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景
2009-10-13王凤茹
王凤茹
摘要: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创设与教学目的内容、学生认知结构有关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进入思维、探究的理想状态。本文作者以课堂教学为例,阐述了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创设与教学目的内容、学生认知结构有关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进入思维、探究的理想状态。它是学生创造潜能开发的门户。本文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例,浅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兴趣。
一、创设比较性问题情境
教师要利用新旧知识的比较、新知识所特有的性质作为引起问题情境的出发点来创设问题情境。一般来说,学生对新知识比较感兴趣,对旧知识不感兴趣。因此,需要教师在新旧知识连接处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轻松、自愿、愉快地走向新知识学习。如在教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时,在学生自主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用烈日和暴雨来反映其苦难生活?把祥子放在春天、秋天和冬天行不行呢?在激起学生的思考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忆与比较描写春雨的《春》及描写夏雨的《金黄的大斗笠》等课文片段,让学生正确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并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写作时饱含的特定的思想感情。
二、创设过程性问题情境
教师要从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猜想与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提供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教师不断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我在讲《挑山工》课文时,提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挑山工一次挑多少重的货物吗?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猜想热情。接着我给出一个参照物:“假设你的书包重10斤,你背着上高楼的感觉如何?”学生们做辛苦状,异口同声地说:“累!”“那么,在蜿蜒的山路上,挑山工一次挑多少斤货物?”我公布了这个问题的真实答案:“200斤!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20位同学的书包压在一个挑山工身上!”接着我又抛出了几个问题:你们知道挑山工要爬多少个台阶吗?你们知道挑山工一天工作多长时间吗?你们知道挑山工辛苦一天的收入吗?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提出,学生们很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再通过教师的旁敲侧击,使学生们对挑山工的工作有了了解,并懂得了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踏实、一个劲儿往前走,学习挑山工不停攀登的精神。
三、创设思维性的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设计启迪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情境。在有效教学过程中,除了简单的问题以外,一般性的问题都存在多种解决的思路与方法,并且答案不是唯一的,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将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教师要从多元的视角给学生呈现不同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积极思考,进行开放性探究。如在教《司马光》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到:水缸大,而且装满了水,司马光用石头砸破水缸,救出缸里的小朋友是个好办法。学到此,可以鼓励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只要肯动脑筋,办法总会有的。大家想,还可用其他办法救出小朋友吗?”学生纷纷作答,有的说可以在附近找根木棍放进水缸里,把小朋友拉上来;有的说可以推倒水缸,救出小朋友等。在教学《田忌赛马》时,可以抓住最后一个自然段问: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次序,就可以转败为胜?根据这一统领性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调换”两字上做文章:可以有哪些调换方法?最佳调法是什么?调换的根据是什么?学生通过自读分析,很快明白转败为胜的原因。同时也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思考问题时,应根据情况善于打破常规,反向思考可以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创设兴趣性问题情境
教师要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学生对抽象的事物难以产生兴趣,反而对直观的、带有刺激性的问题容易产生情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利用直观道具、影像资料、彩色图片,而且要巧妙地利用语言艺术来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如讲《挑山工》时,我用投影仪出示了一幅照片:一个年轻的挑山工,肩头已被磨出厚厚的老茧,挑着沉重的钢筋石板,举步维艰。通过这样直观的画面,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紧接着我问了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挑山工一天要攀登多少个台阶吗?学生大胆地猜想起来。又如在讲授《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志愿军唱着《志愿军战歌》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的画面,那铿锵有力,振奋人心的乐曲,那雄赳赳、气昂昂,奔赴战场的雄姿,无一不让学生受到感染,学生对志愿军战士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的感人事迹。这比教师单纯地讲解课文引发学生对志愿军的敬佩之情要自然。
总之,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优化课堂结构,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