因此得出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
二、搭建舞台,促进合作意识
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爱交往、表现欲强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合作解题,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的的交流情境,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交流舞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发展学生创造个性。
1.一题多解时交流学习
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合作解题中最容易出现一题多解的精彩局面,这是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因此,在这一交流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会有所锻炼,能够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学习“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时,先用课件动态出示画面,然后提问:树上有12只小鸟,飞走了4只,现在树上还有几只?
学生思考后作答:
生1:我是一只一只数的,树上有8只小鸟。
生2:我是用12只一只一只地减去,共减去4只,树上还有8只。
生3:我是把12分成10+2,10-4=6,6+2=8。
生4:因为4+8=12,所以12-4=8。
我首先一一肯定了学生的做法,再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选优,得出最佳的思路和方法,使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
2.突破重点、难点时合作学习
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课程的重点难点教学中,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可以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我提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找出规律,提炼方法。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我预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上课时启发学生根据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动手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拼摆,很快发现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于是推导出了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当我提出是否还有别的发现时,有个学生讲出自己的方法:用一个梯形沿中位线剪开,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也可以推导出计算公式。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学生们通过一起思考,一起试着剪拼图形,一起讨论,在想、做、说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融合,不仅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思维。
三、培养个性,增强学习能力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决定杰出成就的主观因素,一是能力,二是个性品质,如果缺乏某些必要的个性品质,即使是能力水平很高,也不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1.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放权让学生独立自主,使学习逐渐成为学生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活动过程。比如我在教学“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首先出示7.2+2.5-3.8+15.1。这道题既可以用分数计算也可以用小数计算,我就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学生做完后,我把评价权教给学生,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指出别人方法中的优点及不足,从而认识到像这样的题可以灵活处理。接着再出示3.9+6.2+8.6-6.2。他们发现这道题不能用小数计算,于是便展开讨论。经过验证,学生们发现:分母分解质因数后,只含有2和5的分数才可以化成小数计算,像上面这道题只可以将小数转化成分数进行计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充分领会到自主获取知识的快乐,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数学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2.培养学生的坚毅性
学贵有恒,坚毅性是学好知识必备的良好个性品质。尤其是学习数学,单凭动机、兴趣、情感是不够的,必须具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意志。
例如在教学“乘法运算定律”时,在多个条件中学生找不准条件,经过两次点拨之后别的学生大都找到了,小勇还是没找对,心情有些沮丧。我指导他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分析各个条件之间及它们与问题的关系,这样他才找到正确的解答方法。这种教法方法,能培养学生们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
21世纪对教育的要求是培养个体良好的学习能力,作为教师,教学的成效不单纯是成绩的提高,更要对学生终身发展起到良性的作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努力贯彻课标的要求,汲取、发展他人高效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营造活泼轻松的学习氛围,让课堂处处闪烁创造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